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交通标识出现在北京街头3年了,仍有很多人不认识

全文1133字,阅读约需4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北京市已实施“自行车优先”标识3年,但仍有很多人不认识,骑行人的路权依然难以保障。

02标识磨损严重,如朝阳区八棵杨中街辅路上的标识已经难以辨认。

03由于“自行车优先”标识属于地方标准,相关法律中并无针对违反此项标准的处罚规定。

04司机们对标识不熟悉,部分网约车司机和正在考驾照的市民表示不知道这个标识的意义。

05居民建议更加合理地设置标识,并在增设标识的地段安排志愿者加以引导。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自行车优先”标识出现在京城街头已有3年,但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仍有很多人不认识,在一些标有“自行车优先”标识的路段,骑行人的路权依然难有保障。

图片
朝阳区八棵杨中街辅路上的“自行车优先”标识已经破损

现场探访

标识已磨损难以辨认

一个深蓝色圆圈里,中间有个白色的骑行者剪影,他身后是辆红色机动车……这就是“自行车优先”标识。2021年5月,第一个“自行车优先”的交通图标,施划在了朝阳门立交桥外环方向南侧。

这个标志最早来自清华大学。多年前,清华的老师和学生发现校园内有些道路上,骑车人和机动车混行。有学生社团设计了这样一个图标,表示“强势”的机动车需要避让更常见、对道路更有优先权的骑车学生。后来,交管部门把这个图标带到了校外。

既然是要提醒机动车驾驶员“礼让”骑行人,那么标志自然应该清晰可见。可是,本市一些地方的“自行车优先”标志已经磨损得难以辨认——比如,八棵杨东路上,深蓝底色几乎和灰色柏油路面融为一体,红色小汽车标志只残存了淡淡的一小块儿;八棵杨中街辅路上的标识中,白色“骑车人”已经没有了下半身。

图片
不少路段的“自行车优先”标识已经模糊不清

早高峰自行车竟然“礼让”汽车

八棵杨中街上的“自行车优先”标识效果如何?一位住在附近的居民直言:“感觉也没起到啥作用,早晚高峰依然是乱成一锅粥。”1016日早晨7点半,记者在现场看到,辅路和马路牙子之间停满了车,剩下不到3米宽的路面上,汽车、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混行。骑自行车的市民甚至要“礼让”汽车。

市民刘女士每天都要骑自行车从这儿走,“这条路不长,可甭管开车、骑车,都得格外小心,我看到过好几次剐蹭。”她说,自行车速度慢,不少“着急”的汽车和电动自行车车主会按着喇叭,催促骑行人不断往路边靠。

记者调查

本市尚未出台与之相关的处罚规定

图片
朝阳区百环家园中路,路上车辆将行人挤到一边,而路面的自行车优先标识已经磨损得难以辨认

为什么有的司机对“自行车优先”标识熟视无睹?记者了解到,这个标识对机动车驾驶人起到的是警示作用,目前还属于北京市地方标准,而非“国标”,本市相关法律中并无针对违反此项标准的处罚规定。

那么,有没有可能是司机们不认识这个标识呢?当天下午4点,记者在东二环辅路朝阳门桥路段看到,有的司机看到“自行车优先”标识时,会直接选择并线到其他车道。已经当了5年网约车司机的陈师傅表示:“不知道这标识啥意思,更不知道压上之后扣不扣分。索性绕着标识走。”一位正在考驾照的市民表示,驾校教材里也没有与“自行车优先”标识相关的内容。

市民建议

更加合理地设置“自行车优先”标识

图片
朝阳区首城国际A区东门外路窄车多,有居民表示有必要设置“自行车优先”标识

采访中,有居民表示,应当更加合理地设置“自行车优先”标识。比如,首城国际D区南门前的马路上,非机动车道非常宽敞,行人有充足的空间骑车,基本不会和机动车混行,在此设置标识有些“多此一举”;而首城国际A区东门外,道路窄,两侧店铺密集,“机非混行”情况突出,却并没有设立标识。此外,还有居民提出,在增设“自行车优先”标识的地段,可以向公交车站学习,安排志愿者加以引导。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强,张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