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史··奸臣传》中有一位人物比较有意思,他是被王安石提拔起来的,官至参知政事,对变法也十分热衷。王安石曾经评价此人,“虽前世儒者未易比也”。可是,此人在得势之后,却诋毁、陷害王安石。两人由师生、挚友,成为政治上的仇敌。王安石事后也非常后悔,错信了此人。那么,这位北宋的“奸臣”到底是谁呢?
一、官至副相
此人名叫吕惠卿,字吉甫,是泉州晋江人。1057年,吕惠卿考中进士,担任真州推官之职。在任期结束后,吕惠卿入京拜见了王安石,两人一见如故,“论经义,意多合,遂定交”。1069年,王安石主持变法,设置了“制置三司条例司”。在王安石的推荐下,吕惠卿担任检详文字。王安石对吕惠卿非常信任,“事无大小必谋之,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
有了王安石的支持,吕惠卿的官运亨通,历任太子中允、崇政殿说书、集贤校理,判司农寺。此时,司马光已经觉察吕惠卿这个人不简单,他曾经致信王安石,“谄谀之士,于公今日诚有顺适之快,一旦失势,将必卖公自售矣。”王安石很不高兴,依然不断推荐吕惠卿。1074年,王安石在离任前,推荐吕惠卿出任参知政事,也就是副宰相。
二、两人交恶
但是,吕惠卿这个人并不简单,他在成为副相后,虽然热衷于推动新法,但却对那些反对自己的人进行残酷打压。1075年,吕惠卿利用郑侠一案,对阻挠自己废罢制科的冯京以及当面羞辱过他的王安国进行打击报复,导致两人获罪。王安国虽然反对变法,但他毕竟是王安石的亲弟弟,所以吕惠卿与王安石之变产生矛盾。
另外,吕惠卿也担心王安石重新入朝为相,从而威胁自己的地位,于是开始想方设法诋毁、陷害王安石。吕惠卿的专横跋扈,引起了宰相韩绛的不满,他秘密上奏宋神宗,请求召王安石入京,重新担任宰相。1075年二月,王安石重返开封,再度担任宰相之职,这让吕惠卿非常惊愕。之后,两人又在任命王安石之子的这件事上产生了矛盾。
三、外放做官
王安石返回朝廷后,吕惠卿不断遭到弹劾,于是宋神宗将其外放,“出知陈州”,过了一段时间,“以资政殿学士知延州”。在西北任职期间,吕惠卿混编汉蕃军队,推广置将法,还是有一定作为的。1082年,吕惠卿在入朝觐见时,得罪了宋神宗,一度被任命为知单州,第二年改知太原府。宋神宗死后,其母高氏垂帘听政,以司马光为首旧党得到启用。
在这种情况下,包括吕惠卿在内的新党成员不断遭到攻击,因此吕惠卿被贬官,“再责建宁军节度副使、建州安置”。负责撰写这道诏书的人正是苏轼,他“备载其罪于训词,天下传讼称快焉”。1094年,宋哲宗亲政,新党成员得到启用,不过由于吕惠卿背叛王安石的行为,“虽章惇、曾布、蔡京当国,咸畏恶其人,不敢引入朝”。吕惠卿一直在外地做官,后病死。
参考资料:1.《宋史》;2.《续资治通鉴长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