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许不了解3M公司,但一定知道3M口罩,特别是在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
这家创立于1902年的公司,全称是明尼苏达矿业与制造公司(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rporation),从打磨砂纸起家,号称“什么都能制造” 。百年来有6万多种产品从3M的研发实验室走向市场,从小小的便利贴、办公胶带、口罩,到交通标识、听诊器、汽车膜,再到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的零部件,覆盖消费、工业、建筑等众多领域。
1984年,3M进入中国,主要销售交通安全、通讯、电力等相关领域的进口核准产品;十年后落成启用上海漕河泾工厂,并成立了3M中国首个创新技术中心,以提供和开发更适合中国客户需求的产品。2006年,他们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建发展了3M中国研发中心,并将其定位为美国、德国、日本之外的“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
如今,中国已成为3M公司除美国本土以外的第一大海外市场,3M中国自2010年以来提交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超140件、实用新型专利超300件,由中国研发团队完成、同时也推向全球的创新产品包括为电动汽车电池封装开发的动力电池包箱盖密封胶、可调双出水商用净水器等等等等。
从技术服务,到研发创新
丁泓禹是3M中国最早的一批技术服务工程师之一,现在是3M全球资深副总裁兼3M中国总裁。
1993年,他从上海一家国企跳到3M中国,见证了3M中国从进口产品代理到建立根植于中国的创新体系并不断推出创新产品的全过程。
2016-2021年间,他曾先后被派往美国、新加坡负责3M全球业务,回来后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更为深刻——制造业规模巨大且产业链完整,拥有各领域的丰富人才,市场的创新氛围正在变得越来越浓厚。丁泓禹说,“我的任务,就是要让我们的创新速度跟上这个世界、这个市场以及技术本身的变化。”
回看历史,3M公司始于一次试错。1902年,5位创始人在苏必利尔湖边意外发现矿石,于是合资开了公司,试图出售被误认为刚玉的低级矿石,很快就被市场“打脸”。为了生存下去,他们放弃采矿业,转向砂纸、砂轮的制造。直到1921年,3M研发了世界首款防水研磨砂纸Wetordrym并注册专利,由此开始在材料领域的创新历程。
1929-1949年间担任3M公司总裁的威廉·麦克奈特(William L. McKnight)创立了“创新小组”管理模式(各领域专业人员全力共同参与的无限期任务,自愿参与且有工作保障),并推行“15%”原则(员工可以把15%的时间花在自选的研究计划上),塑造了这家公司的创新文化。
他们鼓励个人的首创精神,不断完善创新管理机制,注重核心技术平台的搭建,有对失败的包容度,不遗余力地褒扬公司过去和现在的创新英雄,打造了一部运转至今的“创新机器”。
1984年11月,这部“创新机器”来到中国,3M中国在上海注册成立,成为上海市的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也是最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
从已有产品的应用及应用的创新开始,3M参与了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1988年10月正式通车的中国大陆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就是由3M供应所有交通标识的反光材料。
丁泓禹在3M中国入职后的第一次独立出差,是因为北京铁路信号工厂采购了一批液体树脂,作为信号设备外层的绝缘包裹材料。时任技术服务工程师的他前去与客户共同调整生产工艺。当时创新技术中心的任务,主要是为客户提供应用层面的技术支持。
时间来到21世纪,通过学习引进和自主研发,中国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并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实力,已经不再满足于使用已有产品,而是需要新技术、新产品。对外资企业而言,提升本地研发的能力势在必行,3M也不例外。
2006年,3M中国研发中心成立,同步建设的还有四十多个实验室,其工作主要围绕两个方向,首先是自主进行本土创新,开发适合本地市场和客户需求的创新科技和产品;其次是立足于全球49个核心技术平台,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进行应用和产品开发。
在丁泓禹看来,研发中心同时还围绕着两个关键词,VOC(Voice Of Customer)和VOM(Voice Of Market)。
2010年前后,中国家电厂商尝试使用玻璃制作冰箱面板,这需要将玻璃面板固定在不同金属材质的外层。这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需求,3M中国研发中心很快就开发出用于冰箱玻璃门粘接的胶粘剂。前面提到的最早进入中国的道路反光材料,3M中国在2018年又继续研发了电刻系列反光膜。
在过去18年里,中国研发中心为3M全球创新贡献了超1000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逾200项。3M中国研发中心既承袭3M原有的创新机制和精神,又迎合了中国市场需求的发展。
市场需求,灵感创新
伴随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也持续壮大。2023年,3M中国研发中心为动力电池封装开发了电池包箱盖的密封胶,通过创新型添加剂和材料,帮助减轻了电池组的整体重量并控制其热量。这项由3M中国研发中心牵头立项和开发应用的产品,目前已在欧洲市场得到应用和推广。
这一创新,源自每月一次的“想法池”讨论会,聚齐市场、研发、生产供应等各个环节部门的人员,用一到两天时间集中讨论来自全公司的新点子。
讨论会分两个话题,其一是讨论过去一个月冒出来的新想法,会占到约60%的研讨时间;其二是梳理此前保留下来的想法,看判断是否还正确。
为了给纷繁多样的“想法们”排优先级,3M还建立了一套综合的评分机制,从核心技术吻合度、市场吻合度、投资回报、生产制造供应链等四个维度打分。
“打分时的争论最精彩,”丁泓禹说,每次争论都是不同思维的火花碰撞,带进来的不仅是创意的想法,还有对未来市场趋势的思考。
若能得到高分,“想法”就能进入立项,开始项目评估。之后是由相关技术平台、部门人员组成项目创新小组,进入开发阶段。产品开发完成后进行中试,从实验室转移到生产线上进行工艺的设计和调整,这一过程大多还需同步推进应用端的测试,最后是商业化阶段。
“想法池”管理运行机制的关键,在于3M中国拥有研发的决策权,可以按照本地资源决定研发方向、投入情况,并管理产品的商业化流程。
研发项目管理上的独立,并非意味着研发的独立。每一个研发项目都是在3M全球49个技术平台的基础上互动形成的合力,同时各研发中心也要承担不同技术平台的持续发展。
3M的49个技术平台研发重点分布在材料、工艺、研发能力、数字化、应用开发等五个方面;合力的结果就是产品的不断丰富。许多发明都是建立在已有产品的基础上,但又不同于原有产品。
如3M中国研发中心最近正在开发的新研磨技术,涉及磨料、涂覆、胶粘剂等多个技术平台,在开发过程中由美国研发中心做磨料的选择,涂覆工艺由中国研发中心完成,并在合肥工厂进行生产测试。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确保了创新的效率,3M的研发还有另一条路径——先把创新产品做出来再找应用,这得益于3M已运行近百年的“15%”原则,研发人员可以花15%的时间去做想做的任何有趣事情。前者在3M内被称为具象类创新,后者被称为灵感类创新。
3M公司灵感类创新最为经典的案例就是Post-it报事贴®,也就是今天人们工作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便利贴”。这款诞生于1974年的产品,最初只是一款被3M内部评为“黏性极差”的胶水,直到另一名3M员工在每周为教堂唱诗班的圣歌贴纸条、受打标困扰时触发了应用灵感,将纸条与粘胶结合,才发明了报事贴。
今天3M公司的6万多种产品中,很多都是这样的发明,不断为公司带来许多重要的新业务。
丁泓禹介绍,目前在3M中国的创新成果中,灵感类创新约占10%;在3M全球,这一占比约为20%-30%。不过他认为,灵感类创新会随着创新经验的积累而逐渐增加,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他作为一名管理者,就是要创造和维护好3M已有的、开放的、包容的创新氛围和平台。
全链路的本土化进程
3M的核心理念是“科技改善生活(Science Applied to Life)”,落到日常运营管理上,丁泓禹有另一层理解:让核心技术在各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落地生根。
在科技变革、市场需求变化等力量的推动下,中国制造业正经历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的深刻转型,大规模的应用创新正在推动创新周期的加速更迭,不断有创新性甚至颠覆性的技术涌现、成熟,进而催生新产品、新产业。展望未来,中国必将崛起为全球创新版图中的关键板块。
对3M中国而言,深度参与中国市场的创新,当下更多表现为全链路的本土化进程。丁泓禹强调,“当下推进本土化进程并非闭关自守,而是为了更好地响应客户需求。”
首先,是更深度了解本土市场。2021年焕新启幕的“3M客户创新中心”,在内部又被称为“本土创新摇篮”,其设立的目的就是接收来自客户的创新需求,并推进创新的落地和应用。前文提到的冰箱玻璃门胶粘剂,正是经客户创新中心捕捉,由中国研发中心完成功能、性能、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开发;而真正把胶粘剂用到冰箱上,涉及耐久性、老化程度等认证实验以及生产线应用,则由研发中心内部的测试中心和工厂协同完成。
其次,优化供应链,寻找成本更低、响应速度更快的本土供应商,以更好地应对需求的变化;此外,生产设备的本土化也是关键的部分。如3M中国在上海化工区生产基地投资的一条胶带生产线项目中,选择本土设备供应商,极大缩短了从立项到投产的时间,还降低了成本。又如在合肥工厂的技术改造项目中,也选择了本土软件供应商合作。
从1984年至今,3M在中国的发展已有40年。丁泓禹认为,3M中国成长的年数比很多中国企业还要久,无论产品、生产、研发,还是人才,都已经本土化。“随着中国的创新能力不断地提升,很多中国的企业开始走向海外,这也要求我们要在中国把根扎得更深、提高创新能力,把在中国的创新能力随着中国企业一起带到世界各地去。”
在带领3M中国的三年里,丁泓禹坦言,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做出相对准确的预判,自己每天都面临挑战,不仅是对研发创新而言,也包括日常运营。
以自动驾驶为例,该走雷达路线还是传感器路线?预判错误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资源的浪费。丁泓禹说,“拥抱创新性技术,年轻一代的加入也很重要,在不同思想、不同人才的碰撞当中,我们才能够找到一个更合理的方向、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