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北京10月17日消息(记者 郭彦伟)“春捂秋冻,不生杂病”,很多人把这句俗语当成养生的至理名言,可是,秋冻到底应该怎么冻?10月16日晚,孔伯华中医世家医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孔令谦做客《央广营养课》直播间,对以上问题给出了解答。
不仅要“冻”更要“动”
专家表示,秋冻不仅要“冻”更要“动”,适当少穿衣服的目的是为了让身体受到凉爽刺激,有助于锻炼耐寒能力,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
秋冻要有度,过冷要添衣
专家强调,就算是体格健壮的成年人,“春捂秋冻”也是有条件的。一般情况下,日照温度在15~20℃时,人们可适当减少穿衣,但到了接近初冬时,这一原则就不再适用。盲目秋冻,切不可取。
“秋冻主要是针对气温正常变化的,这样是自然过渡,身体也受得了。”专家称,气温剧烈变化时,还是要注意添、减衣物,尤其是老人和孩子,谨防感冒。
正确秋冻的五个原则
第一,和体育锻炼结合,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建议利用节假日并选择利于出行的天气,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
第三,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避免元气外泄、耗气伤阴;
第四,天气骤冷时及时增衣,天气暖和时也应适当“捂”,以避免外感风寒;
第五,饮食上要减肥腻、少吃荤、多食新鲜蔬菜。
不是人人都适合秋冻
专家提醒,老年人、婴幼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不宜秋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