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系学生擅长说脱口秀?美国哲学家get到了原因!

图片

图片

今年以来,喜剧综艺赛道又迎来多个“种子”选手,让人欣喜的是,与往年不同,多名学习哲学的选手集体脱颖而出,贡献了不少“出圈”名梗。


难道哲学系学生天生适合说脱口秀?


我们似乎能从鲁健对中西比较哲学家、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这一期专访中,找到答案!


图片


“哲学与幽默很接近”


美国哲学家安乐哲对鲁健说,哲学和幽默很接近,因为两者都始于意料之外,哲学如此,幽默亦如此,都体现人类独特的想象力。


有“哲学派”脱口秀演员曾诉苦哲学系毕业生找工作难,却依然选择用哲学的视角去解读生活中的困境,最终找到笑对生活的勇气。安乐哲也从他的角度解读了哲学的独特价值,他引用美国哲学家威廉·詹姆斯的话说,哲学不能烤面包(Philosophy bakes no bread),但他同时认为,一个人的哲学是他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创造力等等,都与哲学息息相关。



图片


“在中国,我感受到强烈的家庭氛围”


1966年的夏天,19岁的安乐哲作为美国加州雷德兰斯大学的交换生,只身来到中国。在香港中文大学,他与中国哲学正式结缘。在这里,安乐哲第一次听说了孔子,有了一个与英文原名谐音、出自《论语》的中文名字,也第一次切实感受到中西方的不同。


安乐哲翻译了许多中国古代典籍,如《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淮南子》等。在翻译了这么多中国哲学典籍后,他发现,跟西方强调的个人主义价值观不同,从《易经》起源的中国哲学传统与家庭密切相关。


图片


有人担心,如今中国年轻人受到西方思潮影响,家庭观念较以往可能更加淡薄,安乐哲认为,虽然西方自由主义价值观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确实带来挑战,但没有必要对此感到担忧。“距离我第一次到中国已过去了50多年,中国始终是一个以家庭为主的国家,中国人强调家和亲情,这点一直没变。就像我在北大教书的时候,我是师父,我的学生互称学姐、学弟,这是一种家庭式的话语。”他强调,在中国,自己总能感受到家的氛围,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及价值观、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在现代中国社会仍然非常有活力。



研究中西比较哲学50多年,中国的亲情哲学早就深深烙印在安乐哲的心灵深处。他在节目中动情地与主持人鲁健分享了自己照顾病重的妹妹的故事。“四月底,我妹妹得了重病,我立马飞到温哥华,照顾妹妹四个月,直到她最终去世。为了跟妹妹待在一起,我把夏天的所有事情都放在一旁。”



中国哲学如何为“治愈世界”作出贡献


全球变暖、国际反恐、生态环境恶化,食物和水资源短缺……人类正在面临多重危机,应该如何应对?安乐哲认为,中国哲学早已给出答案。


在他看来,儒学对于人、集体和民族国家的理解,是比当下全球流行的个人主义更好的一个范式。儒家传统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的“关系性”理念,正是其对当今世界的价值所在。


安乐哲认为,中国哲学中强调的“和”的理念,为解决当前世界面临的困境提供了思路,合作是目前全球应对所有挑战的出路。“现在人类面对的问题,中国没有办法解决,美国也没有办法解决。但如果合作,就有办法了。”



安乐哲认为,个人主义价值观、意愿和行为需要发生改变,儒家价值观不失为当今可选择的文化资源。在节目中,安乐哲提到,在西方长期主导的世界秩序中,霸权主义、零和博弈的现象屡见不鲜,而中国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则为全球共同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非常好。1985年我来中国时,上海最高的大楼是20层的和平饭店,现在港珠澳大桥总长55公里,连接着香港、珠海和澳门。中国的发展之快,是人类历史上以前没有过的。如果把这个带到非洲、南美洲,一定很好,帮助他们发展起来。”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