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些脍炙人口的词作,都出自我国南宋时期英雄豪杰式的人物辛弃疾笔下。他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文武双全的奇才,素有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的美誉。
辛弃疾毕生历经浮沉,他波澜壮阔的人生经历、旷达豪迈的赤子之心,尽在《辛弃疾新传》的记述之中。作者辛更儒以80岁高龄,淋漓尽致地书写辛弃疾的非凡人生。这位曾师从邓广铭先生的学者,数十年从事辛弃疾、宋金史和古典文献的研究,他把自己的学问和情感,都糅进了这本书里。
《辛弃疾新传》,辛更儒著,后浪|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新传之新」
上书房:书名《辛弃疾新传》,“新”是关键词,与以往的辛弃疾研究著作相比,这本书提出了哪些新观点、使用了哪些新材料?
辛更儒:2008年我在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辛弃疾研究》一书,作为“南宋史研究丛书”中的一种。12年后,我对此书进行修订增补,就是这本《辛弃疾新传》。
提起辛弃疾,大家首先想到的,他是一位著名的宋代词人。而在《辛弃疾新传》(以下简称《新传》)中,辛弃疾不仅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古今闻名的爱国词人,还作为一位文武兼备的英雄豪杰式的人物出现在12世纪的历史舞台上。在全面抒写其一生事迹时,我所突出的重点,就是他一生秉持抗金主张,至死不渝;我所传达的观念,是他为了实践这一伟大理想而奋战终身、从不屈服的斗争精神。他作为宋代的爱国人士,留给后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爱国情操,他坚定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民族的灵魂。
辛弃疾研究资料历来十分匮乏。比起苏轼和宋代其他一些作家,记载辛弃疾生平的文献资料,尚不足以形成传述其生平的架构。当年宋史研究泰斗邓广铭先生利用“钩稽到的”资料、撰写出版的《辛弃疾(稼轩)传》,全书亦仅7万字。《新传》则通过我在历年研究中陆续发现的辛弃疾研究新资料,以及沿着辛弃疾生平经行的地方进行追踪考察所得的感性认知,让我加深了对辛弃疾诗词著作的理解,这些都使这本书的体量大有增加,达到了51余万字的规模,足以让读者去体悟英雄、词人的深邃思想和心路历程,窥见宋史的本来面目。《新传》之“新”,或者说本书的着力点,就在于此。
我曾说,“从他主要用以为‘陶写之具’的歌词而言,其所体现的‘以气节自许,以功业自负’的理想和抱负,是探讨词人内心世界最好最有力的资料和根据”,这也是本书和以往的对辛弃疾的表述有所不同的地方。
「写作之难」
上书房:辛弃疾的史料不多,但他又广为人知,为这样的人物作传,会遇到哪些困难?
辛更儒:以往出现过多种辛弃疾传记,但由于未能深入挖掘传主一生事迹,仔细研究其诗词创作,揭示词人的内心世界,体现其抗金救国的斗争精神,所以,往往内容重复,认识肤浅,不能再现辛弃疾对祖国人民的忠诚和贡献,也不能很好地阐释其奋发有为的民族精神。基于此种原因,我下决心,把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奉献出来,为辛弃疾再写一本书,在邓广铭先生的研究基础之上,在其他辛词专家取得的成果之上,提供我所搜集整理的全部资料,为这位文才武略兼备的英雄人物写一本新的传记,尽管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
以辛弃疾为主角的影视作品
写作中遇到的困难是:很多此前有过结论的历史事件都要重新加以考证和确认,以表见传主在历史各个紧要关头的决断是否确当,其卓识远见又体现在何处。辛弃疾是元人所著《宋史》中充分肯定和大力表彰的人物。《宋史·辛弃疾传》以编年为序,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辛弃疾的生平事迹,特别是他南渡以后四十多年间所从事的政治、军事、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活动和主要业绩,甚至对他的性格、气节、交游、文学艺术方面的表现也多有涉及,因而是我叙写其事迹时的主要资据。《宋史》本传撰写辛弃疾生平,取材十分严谨公正,多依南宋国史上的档案记载,以及私家史著上的说法,故事实详确,成功避免了认知上的偏颇。例如以辛弃疾南归之初击杀叛贼张安国为例,这是辛弃疾英雄壮举的高光时刻。本传仅用“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七十四字,将这一史诗般的经历刊录于史册,简明而确切。然而,章颖《南渡十将传》一书却用王世隆这一人物取代辛弃疾在这一历史事件中的主导地位。《宋史·高宗纪》竟也以“张安国等攻杀耿京,李宝将王世隆攻破安国,执之以献”的记载,把辛弃疾这一惊人壮举轻易抹杀。我在《新传》中,引用洪迈《稼轩记》《朱子语类》中对这一事件的具体记载,考证擒拿叛徒的主要决策者、执行者都是辛弃疾,而非王世隆,将英雄壮举还原并归之于英雄本人。我还征引了其他史料,披露了《十将传》抹杀辛弃疾的歪曲记载,来自王世隆的冒功抢赏。我再引用《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佚失的史料作为补证,更引《宋会要辑稿》等史书记载王世隆此后不久即因谋反被诛事件,去验证辛弃疾擒杀叛徒张安国的历史真相。
我曾在此书《增订再版后记》中写道,“对于这样一位历史人物,我们必须有足够的事实、完整的理据作为支撑,才能充分反映历史的真实”。我便是依据这样的认知去构思和创作这本书的。
「形象之变」
上书房:辛弃疾在历史上的形象多变,您是如何看待这种不一致和变化的?
辛更儒:对辛弃疾这一人物的认知,不同的历史时期评价并不全然相同,争议历来不断。例如对辛弃疾晚年支持北伐一事,有人以“开禧,主战者皆小人”对他支持统一战争的立场加以歪曲,称之为“‘伧荒’(粗鄙)莽夫所为”(《齐乘》卷六)。清初学者顾炎武甚至称“幼安久臣南朝,未得大用,晚年多沦落之感”,引其词句“故人今又寄当归”,诬蔑其有投奔女真敌国之意(《日知录》卷一三)。这些言论,都没有得到当时或后代有识之士的赞同。元朝的于钦就曾指出,“稼轩豪杰之士,枕戈待旦,有志于中原久矣。宋人兴国听之,岂无所成?”清代的辛启泰也驳斥说,“‘寄当归’与苏长公‘山中故人应有招我《归来》篇’句意正相同”“特泛用以对远志,非指金言也”。相反,随着历史的进程,辛弃疾得到了越来越多拥护者的支持。到了近现代中国人民反抗内外压迫者和侵略者的斗争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辛弃疾的爱国思想、英雄行为,得到了大力的倡导和弘扬,这都是时代的进步使然。
「不只词人」
上书房:您在书中如何处理辛弃疾的文学成就与政治生涯之间的关系?
辛更儒:作为一位爱国词人,辛弃疾的歌词创作历程和他的政治生涯之间是密不可分的。稼轩词的很多著名篇章,都是在激烈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中创作出来的。为探寻其词中所表达的隐蔽的立场和态度、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新传》理所当然要加以深入挖掘。
例如,辛弃疾南归之初,正值宋孝宗符离之战,对于这场准备不足而勿忙发动的对金失败之战,关心南宋恢复走势的辛弃疾在第二年暮春,写下一首《满江红》词,采用比兴手法,以“花径里一番风雨,一番狼藉”这些词句,暗喻此战对恢复局势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当宋廷被迫与金人签订隆兴和议时,辛弃疾在另一首《满江红》词中对和议的签订大加挞伐,“不念英雄江左老,用之可以尊中国。叹诗书万卷致君人,翻沉陆”,壮怀激烈,悲歌慷慨。辛弃疾许多“悲壮激烈”的著名辞章,都创作于宋金斗争最为紧张的时期。比如早年符离之战前后,又如晚年参与开禧北伐期间,他还写下了《生查子》《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些著名辞章。应当说,是战斗生涯铸就了这些铁血伟词。
辛弃疾虽是宋代的杰出词人,但我们不应只以词人看待他。在许多人看来,他的词作为探索辛弃疾的词学艺术提供了绝佳的样本,而《新传》这本书,不但让人们看到了“宋词第一人”的创作轨迹,还从他的词作中看到了他一生的奋斗和生活,这是他全部战士生涯的总结。
「悲壮激烈」
上书房:具体您是如何解读辛弃疾作品的?
辛更儒:辛弃疾留给后人的文学作品,有词620多首,诗140首,政论文和杂文还未计算在内。他的诗词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主要矛盾和社会生活。他的词作,不但擅长写重大的政治军事题材,如“马作的卢飞快”“锦襜突骑渡江初”“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之类重要的战斗场景,抒写志士“却笑将军三羽箭,何日去,定天山”的壮怀,还极力表现在政治斗争和社会生活中的真实感情。例如那首著名的《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词,就是写在宋孝宗的“规恢远略”失败之后的一个暮春,他写了在风雨摧残下春天的归去和无力反抗,写了蛛网柳絮的猖狂,他借此春末阑珊景象,喻示政治人物屡遭排斥不受重用的伤怀。辛弃疾通过这样一些词作,反映他的政治抱负遭遇挫折,让读者了解到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
辛弃疾善于通过一些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表达诚挚热烈的个人情感。如他在都城观元宵所写的《青玉案·元夕》词,在灯火花树、香车宝马的面前,作者却去追逐“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意境,显示了其独特的认知和对美好生活的阐释。作此词时,作者夫人赵氏已逝,数年间作者孤身流落江湖官场,其个人情感的孤寂可知。
稼轩词立意深远,感情又十分诚挚,如顾随先生所说,他在词中特别尊重女性,能以健笔写出人世上的柔情(《稼轩词心解》)。
上书房:您如何评价辛弃疾在宋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辛更儒:辛弃疾的词作是宋代文学史上独树一帜的存在。虽然词家著作中多以豪放一派归结辛弃疾,称之为“豪放”词家之首,但论稼轩词的风格,当以《宋史》本传所说的“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最为准确。我国诗歌自古以来就有慷慨悲歌的传统。清人李光地曾言,“诗所以言志,而诗之言,必抑扬高下,歌之而后可听。其诗之和平广大者,以宫声歌之;清扬激发,慷慨悲壮者,以商声歌之”(《榕村语录》卷二八)。从赵鼎、李光、岳飞、张元干等人开始,宋人词风开始了极大的变化,在豪放疏朗的风格基础上,一变而为悲壮激烈。关心国事时事,寄情时代风云,成为宋词转变的标志。到辛弃疾,而臻其大成。此亦可举其《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词为例,“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虽然悲愤无似,然而用语不急不迫,如吴则虞所言,“其情极怨,生死之际,南北之分,家国之痛,离别之情,有非言所能尽者”(《辛弃疾词选集》)。辛弃疾应是宋代词史上以悲壮激烈为词风的代表作家。
辛弃疾善于向同时代的文学前辈和学长们学习。他的著作,特别是词作中,引用了不少北宋人和同时代人的著作。过去这一情况鲜为人知,我在《辛弃疾集编年笺注》中重点增补了宋人的诗文,以表现他对近世人及时人的学习传承。他的著作也对同时代的文人学者影响甚大。刘过、陆游、姜夔都是当时的名作家、他的好友,都受到他的熏陶,相与唱和。这些事迹,本书都略有涉及。
「军事才能」
上书房:率五十骑敢死队奇袭敌后捉拿叛徒,是辛弃疾“武略”的最神奇展现。您如何评价他的军事才能?
辛更儒:在宋金对立的大背景下,辛弃疾以战略家的姿态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的大局观和战略远见,史书也不乏记载。辛弃疾南归伊始,便向主持南宋军政的宰相张浚进献分兵山东的进取之策(张浚当时仅作江淮宣抚使),不久,又向宋孝宗进献《美芹十论》。这和韩信初见汉高祖、邓禹见光武帝、诸葛亮见蜀先主时的表现极为相似,其目的是唤起统治者和人民群众的抗金意识,树立正确的战略思想。当宋金两国因议和而处于长期对峙时期,他又屡次作出对敌国动向的清醒判断,如反映在谢枋得一篇《江东发运司策问》中的“仇虏六十年必亡,虏亡则中国之忧方大”,袁桷《清容居士集》记载其开禧之际北伐“更须二十年”的预言,反映了他感知时局的敏锐。至于他青年时代开始就参加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原反金起义军,除表现出他的勇敢,还在他指引起义军度过艰难险峻的过程中,展示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南归以后,在南宋政府为官期间,他参与了一次平定茶商武装暴动、三次地方建军活动,都体现了卓越的军事能力。
我在书中,除了随时随地反映辛弃疾在军事方面的突出表现外,还在《辛弃疾统一中国的战略构想》一章中专设《对发展传统兵家理论的杰出贡献》一节,总结辛弃疾论兵的主要特点,就是能够联系实际、注重实践,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军事理论指引下进行战争。
江西铅山辛弃疾雕像
「为何是他」
上书房:为什么在众多历史人物中选择辛弃疾作为研究对象?
辛更儒:我研究辛弃疾,是从青年时期发愿为其词作写一部著作开始的。因为性情相投,所以我二十岁以后就诵读苏辛的词集。后来在中学任教,被邓先生网罗,辅助他修订《稼轩词编年笺注》和《辛稼轩诗文笺注》,两书都在20世纪末出版。此后,我在研究宋史的过程中,发表了不少论文,又为宋代著名作家如杨万里、刘克庄、张孝祥、范成大等人的文集做过笺注(《杨万里集笺校》《刘克庄集笺校》《张孝祥集编年校注》),但出版最多的还是与辛弃疾相关的著作,如《辛弃疾集编年笺注》《辛弃疾词编年笺注》《辛弃疾全集评注》等。
上书房:邓广铭先生对您影响很大吧?
辛更儒:邓先生的宋史研究,继承了我国历史研究的优良传统,在新的条件下又有全新的拓展。我师从邓先生研究辛弃疾,并与先生合作,增订《稼轩词编年笺注》,以20世纪80年代为始。先生早年提出学史要掌握的四把钥匙(指年代、职官、地理、版本学),以及穷尽资料、多作文献的溯源订误辨伪工作等原则,对我学习和研究宋史、研究辛弃疾,发挥了无穷的作用。从学术研究的规范到学者著述的严谨认真,都是我一生师从并用之不尽的治学准则。后来,我在中华书局出版《辛弃疾集编年笺注》,就完全是在邓先生的研究基础上取得的成果。宋史研究博大精深,宋代文学研究离开对宋史的深刻了解,几乎寸步难行。考证史实,以史证文,这是我多年从事宋代文学研究的经验之一。
上书房:您认为辛弃疾研究在宋史研究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辛更儒:辛弃疾研究是宋金斗争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辛弃疾抗金经历也是研究宋金关系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上书房:您认为当前辛弃疾研究有哪些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方向应该是什么?
辛更儒: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当前的辛弃疾研究中尤为重要。长期以来,某些研究者的错误言论,就违背了这一原则。如有人诬说辛弃疾南归不久,就曾潜入金国考察敌情;有人称陈亮在淳熙十四年(1187)而非第二年前往上饶会见辛、朱二人;也有人说辛弃疾雪楼遗火迁居铅山是在嘉泰二年(1202)、而非庆元二年(1196)。除史实的考据多误,更有人摭拾前人耳余,诬蔑辛弃疾是曾、龙等佞幸的同党,更谓其不免有贪污之嫌等。这些不当言论,都是应当批评而拨乱反正的。
上书房:在弘扬民族精神方面,辛弃疾的生平和作品能给我们提供哪些资源?
辛更儒:在实现伟大目标的历史征程上,不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中国人民都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不服输,不气馁,不达目的终不罢休。这是辛弃疾的气质,也是他的生平和诗词作品给予我们的启示。
辛弃疾一生历尽浮沉,饱经挫折和打击,但这些磨难并未使其信念缺失、斗志减损。在建设伟大国家的事业中,我们,特别是青年朋友们,都应该像辛弃疾那样,经得起困难和失败的考验。
上书房:您如何看待历史研究在传承文化中的作用?
辛更儒:历史的是非功过,虽已成为过往,但其经验和教训,仍然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我们应该努力把辛弃疾这样有着正面影响力的历史人物推介给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只有有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彰显中国精神,提高大众对历史、历史人物的认知,才能增加人们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为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