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祁连山脉,造就了古代中国连接世界的交通要道——河西走廊。而在这条要道之上,隐匿着一个神秘的佛国世界——天梯山石窟。
10月17日上午,“千年石窟 匠心传承”网上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天梯山石窟,全方位、立体化、沉浸式探访天梯山石窟的历史与文化,感受天梯山石窟的瑰丽与震撼。
天梯山石窟,又名凉州石窟,俗称大佛寺、广善寺,坐落于武威市凉州区城南50公里处的天梯山北麓。该石窟始建于北凉沮渠蒙逊时期(412-439年),距今1600多年,是我国史册记载中首个由一国之君直接参与创凿的皇家石窟,在我国石窟寺发展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自北凉大规模开凿天梯山石窟后,北朝至隋唐时期陆续兴造,西夏至明清重修。据明正统十三年《重修凉州广善寺铭》记载,明代天梯山石窟尚有26窟,且在大佛窟前建有寺院楼阁,窟顶建有一座塔,景象壮观宏大。然而,历经百年沧桑巨变,尤其是1927年当地发生大地震,致使窟前大部分寺院建筑和石窟遭到损毁。到新中国成立初期,仅存洞窟遗迹18窟,但它几乎涵盖了石窟寺的所有洞窟形制,主要窟型有中心塔柱窟、大像窟、佛殿窟、佛坛窟、僧房窟、小型禅窟等。天梯山石窟的第1、4、15、17、18窟为较早时期的中心塔柱窟,这种窟形源自印度的支提式洞窟,在十六国与北朝时期颇为盛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梯山石窟开凿过程中,培养出了昙曜等一批开凿石窟的能工巧匠以及雕塑家、彩绘家。他们也是后来开凿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重要技术力量,昙曜更被尊为北魏的佛教领袖。后来,人们将天梯山这种石窟营造形式称为“凉州模式”,天梯山也由此成为名副其实的“石窟鼻祖”。
北魏灭掉北凉后,凉州3万余户豪强迁至平城(今山西大同)。他们继续兴佛,使得“凉州模式”得到进一步推广,其形制在云冈重现。同样,洛阳龙门石窟也被打上了“凉州模式”的印记。
“张义川,水湖滩,大佛手指磨脐山。”在武威当地百姓传唱的民谣里,天梯山石窟的山川形胜、自然风光一览无余。
如今的天梯山作为一个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游客前来探寻其“石窟鼻祖”的源远流长。
奔流新闻记者了解到,2020年10月,以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和彩塑为主体的“天梯神韵 凉州佛光——天梯山石窟专题展”在武威市博物馆开展。此专题展完美再现了天梯山石窟的千年变革,阐释了“凉州模式”在中国石窟寺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突出了天梯山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源流”意义。同时,从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技等不同侧面展示了天梯山石窟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呈现出了凉州千年佛教艺术的积累与沉淀。
武威天梯山石窟保护研究所也实施了天梯山石窟搬迁壁画彩塑保护修复项目,共计修复壁画、塑像729件,其中壁画300余平方米,塑像70余尊,为再现天梯神韵、凉州佛光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图丨奔流新闻记者 王夏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