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了!教育圈最劲爆的“瓜”,被她一次性全抖出来了

全文3070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林小英教授在《十三邀》节目中谈论了教育的问题,指出教育不该是筛选,而应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和发展。

02她提出基础性原则和预备性原则,强调教育应为基础性教育,包括培养每个人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

03然而,当前的教育体系过于功利,导致孩子们过度内卷,失去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04林小英认为,教育应让每个孩子都有脱嵌能力,独立思考和探索世界,而非仅仅为了竞争和升学。

05通过改变教育观念,关注每个孩子的个性和潜能,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几天,林小英教授上《十三邀》的采访,被刷屏了。

说实话,这期节目我早就看完了,但还是迟迟不敢讨论这个话题。

一来是,身处占了教育资源优势的北京,就算掏心掏肺说点实话,也容易给人造成一种何不食肉糜的感觉。

二来是,教育这个话题太过于深刻,也太大了,没法用两言三语讲清楚,还容易暴露个人认知。

直到我不断刷到一些揶揄林小英的声音:

“你知道她为什么不用只争朝夕而是欣赏朝夕吗,因为她争到了.......”

这条上千赞的评论,还有无数质疑的声音,无非是想说她站着说话不腰疼,自己过了独木桥,转过头来呼吁大家把桥给拆了。

我也看到很多人拿她和张桂梅做对比,得出张桂梅才是做实事,她只是空谈的结论。

作为一个一口气刷了林小英教授很多相关作品和演讲的人,很坦白讲,我觉得只看到这些层面实在太可惜了。

图片

林小英教授这些年在教育上做的研究,绝不是高高在上喂鸡汤,或者只抱怨不解决。

今天就放开胆子聊聊林小英这期《十三邀》真正触及灵魂的拷问:

 教育到底为了什么?

我们只有卷和躺平两个选择吗?

  我们孩子的出路到底是什么?

文章略长,但每个问题都值得我们家长思考。

图片

教育,不该是让生命枯萎的过程

十几年前,富士康员工十三连跳震惊了全世界。

最小的未成年,最大的也不过23岁。

图片

富士康里的流水线工人,90%以上都是来自欠发达地区,那些在被教育体制“淘汰”下来的孩子。

放眼中国,2000多个县,容纳了超过50%的学生。

这些孩子当中的绝大多数,毕业后成了全球经济化当中最廉价具性价比的劳动力。

“他们参与了全球化,却被彻彻底底地排除在全球化之外,沦为工具”

图片

这批广大而沉默的人群,成了我们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干电池”,造就了“世界工厂”的奇迹。

同时,他们也早早被应试教育甩开,他们的处境从来没被关注过,直到跳楼的悲剧发生,才让大家的目光短暂为他们停留。

正因为现状如此,教育这件事,在县中变得异常功利。

在这一集里,林小英带着许知远探访自己的母校,说她观察到现在这些孩子的现状已经到了极度内卷的地步,连排练节目的时候争分夺秒地复习。

孩子们所有的注意力和时间,都被拿去和分数做交易,小小年纪,他们就斩断了那些对生命有滋养的欲望,这很可怕。

图片

甚至有孩子说:

“高考只有80天就结束了,我的感觉却只有“坐牢生涯”终于要结束了。”

图片

看到这句话,非常难过。

这种内卷式教育,带给孩子的是磨难,是噩梦,是牢狱。

再残忍地想象一下,就算这些孩子卷出来了,很可能依旧需要接受学历贬值的这波浪潮狠狠拍打。

教育,本不该是这样。

就像林小英说的,

“教育不该是适者生存的模式,经济越是落后,教育越应该给人以希望”

图片

教育的本质

其实并不是筛选

林小英谈起县中的孩子,谈起在流水线上年轻的工人们,说:

“这个社会对他们不公平”。

可很多人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筛选。

就像这一集里有个孩子说的那样:

只有优秀的人才配得上更好的生活,如果你学历不好高,这辈子就完了。

图片

我们现有的升学制度,的确是为了筛选出符合国家未来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

但真正的教育,不该只是用来筛选。

我们天天把教育挂嘴边,那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什么?

林小英教授提出教育的两个原则,让我醍醐灌顶:基础性原则和预备性原则。

什么叫基础性原则?

就是指学校应当为每一个个体一生的成长提供最基本的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这决定了每个人会不会真正享受生活,会不会体验生活的美好之处。

会不会玩,是基础性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

“如果你一生所做的事情都只是为了谋生,那你的一生就是个苦役。”

图片

林小英举了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当人吃饱了穿暖了,重要的能力其实是‘玩’。

会玩”不仅是消遣,更是一种创造力的体现。

比如,给你三天没有手机,你会玩泥巴吗?

你知道如何独处吗?

这些能力看似微不足道,却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图片

而教育的预备性原则,包括两方面:为人生做预备,为升学做预备。

为人生做准备这件事很容易理解,就是为了让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有独立生存的能力。

尤其是中考分流后,我们现在的教育体系,并没有告诉这些被升学甩下的孩子应该做什么?

我们的法定劳动年龄是18岁,那18岁到被分流的这段“真空期”里,教育体系和社会系统给这些孩子的只有无限的迷茫。

图片

就算挤上了升学这座独木桥,考上了好大学,就能给孩子许诺一个光明的未来吗?

也并不能,看看豆瓣小组那些自嘲“985废物”们,多的是被甩到社会继续手足无措,死活找不到人生锚点的年轻人。

明明人生的预备性更重要,但我们往往像个陀螺,被升学的指挥棒一抽,就只顾着卷升学了。

用林小英的话说:

只为升学做预备,另外四分之三压根就没管。

图片

学校不管,我们父母也能不管吗?

不能,剩下的四分之三的教育,才是我们父母真正要去面对,要去引导孩子完成的。

说句题外话,这也是我做 包爸贾万兴 这个视频号的初衷,想要跟大家探索一些学校不教,但社会上很需要的规则

图片

就像林小英教授讲的:

中考高考都只是人生一个阶段而已,如果人生要走一万步,中考不过几百步。

图片

孩子不是不能卷

而是不能只有卷

林小英是提倡大家躺平,反对鸡娃吗?

也并不是。

许知远说中国的教育体制就像一台机器在高速运转,而且越转越快,但你改变机器是很难的。

图片

节目制片人也说我们明明知道什么是对的,但我们却在另一条路上越走越远。

林小英只是淡淡接了一句:因为保险起见

这段对话真的太戳心了, 她并没有回避掉现在的现状,反而勇敢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告诉大家,现在学校、家长和孩子为什么不能停止卷的原因:

对学校而言,

升学率,评优评级,他们才能拿到更多的教育经费。为了保住升学率这个目的,学校就会让孩子们去刷题,只有学习好才会受到表扬,才能成为别人口里的好学生,才能考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赚到大钱。

对我们家长而言,

需要用学历给孩子上保险,让他们不至于早早被这个教育系统放弃,被迫上不入流的中专大专,混迹于自暴自弃的孩子中,毕业了只能在流水线过上永无出头之日的日子。

图片

学校的老师,身为父母的我们,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问题出在哪。

但无人敢打破。

改革的风险学校不敢承担,万一改革失败了,这些孩子没学上以后怎么办?

父母更不敢让孩子游离于主流世界之外。

就像我们身边那些在婚姻里越来越举步维艰,但依旧忍辱负重的朋友,因为相比未知,大多数人更愿意在熟悉哪怕不对劲的道路上狂奔。

难道这就无解了吗?

其实,在教育这件事上,我们绝大多数人只能在“卷”和“玩”中间找平衡,在游戏规则下,为我们的孩子争取更多喘息,更多可能性的。

林小英在《躺不平的千禧一代》一书的序言中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概念:嵌入与脱嵌的关系

她写道:

“让自己内嵌于这个世界与他人广泛共鸣,又让自己脱嵌于这个世界与自我独立相伴,这大概是我们此生的进退应对之道。”

这段话讲得实在精彩,用大白话讲就是:

我们不能用躺平来逃避和这个社会发生连接,孩子只有融入现在的教育体系和符合社会期望,才能在这个社会真正立足,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叫“内嵌”。

但同时,“脱嵌”更有必要,脱嵌能力可以让孩子在这个世界上有独立思考、精神上自给自足,才不至于永远被社会这台机器抽着转,彻底迷失人生意义。

图片

所以,

不是不能让孩子卷,而是不能让孩子只有卷。

那些看得见的成绩、学历、工作和钱,固然是我们无法割舍的部分,需要我们去努力去争取

但精神层面的富足如果因为看不见而被我们直接无视掉,说明我们的教育和时代眼光还处在“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孩童时代。

图片好的教育,到底是怎样的?

看完《十三邀》林小英那期之后,我去看了林小英三年前在一席的演讲。

听她讲述了她当年高中读书的环境,听完之后内心非常受震动。

她当时的校长要求的是,严格遵守学校作息时间,凡是不应该学习的时候坚决不允许学习。

图片

她在高二结束时才被通知选文理科:

“在此之前学校没有一个老师刻意引导过,你如果将来学文,现在把物理化学学那么好是种浪费。”

他们的教育环境是极其重视体育课的,是会把自习课改成体育课的,是会让体育老师担任班主任的。

最后他们这一届高考考得空前的好,她自己也考入北京大学教育学专业。

她说:“我们没有被压榨过”

图片

完全明白她为什么会对当下的内卷式教育如此的失望,因为她在那样宝贵的一个教育环境里生活过。

林小英揭露的,这何尝只是县中的困境,也是很多中产家庭的困境。

拿最卷的北京来说,一边是中考分数高分段扎堆,一边是开学一个月后,500元一个的拒绝上学门诊特需号一号难求。

图片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竞争,而在于每个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旷野里找到人生更多的可能。

感谢我们这个时代还有《十三邀》,还有林小英。

为每个勇敢说真话的人,致敬!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