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钱的北方城市,现在还能怎么招商引资?

昨天有一家民营的文旅公司被老朋友推荐来请教城市更新,见过才知道他其实是影视化制作圈的老炮儿,跟京圈的很多大佬都有合作,之前做的业务也基本是和大型活动、演出的后台制作相关,只是近期发现资金的出口似乎只剩下城市更新这一个政治正确的选择,所以才跑来找我“不耻下问”。

我听过他的经历,知道人家是挣过大钱的,而且做这种生意应该避免的坑也心里跟明镜似的。原来他们发现城市更新的商机是因为近年不断有烂尾的文旅项目找来,前期做策划、设计和搭建的都把钱赚走了,开张期的热闹劲过后持续经营就成了大问题,有些地方看他们有资源也有IP就抛来了橄榄枝让他们“带资进组”来接现成的项目。我听完呵呵一笑,问他们不会是真的想接这种项目吧?他说当然没那么傻,给人擦屁股却连卫生纸都还要自带,这活谁想捡便宜谁干。

聊了一大圈,他才说出了真实的来历。原来是他们之前做项目熟悉的一位领导近期调到了另外一座城市主政,领导有雄心想把城市的面貌好好改善一下,就准备在老城里盘一块地方来做城市更新,不过苦于当地财政紧张,看他们来自帝都就想请他们去物色一些资本来这里投资。他们是通过我资本圈的朋友的推荐找到我的,大概是以为我两个圈子都熟会有些门路。

我就跟他说:“首先我们需要搞清楚当下的形势,早就不是画个饼就蠢蠢欲动的时代,资本早已被收拾的谨慎,城市更新中的资本就会更加谨小慎微;其次,我们要明白所有的对策都是见招拆招的,你表现出来的是三五年就要出政绩的功利主义,招引来的一定就是投其所好的投机分子,你能耐下心来做长远规划,才有机会吸引来真正的长期主义者和你一起共建;最后,要想筑巢引凤就一定先要把巢给筑起来,要先把自己的家底盘点清楚,分出清晰的界限,哪些是要做公益和导流的基础设施,哪些是可以市场化运作分利给社会资本的,要让人进得来也出的去,钱才敢来。对于口碑不是很好的北方城市,这方面要拿出来的诚意就要更足,否则即使是国家队也不敢轻易涉足。

他说就他们一个民营企业而言,就想跟着国家队背后来喝点汤,我说所以这事就不该是由你们牵头来整这事,名不正言不顺,别给自己给搭进去。我说据我的了解,城市更新大约会有三种启动方式:其一就是政府主导,自上而下进行推动,根据城市发展规划圈定功能提升目标,再由地方平台公司来做片区统筹,接下来才是规划、收储、整理、招商、运营;其二会是由城市更新运营公司自下而上进行梳理推动(这种在大湾区比较常见),以拿地为目标,替政府事先完成规划方向的探索,通过与在地各利益方达成共识,通过市场化的力量实现片区的整体更新(实际上就是一二级联动的房地产开发);其三叫点状微更新,就是在具有城市更新价值的区域会有嗅觉灵敏的社会资本主动进入,通过与个体的产权主体达成共识投入改造运营,这种也可以叫做自主更新,是民间自发的城市更新。三种方式各有利弊,前提都是界限清晰,账可以算的过来。

我说你这事离正式启动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自上而下达成共识,要让主政领导的意志和地方平台公司的主观意愿以及在地相关利益主体的改善意愿统一起来,否则只要一方没有动力,此事都会寸步难行。而在做正式的招商引资之前也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要做,那就是改变认知,树立共同的长期信念。就像年初火了一阵子的哈尔滨,如何才能从意外的出圈变成彻底的城市形象改变,恐怕就不仅仅是文旅局长要做的事情。我说这事也不是不可为,就看看这座城市的上上下下有没有决心来一次彻底的洗心革面,靠一两次的事件营销可不管用。

跟他聊完,恰好就接到了晓兰姐的电话,她跟我沟通月底去天津做HuanXin共创的事情,原本我们是冲着我们的会员Xin使张伟力的智慧山去的,结果惊动了那边的一家国有平台公司,那边的领导很敏锐的察觉到了我们这帮人的价值,就把这件事做了一个扩大,从为一家民营企业的项目共创直接升级成为一座城市的未来集思广益。晓兰姐还告诉我一个好消息,我们这还没有去呢,她已经为伟力兄成功搭线,为他们的长期发展提供了一个解题思路。

我想这才是我和我所代表的HuanXin真正能带来的帮助,就是帮你捋清思路,让参与城市更新的各方回归自己最擅长的位置,以蜂群的方式组合出击,提供切实有效的组合方案,帮你把宏大的规划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进行落实,让真正想做事的人能踏实坐下来一起合作,为创造美好生活一起做点实事

现在做事最缺的,不就是这样能让人安心的信心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