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纠结于对牛熊的判断!”宁泉最新操作曝光:转债买到史上最多,加仓地产、物管和光伏

图片

“今年主要指数会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但要取得较好的收益仍在于个股和结构的选择。”

“我们很高兴地买进了巨量的各种转债,目前我们的转债库存绝对量是我们的历史最高水平。”

“另外我们也继续加仓了地产类、物管类和光伏类股票,在市场暴涨后,我们又作了少量减持,毕竟我们的产品都是要追求绝对收益的。我们还减持了 一部分券商股,把券商股的配置比例调整到通常的水平。”

“一直以来,A股市场耐心投资的人太少,热衷于炒股的人太多,从这一次上涨来看,依然没有什么改观。”

“市场盈利的本源,只能是上市公司的价值创造和对股东的直接回馈,在这些价值之上的买卖就只有零和博弈和财富转移了。”

“如果对股票的价值几乎一无所知,却轻易而慷慨地出价,长期不亏损又怎么可能呢?放在其他行业中,对经营或买卖的产品价值缺乏了解也绝没有长期盈利的可能。 ”

宁泉资产在最新的9月产品月报中,细剖最新操作,且观点鲜明。

作为中国初代股票投资人,宁泉资产杨东向来对宏观市场发展的大方向把握向来较为前瞻,是业内富有盛名的具备战略思维的投资管理人。

在重要的周期拐点时,市场总会期盼听到这位投资老将的研判和思考。宁泉也总会通过实际行动,来体现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即在合适的时间点发行或持营产品,比如2018年底,2022年10月以及2023年底。

杨东本人和宁泉都以低调著称,公开交流极少。

而投资经理余璟钰的投资操作和理念,让我们可以一窥宁泉的最新探索。在杨东公开露面的调研记录中,余璟钰的名字多数时候也并列在后。

宁泉在牛市里跑得不会很快,但能在熊市里保持绝对收益,震荡市也能抓结构机会。

根据聪明投资者拿到的一份宁泉的产品最新月报,这只产品从2021年9月15日成立以来,截至最新净值日期2024年9月30日,成立3年多的总收益率有**%(同期沪深300为-17.45%)。2022年、2023年,这只产品的累计收益分别有**%,**%。

今年5月初,余璟钰在“2024年度巴菲特股东大会中国投资人峰会”上就曾提及,因为去年的市场有一定风险,而今年以来市场的稳定性越来越好,所以宁泉从去年的“防守反击”为主,转变到今年的“更加积极”,主要投资策略变成了“种田式投资”

宁泉解释,“种田式投资”就是找一些好的地,把种子播种下去,不期待每年都可以一起收获,只要每年能有一块地有收获,对于产品表现来说就够了。和不断追主题、追热点、追新技术,以价差博弈为主要收益来源的“打猎式投资”做区分。

图片
图片

回到六成股票仓位,继续买入转债

宁泉在最新的月报中回溯了三季度以来产品净值“由负转正”的历程:

“三季度我们的产品随着市场下跌净值也不断回撤,一度把年内正收益全部抹去,年内收益变为负的个位数,在季度末魔幻般的几天上涨中,我们又迅速收复失地,而且再次创出了历史新高。”


宁泉的仓位一般比较适中,极端状况下会采取降仓应对。该产品7、8月时股票仓位有所降低。9月时,股票仓位又增加到6成以上。

宁泉注重风险控制。在投资策略上,主要通过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股,叠加多元化的资产配置对风险进行分散化处理。

而且所投资产类别比较多,除了二级股票投资外,还积极配置可转债和可交债资产,并运用股期指货、期权衍生品等投资工具,做对冲管理、套利交易等,以平滑产品组合的净值曲线波动。

今年上半年时,可转债指数有所下跌,受到退市及信用风险担忧的冲击,出现了低价转债依然大面积下沉的情况。

7月时,宁泉就曾强调转债市场的投资吸引力上升,部分可转债的价格跌到了非常好的位置。

9月时,这只产品在可转债和可交债投资上的占比,延续了8月的增配走向,又增加1个点至5个点左右。

宁泉在月报中解释,因为三季度转债市场在信用风险恐惧下继续大幅下跌,纯债收益率达到历史最好水平,“我们很高兴地买进了巨量的各种转债,目前我们的转债库存绝对量是我们的历史最高水平。”

图片

加仓地产、物管和光伏,减持券商股

多次在市场低点精准看多的杨东,三季度又加大力度抄底了一些行业,以提高组合的弹性。
截至9月末时,该产品的前十大重仓行业中,基础化工增加到10个点左右,依旧占据第一大持仓的位置;房地产超越通信成为第二大持仓行业。此外,电力设备、公用事业、商贸零售、非银金融行业也有所增加。

图片

来源:产品定期报告,数据截至2024年9月30日
买冷门行业一直是宁泉的特点。这样的一些行业,往往没有很多人愿意去碰,杨东很看重买得便宜。
余璟钰曾提及,“我们不太喜欢那种变化特别快的新兴行业,这样的行业竞争往往都很激烈,优胜劣汰的速度也很快”。
今年年初时,宁泉就已经开始买入少量的光伏。到3月份时,宁泉继续买入光伏行业的股票,以及一些地产股和物业管理股。
余璟钰曾在5月时透露,房地产和光伏行业是宁泉今年在触底反弹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