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呕吐或腹泻?诺如病毒近期高发需警惕

图片

  本期要点   

1.  什么是诺如病毒?(疾病特征和传播途径)

2.  感染诺如病毒的常见症状

3.  感染诺如病毒的预防手段

4.  感染诺如病毒如何治疗?


▍ 导语


最近正值秋冬病毒感染爆发期,加之学生新学期返校高峰、接触增加,您身边是否有不少亲友突然出现发烧、呕吐或腹泻症状?


这可能并非“吃坏肚子”导致的细菌性肠胃炎,而是感染了诺如病毒。那诺如感染究竟是什么,会引起什么样的症状,预防和治疗手段又是什么?本文将就以上几点逐一介绍。


什么是诺如病毒?(疾病特征和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种全球范围内传染性极强的肠道无包膜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和诺如病毒属,又称“诺瓦克病毒”1

有时,诺如病毒也被称为“胃流感”。然而,诺如病毒与流感无关。流感是由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引起的,主要攻击患者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偶有侵袭肠粘膜引发胃肠型流感的病例2

诺如病毒则是非细菌性急性肠胃炎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人口密度较高(例如医疗机构、学校和托幼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和卫生环境差的场所高发。尽管我国卫生条件不断改善,环境源的广泛污染和诺如病毒本身高度传染性使得该病依然在我国流行3

图片

不同来源诺如病毒的季节性检出率3


此外,诺如病毒还具有以下特点4-5

(1)全人群普遍易感,且在≤5岁儿童、≥65岁的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人群中频见。


(2)变异快,每隔2到3年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3)季节性疾病,在冬季更易传播,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我国诺如病毒高发季。


(4)环境抵抗力强,在0℃-60℃均可存活,酒精和含酒精成分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效果不佳。


(5)感染剂量低,感染后潜伏期短、免疫保护时间短。


(6)传播途径多样,主要由粪口途径传播,与感染者直接接触、食用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液体、接触受污染物体均可能感染,在人口密度高的地方也可能透过飞沫传染。


图片

诺如病毒常见传播途径5


感染诺如病毒的常见症状

患者接触诺如病毒后,通常会在12至48小时内出现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腹痛腹泻、呕吐、恶心、胃痛,其他症状包括发烧、头痛、身体疼痛、肌肉酸疼、脱水、头晕嗜睡等。

症状通常维持12-60小时后自行消退。一些高危人群通常更容易发生严重不良结局,研究表明高龄、<2岁、免疫力低的人群中,诺如病毒感染相关疾病通常病程更长、更严重,死亡率显著上升6

感染诺如病毒的预防手段


目前诺如病毒缺乏特异性的防控措施,但依然可通过多方面途径降低病原体传播率,包括患者定群和隔离防护、关注手卫生,彻底煮熟贝类、清洗水果蔬菜,清洁和消毒受污染表面,用热水洗衣服等7


尽管大多洗涤产品和含酒精洗手液对诺如病毒无效5,临床依然推荐在换尿布、接触常见物体表面(如门把手等)、握手、照顾病患后,使用肥皂或其他清洁剂洗手≥20秒。


图片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强调洗手预防诺如病毒4


感染诺如病毒如何治疗?


目前没有专门用于治疗诺如病毒的药物,抗生素药物对诺如病毒感染没有帮助,因为它们主要对抗细菌而非病毒。诺如病毒的治疗主要包含止泻治疗(如蒙脱石散等)等对症治疗8

尽管诺如病毒相关症状通常是自限性的,然而如上所述,儿童、老年人及免疫功能低(移植患者、白血病患者等)高危人群值得重点关注,该部分患者更可能从抗病毒药物获益。

抗病毒治疗主要包含奥司他韦、利巴韦林、法维拉韦、阿昔洛韦片等。

此前一项病例报道介绍一例伴长期免疫缺陷性肠病病史患者,此前接受过免疫抑制剂治疗,确诊为诺如病毒感染后,先前治疗无效情况下,经法维拉韦治疗诺如病毒载量显著减少,腹泻现象改善,提示法维拉韦等药物对慢性诺如病毒感染具有较好疗效9

此外还需注意脱水迹象,在感染诺如病毒后,患者应该多喝水来补充因呕吐和腹泻而流失的水分。这将有助于防止脱水。运动饮料和其他不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有助于缓解轻度脱水。

但是,这些饮料可能无法替代重要的营养素和矿物质。非处方口服补液盐对轻度脱水最有帮助。严重脱水时需要及时就医,通过静脉输液进行治疗。


▍总结


诺如病毒感染是危害公共卫生的重大问题,具有高度传染性,仍为急性肠胃炎主要原因之一。


但感染后不必惊慌,大部分症状会在1-3天消退,可以及时进行一些对症治疗和补液治疗,特殊患者人群可采取抗病毒治疗防止病情恶化导致死亡等不良结局。


此外,公共应关注手卫生,食品安全,勤消毒,尽量预防诺如病毒的感染和传播。


图片


本期专家

葛文松医师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   长期从事消化内科临床工作,具有较强的临床诊治思维和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擅长胃肠道疾病的诊治

◇   亚州炎症性肠病委员会会员

◇   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分会炎症性肠病专业委员会委员

◇   中国装备协会消化病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委员

◇   上海市内科学会青年委员,上海市志愿者联盟首席医疗专家等

◇   Gastroenterolgy Research及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编委

◇   近年来发表论著二十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3项市级以上课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Netzler NE, Enosi Tuipulotu D, White PA. Med Res Rev. 2019 May;39(3):860-886.

2. Hutchinson EC. Trends Microbiol. 2018 Sep;26(9):809-810.

3. Zhou H, Wang S, von Seidlein L, et al. Front Med. 2020 Feb;14(1):1-7.

5.Winder N, Gohar S, Muthana M. Viruses. 2022 Dec 16;14(12):2811.

6. Robilotti E, Deresinski S, Pinsky BA. Clin Microbiol Rev. 2015 Jan;28(1):134-64.

7. 桑少伟,贾宁,李巍. 医疗机构中诺如病毒胃肠炎暴发预防控制指南(HICPIC指南201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4):1-3.

8. Flynn TG, Olortegui MP, Kosek MN. Lancet. 2024 Mar 2;403(10429):862-876.

9. Ruis C, Brown LK, Roy S, et al. N Engl J Med. 2018 Nov 29;379(22):2173-2176.


声明: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