【农业“新”丰景】从“洋果子”到“土特产” 临沧坚果的绿色产业蝶变

央广网临沧10月19日消息(记者 赵贝贝 魏文青)金秋十月,云南省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的坚果迎来了丰收。33年前,第一株澳洲坚果苗漂洋过海来到云南,扎根临沧沃土,使得当地的农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3年底,临沧坚果种植面积达262.77万亩,占全球种植面积的40%,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坚果种植基地。

图片

临沧坚果(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在临沧永德县,毕家富被称为“坚果之父”。1991年,作为南汀河农场的负责人,毕家富正领着乡亲们种植大雪山乡的主要经济作物——甘蔗。但他发现因市场波动,农民的收入并不稳定。毕家富告诉记者,当时他就决定,只有调整种植结构,才能找到更好的致富出路。

图片

毕家富仔细查看坚果树结出的果实(央广网发 永德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热爱学习的毕家富在翻阅《永康镇志》后了解到1991年,五个品种的404株澳洲坚果苗在永德县永康镇红旗山开始试种——这是澳洲坚果在临沧市种植史上的最早记载。

毕家富发现,澳洲坚果这种作物适应性强、经济效益高,并且永德县大雪山乡地处滇西南低纬高原,气候温润、降水丰沛,十分符合澳洲坚果的种植条件。

澳洲坚果是否能成为大雪山乡村民的致富新道路?

带着这个疑问,毕家富特地前往永康镇坚果种植基地实地考察。考察后,他坚定了在大雪山乡推广种植的决心。回到大雪山乡后,他主动向乡、县两级部门汇报,积极争取当地党委政府的支持。经过努力,1996年,毕家富成功引进了100棵坚果苗,开始自主种植。他像对待孩子一样精心照料这些坚果树,经过数年的细心管护,到了2000年前后,这些坚果树终于挂果,首次就收获了40多斤果实,并以每斤20元的好价钱售出。

随着农业发展政策的推动,2002年,大雪山乡开始实施退耕还林示范项目。澳洲坚果因属于常绿树种,迎来了规模化种植的机会。此时的毕家富开始自主育苗,他把坚果树分发给周边村民进行种植。大雪山乡村民终于走上了种植坚果涵养水源,亩产超过6000元的绿色致富路。

图片

永德村民培育坚果树(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经过30多年的品种选育、驯化和扩繁,澳洲坚果这一外来作物成功实现“本土化”。几代坚果人和当地科技工作者继续努力,先进的栽培技术如高密度种植、适时施肥和病虫害监控等被广泛应用,技术革新使得坚果产量逐年攀升。如今的永德县,坚果种植面积已突破60余万亩,青皮果产量7.26万吨,农业产值6.17亿元,综合产值14.17亿元。

不只是永德县,到2023年,临沧全市培育50亩以上种植大户有5000户,临沧成为世界最大的澳洲坚果产地。2018年,国家正式批准对“临沧坚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澳洲坚果被冠以临沧之名,成为临沧的标志农产品。

图片

临沧坚果标志(央广网记者 魏文青 摄)

同时,临沧市制定并发布了临沧坚果良种苗木培育、嫁接苗、丰产栽培、高接换种、主要有害生物防治、肥料与农药使用、果实采收与采后处理、鲜果收购质量要求、带壳果、果仁10部地方标准,并建立了临沧坚果标准化质量管控体系,以及全国唯一、世界一流的国家坚果类检测重点实验室。

临沧坚果品质优越,相比原产地及其他地区的坚果有明显区别,具有皮薄而光亮、果仁洁白而饱满、口感酥脆、有醇厚的奶油清香等特色,深受消费者喜爱。临沧市永德县大雪山乡乡长曹建成表示:“随着坚果产业的成熟,如今在大雪山乡坚果加工产业链逐步形成。政府与企业联合打造坚果深加工基地,开发了坚果油、坚果酱等高附加值产品,让‘临沧坚果’逐步走向国内外市场。”

图片

临沧坚果加工车间(央广网记者魏文青摄)

澳洲坚果的引进到“临沧坚果”的品牌打造,临沧通过科技创新、全产业链布局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农业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