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投资持续升温,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探讨信息披露与气候行动

图片

ESG概念在全球提出已有20年,其影响力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但放眼全球,ESG投资也面临新的挑战:ESG信息披露的全球规则尚未确立、个别市场对ESG投资热情降温、企业和投资者关系对ESG的投入能否带来超额收益。

在此背景下,国际组织与资产管理公司如何看待ESG投资在全球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经国务院批准,由中信集团、新浪集团主办,新浪财经、中信出版集团承办的“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于10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市黄浦区举行。本次大会的主题为“推动全球ESG合作、发展与共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会上表示,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每年需要大约2至3万亿美元来开展气候行动,其中,高达90%的必要资金需要由私人部门提供。因此,为了大规模动员私人部门资金,各国必须加快必要的宏观经济改革以吸引国内外投资,例如,消除繁文缛节,深化国内资本市场并完善其功能,以及实施具有可预见性的气候政策来引导投资者。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熊碧华也表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全球投资者对ESG的关注也在持续增长。越来越多投资者相信,在ESG方面表现良好的公司,风险较低、长期定位更佳、对不确定性的准备也更加充分。对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与一两年前相比,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ESG绩效进行结构化审查,并逐渐调整投资组合,以实现更好的ESG表现。

图片

ESG投资全球热度仍在持续

近年来,绿色能源转型在全球范围内逐步推进,但也遇到了不同的挑战。

在美国,化石燃料和高碳排行业成为反ESG的主要力量,在此背景下一些资产管理公司放弃“ESG”转而使用“可持续”一词。另一边,欧洲的金融监管者们一次次收紧ESG投资标准也引发了投资者的担忧。例如,根据欧洲证券及市场管理局 (ESMA) 的最新规定,使用“绿色”、“环境”或“影响”等词语的基金将被禁止投资石油和天然气、煤炭等公司,投资者担忧高排放行业的公司为其可再生能源等专项项目融资的难度将加大。

在“2024 ESG全球领导者大会”上,施罗德投资亚太地区ESG咨询和整合主管黄丹祺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ESG的视角,看待某个公司或市场是否可以投资的基础仍在。

对于责任投资、ESG、可持续投资, 她认为,“无论我们如何称呼这种投资方式,实质却是一致的。以太阳能和风电行业为例,它们还是可投行业。我们关注的是这些公司和行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谈及ESG投资的最新趋势,黄丹祺表示,气候变化领域涌现的新技术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以及这些技术成果是否能得到公司或政府的支持,使其价格快速降低,变得可以通用。

她补充称,除了技术或创新本身外,还需要评估其来源和所有权。

“我们也要看这些技术是一个大公司里面的一小部分,还是(属于)一个专门研究该领域公司。或者也有可能仅(属于)一个研究机构,所以可能意味着并不构成我们可以投资的机会。因此,我们非常关注这些尖端技术的发展,并寻找这一领域的潜在投资可能性。”她称。

ESG信息披露也是本次大会的热点议题之一。

纳斯达克投资智能业务中国和新加坡地区董事总经理刘劲骊(Anny Liu)在会上表示,无论是欧洲还是亚太地区,现在对于供应链信息的透明度都越来越重视。

摩根大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行长熊碧华也持相似观点。她表示,从政策角度来看,今年亚洲市场里很多国家发布了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披露新规或向公众征求意见,预计这些新规将在2025至2027年逐步落地。

目前,全球ESG评分机构和评价标准繁多。对此刘劲骊表示,目前ESG相关的评级标准评分项总数超过600个,这对投资者和企业来说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她称:“对于企业来说,我究竟该披露什么,披露到什么样的程度?对于投资者来说,我要去学习所有的一些标准之间的异同背后也有一定的时间成本。”

亚太市场表现亮眼

在会上,多位演讲嘉宾都提到了亚太市场在ESG投资上的亮眼表现。

在债券市场方面,熊碧华表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新兴市场ESG债券发行额为460亿美元,连续两个季度增长,其中亚洲新兴市场占比超过一半。

她称,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一个趋势,即ESG不再是一个“可选项”,对很多企业,特别是亚洲市场的企业来说,ESG逐渐成为了一个“必选项”。

国际组织也在会上肯定了中国在气候行动和国际合作上的突出贡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会上表示,中国始终坚定致力于实现其气候目标。得益于包括碳排放权交易机制(ETS)和排放配额拍卖在内的稳健政策推动,中国在实现气候目标方面取得了快速进展。

她称:“我们还设立了一个长期优惠贷款工具,即“韧性与可持续性信托”(RST)。它已经动员了460亿美元,为我们的成员国实施气候政策提供支持——我想借此机会,感谢中国为该信托出资。”

“我也要对中国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给予认可。IMF非常希望与我们的全体成员国开展合作,以支持建立一个全球碳价下限,这将使各国联合起来鼓励脱碳。我们欢迎与中方同事们就此开展合作。”

(本文来自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