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就绿色发展最美底色

开篇语:改革是当代中国的永恒主题。一项制度、政策当初再完善也要根据时代的脚步不断变革,更何况我们处在一个社会变幻交织的年代。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准改革战略重点和主攻方向,完善改革工作推进落实、创新激励各项机制,推进标志性改革任务落地见效。要稳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优化开放平台的规划布局,积极发展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我们选取了最近一个时期,咸阳在全面深化改革方面获得“陕西首例”“全省前列”称赞改革案例,深入剖析其成功的内在逻辑、深厚的群众基础和前沿的政策导向,希望能对其他县区市有所帮助。

绘就绿色发展最美底色
——淳化县创建全国森林可持续
经营试点项目走笔

核心提示

淳化被誉为“黄土高原的绿色明珠”,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淳化县作为全市唯一创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县区,聚焦森林“四库”功能建设,坚持生态文明、社会效益和经济价值三位一体协调发展思路,通过开展森林可持续经营,率先提高了森林质量,建设碳汇基地,培育森林旅游,带动群众就业增收,让好风景变为好前景,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淳化的林地面积有多少?62.8万亩!
金秋十月,走进淳化县英烈国有生态林场,金色的阳光洒在翠绿的旷野上,秋风徐徐,遍地林海、苍松如盖、飞鸟啾鸣,工人吴炜枫正忙着和几名工友在林下除草、修剪树木。
图片
淳化县英烈国有生态林场俯瞰图
自去年淳化县启动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后,辐射带动农村贫困群体用工量3万多个,带动项目区林农销售苗木创收100余万元,创新探索出了一条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新路径,实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

植树造林

 咬定青山传递绿色接力棒

图片

森林可持续经营是什么?
关于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概念有多种定义,比较完善的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7年提出的,目的是保护和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各种功能,同时通过发展具有社会、环境和经济价值的物种,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环境的需要。
淳化县作为全市唯一的创建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县,是如何在深化林业改革中落实各项政策、创新实践的呢?
10月10日,记者探访英烈国有生态林场,找寻答案。沿着山路行进,目之所及绿树满山、蓬勃盎然,远处是莽莽松海,近处的云杉、五角松等新栽植树种,长势良好、郁郁葱葱。
在爷台山营林区的一处林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全国森林经营重点试点单位”的牌子映入眼帘。一棵棵云杉、五角枫株距合理、树干挺拔、树形优美。
英烈国有生态林场党支部书记张书民指着眼前的示范林说:“以前林场栽植的树种单一,刺槐纯林占比多,质量不高,容易诱发大面积病虫害。去年,我们调整优化升级林分结构,种植了云杉、白皮松、侧柏树和五角枫等混交林。”
示范林与没有改造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没有改造的林子树木密度大、树势弱,树下杂草丛生,而改造后的林子,树木的树冠通风透光,树干粗壮挺拔,新栽植的树种错落有致,枝叶翠绿茂密。
谈起多年来的淳化县矢志不渝植树造林,让荒山变绿山翻天覆地的变化,扎根林场工作30年的张书民深有感触,他见证了这里的美丽蝶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淳化人广传着“天上下雨地里流,肥土冲到沟里头”的顺口溜。很多地方都是山光岭秃,风沙肆虐,年年种树不见树,植被孱弱,自然灾害频发,庄稼产量低下。
1973年,淳化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广大人民群众开展人工造林、万人大植树活动,先后投入近百万劳力,硬是凭手中的镢头和流淌的汗水,给昔日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在渭北黄土高原上,创造出了淳化人民绿化山川、改造自然的奇迹。
当时,全县掀起了万人植树的热潮,将森林覆盖率从3%提高到27%。1977年,淳化县荣获“全国林业生产先进县”称号。
植树造林初见成效,淳化县的山山水水在慢慢地无声地发生着令人欣喜的变化。近几年,淳化林业局总结经验,因地制宜在山坡荒地组织群众补栽山桃树、水曲柳树、黄栌为主的灌木林,将单一纯林逐渐替代为混合林。
一代代林业人接续奋斗,让绿水青山永葆生机。

生态富民

 改革试点守护万亩苍翠

图片

试点是重要改革任务,淳化县林业局落实改革任务,在实践中创新探索改革方法。
2023年初,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在淳化县启动了全国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工作,计划用3年时间,提高森林质量,调整林分结构、创新管理机制,使区域性主要类型的林分结构更加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固碳能力得以增强。
图片
淳化县英烈国有生态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内,工人正在进行森林抚育工作。

淳化县英烈国有生态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项目总投资656万元,可作业总面积17000亩,其中森林抚育15000亩,林分提质改造2000亩,分别是爷台山营林区、王家山营林区和安子哇营林区。

林子怎么造,怎么管?如何才能给林场留下可持续发展的底子?
淳化县采取人工刺槐同龄防护林森林经营模式,适用于立地条件较好,刺槐人工纯林、密度较大、天然更新一般的防护林。主要经营目标,培育主导功能为水土保持等生态防护功能的防护林。
养育森林枯燥乏闷,耗时久,见效慢,需要久久为功。要让荒山披绿除了要技术和良种外,更离不开造林人日复一日的精心浇灌。
三分造林,七分管护。英烈国有生态林场严格执行造林、抚育、带状改造、疏伐、透光伐、补植等管理措施,促进刺槐单一纯林向混交林演替经营模式,形成结构合理、生态功能显著的防护林。
张书民说:“英烈国有生态林场爷台山营林区管护面积36281亩,优势树种为刺槐。经营试点项目启动后,我们调整优化林分结构,现有蓄积量3.74m^3/亩,每亩平均株数92株,平均胸径12.1厘米,平均树高9.6米,林分郁闭度0.75,森林抚育水平显著提高。”
今年50岁的何秋娥家住淳化县秦河镇秦河街道,在英烈国有林场打工两年,她说:“这里空气清新、青山绿水,在林下拔草、栽树一月能拿4000元工资,收入还不错。”得益于英烈国有生态林场森林可持续经营改革试点项目,带动了像何秋娥一样务工的群众有百余人。
图片
车坞镇大治岭生态林下养殖基地内,工作人员正在赶鸡。
傍晚时分,沿着车坞镇南胡同村一路向西,在山坳里,远远地就听到一阵阵“咯咯咯”的鸣叫声。循着声音,在南胡同村林下土鸡养殖场,一群群土鸡在草中林下追逐、觅食。
“这里养殖的土鸡有3000余只,有些鸡要养一至两年,前来订购的群众络绎不绝。”在车坞镇南胡同村打工的李同文说道。
今年,淳化争取省级林下经济发展补助项目资金20万元,扶持车坞镇南胡同村林下养鸡项目,以带动更多村民走上养鸡致富路。
“我们试点项目争取各类资金656万元,经营面积1.7万亩,吸纳农村贫困群体用工量3万多个,带动项目区林农销售苗木创收100余万元。”淳化县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宁飞说。
淳化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造管并重,积极实施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经过多年努力发展,巨大的生态环境优势外溢的效果逐渐显现出来,实践证明,在淳化只有坚持绿色发展,才能推动高质量发展。

科技兴林 

碳库基地领跑绿色经济

图片

徒步翻过了几道沟梁,在淳化县方里镇宁源村“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只见,这一片郁郁葱葱的绿色槐林中,每棵树干环绕着一个林木生长监测仪。
图片
林木生长监测仪
“这个固定监测仪能实时采集树木生长状况数据,对树木进行全生长周期监测和24小时健康体检。”淳化县林业局种苗工作站职工卜辉说道。
向科技要生产力,提高科技“含新量”。在基地中心固定监测样地,一块太阳能光板上方安装着一台摄像头,它能近距离监测单株植被,还支持大范围巡查,只需一个多小时便可巡查上万亩农田、林地,为林业的精准、高效管护提供数字化管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省市“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决策,着力推动绿色碳库高质量发展,提升碳汇能力,加快美丽陕西建设,省林业局、省财政厅在淳化县建设“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
淳化县林业种苗工作站站长李帅介绍:“林木生长监测仪首次在淳化林业应用,它可对树木、土壤、气象、树木茎流速率等情况进行监测,直观了解树木生长过程中根冠平衡生长规律,为树木科学种植及精细化养护提供技术支撑,让我们借助大数据,轻松管理林木生长。”

据了解,示范基地总规模10005.01亩,其中新造林1014.59亩,森林抚育8990.42亩。经测算,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5000吨,按照当前碳汇交易均价90元/吨计算,碳汇价值为45万元/年。以全县“百万亩绿色碳库”试点示范基地建设项目为牵引,预计到2030年,全县“绿色碳库”碳储量可达上百万吨。

淳化县“百万亩绿色碳库”项目的建设,将淳化县森林的生态价值效应进一步放大,为全县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淳化县海拔630-1808.9米,年平均气温10摄氏度,年平均日照2249.1小时。每立方厘米含有2176个负氧离子,相对空气质量是一级。
“这里的空气清新、环境非常好,深吸一口气,沁人心脾。”在爷台山旅游的游客王先生说道。
保护森林,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今年,淳化县围绕生态提质,实施林业重点工程营造林5.8万亩。组织开展“3.12”机关义务植树活动,栽植各类景观经济林苗木1万余株,绿化面积500余亩。扎实开展“送树进村·增荫添彩·绿美家园”三年行动,向10个乡村振兴重点示范村投放各类景观花卉苗木8300余株,绿化美化面积52.85亩。
一步一景,共享森林成果。淳化90%以上居民实现了出门500米就有休闲绿化,城区绿化覆盖率39.6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6平方米,镇办绿化覆盖率35%,村庄林木覆盖率30%以上,并以道路林网、水系林网和农田林网“三网”为骨架,形成了点、线、片相结合的绿色廊道生态网络建设。
“近年来,淳化县林业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大力实施营造林绿化,通过项目实施,森林结构不断优化,林分质量明显提高,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筑牢‘三北防护林’屏障,为改善渭北黄土高原水源涵养和泾河流域水土保持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淳化县林业局党委书记局长宁飞说。
绿色是淳化的底色、生态是淳化的名片。这座镶嵌在渭北黄土高原上的“绿色明珠”将越来越富有生机。

记者手记

走进淳化县,这里山峦起伏、郁郁葱葱,一座座山梁,一道道深沟,一片片森林,宛如一条条绿色的青龙,在这里辗转腾挪、变化万千。绿色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是为了让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多年来,淳化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一代一代育林人,坚持不懈,接续奋斗,咬定青山传递绿色“接力棒”,加快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底色将更加鲜亮浓厚,相信,他们定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来源|咸阳日报
记者|李桦 谢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