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谣《马兰开花》藏着“爆炸性”新闻

图片
图片
1964年10月16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在位于新疆罗布泊的荒漠里,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此后,一首童谣《马兰开花》传遍大江南北,成为很多人的童年回忆。“小皮球,架脚踢,马兰开花21,256,257,282931.....”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和这首童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当年参与核试验的人员为了庆祝试验的成功,但是又要做好保密工作,故而将使用的密语加入到童谣中。谁也想不到,这个当时最高级别的国家秘密就隐藏在童谣中传唱全国,后来才被一一解密。

图片

我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放置在这座铁塔上进行塔爆试验。




童谣,藏着最高国家机密




童谣中的“小皮球”指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因其外形似球形故而称为小皮球,“球”和“邱”谐音,于是它也被称为“老邱”或“邱小姐”。“架脚踢”指的是罗布泊试验场上的一座102米高的铁塔,第一颗原子弹就是放置在这座铁塔上进行塔爆试验。

马兰指的是位于新疆的马兰基地,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第21试验训练基地,“马兰开花”指在马兰基地“开花”的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而“二十一”指的就是第21试验训练基地。为了确保核武器研究绝对机密性,基地及周边部队都用代号和特殊邮箱进行通信,就比如“28号信箱下第256号、257号分箱”等。

图片



马兰,一个诗意的名字




“马兰开花”的故事要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说起,新疆马兰最终被选为核试验基地,也是经历了重重波折。

当时我国频频受到核大国的核讹诈,中央决定建立和发展原子能事业。1958年4月,中央军委批准组建原子靶场和原子仓库。同年8月,国防部发出通知,决定组建中国核试验基地,并开始勘察选场。

图片
罗布泊里的马兰花。

当时勘察了青海西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南部等地,专家建议定于敦煌西北地区。但时任核武器试验靶场主任张蕴钰却认为敦煌并不适合,在此处试验爆炸当量规模太小,且易破坏古迹,并将意见上报中央。1958年12月24日,张蕴钰率勘察队自敦煌出发,经玉门关向西赴罗布泊,继续寻找。

勘察队住帐篷、吃干菜、喝苦水,最终在罗布泊西北100多公里处选定试验区。这里地势平坦,施工筑路就地取材便利,长年西风向,下风方向东至敦煌420公里之间无居民、无耕地、无牧场,还未发现有价值的矿藏,并远离地震带。

选定了试验区,还要选址科研区和生活区。1959年4月,勘察大队继续在南疆公路沿线的库米什、乌什塔拉等地选址,最后选定在乌什塔拉以南5公里处的一片盐碱滩。

该地离试验中心区300多公里,位于天山脚下,靠近博斯腾湖,紧邻南疆公路,而且不在地震带上,地下水位低不易被核污染,还有一条天然水沟从中流过,水沟两旁长满了马兰草。1959年5月,正值马兰花盛开,张蕴钰就给这里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马兰。

图片

从朝鲜战场光荣归来的数万大军,在物资极为短缺的情况下来到马兰。初到马兰,官兵住的大多是帐篷,遇上大风,帐篷常常被风掀沙掩,甚至撕成碎片。没有住房,官兵就自己动手挖地窖;缺少粮食,就采野菜充饥;缺少建材,就脱胚烧砖……

此后,一批批肩负着特殊使命的“马兰人”来到这里,隐姓埋名扎根大漠戈壁,以身许国铸科技长剑。



他们,以身许国




1963年,名字还没出现在地图上的马兰,迎来了大批青年才俊,这一年是马兰基地大规模接收地方大学毕业生的第一年。清华大学等高校的一百多名核物理专业毕业生,听了周总理《向科学进军》的报告后热血沸腾,来到这里。

由于国际上的技术封锁,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面对重重困难,年轻人们依然迸发出勇于创新的工作热情,从零开始,开展了艰苦的技术攻关。

我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林俊德,就是其中一员,当时他接受了研制测量核爆炸冲击波压力自记仪的任务。他生前接受采访时说过一个细节:设计钟表机构时,是一个牙一个牙锉,调整公差,硬是通宵达旦精确完成。

图片

1964年10月,原子弹从位于青海金银滩的中国第一个核武器研制基地——国营二二一厂,被安全而秘密地运到了马兰基地。10月16日,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林俊德负责研制的压力自记仪准确测量到了核爆炸冲击波的参数,为我国首次核试验留下了重要数据。

核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达当时也是其中的一员。原子弹成功爆炸后,他和年轻的战友们穿上厚重的防化服不顾安危直接去爆心取样。因为爆炸以后,剩了什么东西、变了哪些东西等都要找出来,通过样品能为以后的核弹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两位专家一生心系马兰,他们去世后,家人都按照他们的遗愿,把骨灰送回了马兰烈士陵园,与战友们一起永远守护着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除了林俊德和陈达,位于马兰生活区西侧的烈士陵园里,还长眠着包括基地首任司令张蕴钰将军、“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院士、功勋科学家程开甲院士在内的400余名为核试验和基地建设献身的科学家、军人、职工和家属。

陵园中的马兰革命烈士纪念碑基座上镌刻着碑文:安葬在这里的人们,就是为创造这种惊天动地业绩而献身的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靠着对国防科技事业的一片赤诚之心,有的在试验现场壮烈牺牲,有的在建设基地中以身殉职,有的在抢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中英勇捐躯,有的在平凡的岗位上积劳成疾悄然逝世,还有的则是为支持这项事业而栖息在这里的父老妻儿……

图片

马兰革命烈士纪念碑。


如今,马兰红山军博园正门上的“艰苦奋斗干惊天动地事,无私奉献做隐姓埋名人”一行字,就是对“马兰精神”的诠释。

“两弹元勋”邓稼先曾说过,“干我们这个工作,就是要甘当无名英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的背后,既有我们现在熟知但在当时隐姓埋名的科学家,也有千万普通科技工作者,他们始终坚守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纪律要求。

一对马兰基地夫妻的感人故事流传至今。1963年,工程兵科研三所副所长王茹芝接到秘密调令到马兰基地,其丈夫张相麟也奉命随其他参试单位到基地执行任务。夫妻二人都向对方隐瞒了自己的任务,各自出发赶赴马兰。后来两人在赴核试验场区执行首次核试验任务途中,在马兰一棵老榆树下等车时偶然相遇,方知两人是为了同一项任务而来,虽然同在一支特种部队,近在咫尺,但好几个月都没见过一次。后来这棵老榆树被命名为“夫妻树”。

研究时悄悄进行,庆祝也只能默默“欢呼”。原221厂厂长王菁珩见证了“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全过程,他回忆起原子弹爆炸那天时曾说:“我暗暗地高兴,因为保密需要,没有庆祝会。”

后来有人这样解读马兰精神:“风不要说云不要说,我们在大漠默默地拼搏,苦也不说累也不说,我们在戈壁默默地生活。捧一轮创造的太阳,点一簇中华的圣火,当大地发出滚滚的雷鸣,那就是我们献给祖国的歌。”

我国在马兰基地共成功进行了45次原子弹、氢弹、中子弹和导弹核武器试验。马兰花开——朵朵“蘑菇云”,铸造了共和国的和平盾牌。60年过去了,罗布泊上空的蘑菇云早已散尽,但是,“马兰人”的功勋祖国不会忘记。

(素材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学习时报、CCTV国家记忆、中国军视网、共青团中央、和硕零距离)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