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梦游的天姥山下,古村落大咖云集,追慕而来一探究竟

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县南明街道班竹村,地处李白梦游的天姥山之西麓,时因盛产斑竹,故斑竹已写作班竹

地处州与天台之中点也称为“天姥门户”,村中的古驿道、惆怅溪、落马桥等等,人文旧迹众多,唐诗之路的重要节点,历代大咖云集,可以作为乡村旅游目的地。

图片

宁波市奉化区有个地名相似的村庄,曾经的村庄简介抄袭了新昌班竹村的内容,颖之五年之间四次反馈,奉化这个村庄终于拆掉了错误的宣传牌。

那么,新昌班竹村,到底是如何模样呢?

图片

穿过班竹村的溪流,有一个特别的名字,惆怅溪,来源于神话小说《搜神记》中刘阮遇仙的传说。

东汉永平五年,刘晨、阮进山采草药,为百姓治流疫,在溪边遇到二位美女,分别结为伉俪。

半年之后,刘阮二人思乡心切,留下妻子踏上了回乡之旅,然而回到家时已是晋太元八年,已找不到自家房子和家人。

二人只好返回采药处寻找妻子,然而两位仙女已被王母娘娘惩罚,化作了桃源洞边的两座山峰。

二人徘徊在溪边,惆怅不已,因此而名惆怅溪。

“别仙子,归凡尘,仙子去无踪,刘阮空惆怅。”

图片

南朝宋元嘉六年,即公元429东晋山水诗人谢灵运领大队人马从居住的始宁县,开辟翻越天姥山通往临海的捷径,因此伐木开径,动静太大,临海太守以为是山贼来了,大惊失色。

谢灵运终于打通了翻越天姥山的小道因此人称谢公道,谢灵运也被誉为天姥山的开山鼻祖。

李白深受谢灵运的影响,因此三次到剡县及天台等地,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图片

惆怅溪上落马桥,又叫司马悔桥,东晋时期为木桥,历代毁而又建现存之桥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即公元1844年,天然石块砌筑而成,饱经岁月沧桑与洪水洗礼。

图片

唐代道教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司马承祯,受到武则天、李旦和李隆基的赏识,数次进长安入宫,成为了帝王国师,但他无心为官,归隐居天台桐柏山

唐玄宗诏出山,司马承祯行至心生落马而行,因此这座桥名叫落马桥,又叫司马悔桥

图片

李白三度经剡县而至天台,结识司马承祯,受其举荐入朝为仕,深受唐玄宗赏识,成为了皇家御用文人,歌颂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然而文人的傲骨终究与官场不融,被迫离开长安,云游名山大川,寄怀山水之间。

图片

班竹村背靠的天姥山,就是因为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成名,千古绝唱,历代文人墨客游访吟咏不绝

公元745年,李白被迫离开长安到山东,再南下吴越剡县,在山东辞别杜甫等友人之际,写下了那首千古流传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也有一座同名的天姥山,号称“太白梦游处,烟霞第一村”,众多宣传推文都把仙居县内的天姥山,说成是李白梦游的天姥山,纯属不学无术,张冠李戴,荒唐胡扯!

李白诗中写的是新昌天姥山,不是仙居的天姥山!

图片

班竹村中,古驿道穿村而过,卵石铺筑,饱经岁月沧桑古朴幽深,临街两面开店设铺,明、清时期建有公馆和驿铺,穿越岁月风烟。

图片

公元1632年三月十四日,徐霞客第二次从宁海南下天台,在游记中写道,四月十八日,下牛牯岭,三里抵麓。又西逾小岭三重,共十五里,出会墅。大道自南来,望天姥山在内,已越而过之,以为会墅乃平地耳。复西北下三里,渐成溪,循之行五里,宿班竹旅舍

班竹村在明代时已有旅舍,可见其曾经之热闹兴盛,清代诗人袁枚、现代文学家郁达夫等名人雅士也曾留宿于班竹村。

图片

2024106日,颖之追慕大咖们的足迹,探访班竹村,并登顶天姥山,返程回到班竹村,虽然天已黑,仍然留恋于村中,不忍归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