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跃金秋庆丰收,托起振兴致富梦。走进海安高新区隆政街道建设村4组的水产养殖基地,放眼望去,虾塘连连。村民们穿着防水裤,戴着皮手套,熟练地将事先放置的捕虾网从水中逐个捞起,一笼笼活蹦乱跳的罗氏沼虾就这样被拉出水面。随后将捕虾网轻轻抖动,一个个个大肥美的罗氏沼虾就滚落到盆中,随即被运送到岸边进行分拣、称重、打包……到处呈现出一派“虾跃人欢”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建设村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紧扣产业、紧抓特色,以“水”为媒,引入罗氏沼虾水产养殖,进一步把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蹚出了乡村振兴“水上致富”的新路子。目前,建设村的罗氏沼虾养殖基地共有9个虾塘,养殖面积约140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带来10万元的收益。
“罗氏沼虾以其鲜美的肉质和高的成活率在市场上备受青睐,今年5月我投放的380万尾罗氏沼虾非常出色,经过5个多月的饲养,每只罗氏沼虾的重量可以达到2-3两,更大的甚至有5两。按照每斤25元的市场销售价格,预计亩产值在1.3万元左右,年产量达8万余斤。”水产养殖基地负责人袁湘满脸自豪地说。
做好特色养殖“水”文章,掀起群众增收致富“浪”。袁湘在成为产业发展受益者的同时,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务工岗位,实现了村民家门口能就业,挣钱顾家两不误。尤其在晒塘、清淤、翻塘等繁忙时期,养殖基地能为周边村民提供十几个就业岗位,每名村民预计年收入将超过3.5万元。
“在这里工作可以满足家庭生活开支,还能就近照顾一家老小。”村民桑乃富在养殖基地工作小半年了,他对这个工作表示很满意。据了解,建设村党支部还充分发挥“雁阵”效应,探索出“党支部+养殖场+项目+农户”的发展模式,引导养殖场在销售罗氏沼虾的同时,提供技术培训与指导,让罗氏沼虾成为名副其实的“富民虾”。
建设村积极开通直播间,打造产业品牌,形成产业特色,进一步提升销量。同时鼓励有意从事水产品经纪业务的党员“零门槛”加入“带货人”队伍中来,为乡村振兴注入“活水”。截至目前,网络直播带来的线上收益已超过3万元。与此同时,建设村党总支也注重把稳后端“品控”,常态化对虾的品质乃至养虾的水质进行抽检,保障消费者购买到放心产品,把“流量”变成“留量”,把更多“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茜。池塘种植茜草养虾是一种拟生态的养殖模式。茜草为虾类提供栖息环境,同时吸收和富集水中氮、磷等元素,净化水质,提高成活率。建设村和养殖基地还进行了大胆探索,后期将尝试推广“茜草+罗虾”的生态养殖模式,不仅可以净化水体,还可以为罗氏沼虾提供生存和营养的立体空间,改善虾的品质,提高虾肉口感,进一步形成“产业+生态”的叠加效应。届时罗氏沼虾亩均产量提升至超700斤/亩,相较普通养殖的罗虾卖价也能高出3-5元/斤,同时,能实现一年两造,虾塘价值实现翻一番。
通讯员 陈俐君 魏钦翠 沐阿敏
校对 徐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