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前的惊天一爆,让中国人挺起脊梁

60年前的今天,1964年10月16日,是一个值得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伴随着惊天动地的响声,中华民族挺直了脊梁,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1960年11月,中国仿制的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成功;1964年6月,东风二号导弹成功发射;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两弹一星”像一声巨雷,震惊了世界,年轻的共和国从此更加强大地屹立在世界东方。

图片

研制“两弹一星”是新中国成立之初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作出的英明决策。“两弹一星”中的“两弹”,其中一弹是指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加氢弹的核弹,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指的是人造地球卫星。

在新中国75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对中国的安全和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如邓小平所指出:“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研制成功的同时,也缔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实干奋进、勇攀高峰。
图片

可可托海“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馆内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展墙。李瀚 摄





“两弹结合”壮国威

1964年中国的核爆炸让世界大吃一惊,但趾高气扬的美国人根本不相信中国人的能力,美国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以十拿九稳的口气预言:“中国五年内不会有原子弹运载工具,没有足够射程的导弹,原子弹也无从发挥作用。”有的媒体应声嘲笑中国是“有弹没枪,一通瞎忙”。
然而,他们很快就再度失望了,他们绝没想到,中国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之前的几个月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研制的东风二号中近程导弹,为研制原子弹的运载工具奠定了基础。
据聂荣臻之女聂力在《山高水长》中回忆,1963年9月3日,聂荣臻在听取刘杰、刘西尧、钱三强朱光亚汇报第一颗原子弹的进展情况时就明确提出:“我们装备部队的核武器,应该以导弹为运载工具作为我们的发展方向,飞机很难在现代条件下作为运载核武器的有效工具。”
钱学森早就认识到,导弹没有核装置,就形成不了杀伤破坏能力;同样,核装置没有导弹相辅,对远距离的目标也不具有威慑力,两者缺一不可。
因此,在中央专委的直接领导下,1963年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和二机部九院就开始有了“两弹结合”的接触。
1964年9月17日,中央专委正式对“两弹结合”的工作做了部署,决定由二机部和国防部五院共同组织试验方案论证小组,由钱学森负责抓总。周恩来主持了这次会议,他告诉钱学森,中央决定以五院为基础成立导弹工业部,名为七机部,并诙谐地说:“‘两弹结合’,二机部负责原子弹,七机部负责导弹,从今天起,你们‘二七风暴’就刮起来了!”
在“二七风暴”中,钱学森要抓总的是“小、枪、合、安”4件大事。
小,指的是原子弹要小型化。此外,原子弹还必须能够承受导弹起飞后的噪声、冲击、振动和弹头再入大气层产生的气动噪声、振动、高过载等固有的环境条件。
枪,指的是“造枪”——研制原子弹的运载工具。运载工具是以东风二号导弹为基础改进而成的东风二号甲导弹。
合,指的是“两弹结合”。为适应原子弹的要求,导弹必须要做许多相应的技术改进。比如,射程要远,安放核弹头的密封舱既要有减振和缓冲的功能,还要符合一定的刚度、温度和湿度要求。
安,指的是安全。没有哪个国家敢在本土上进行“两弹结合”试验,何况弹道下方还有居民点。
原子弹的小型化工作,主要依靠二机部的研制人员完成。根据小型化的技术指标,1965年5月14日,我国用飞机空投了一枚“核航弹”,在新疆核试验基地成功实施了空爆;后来又在地面对核装置进行了一系列噪声、振动、冲击和温度等模拟试验。
图片

科研人员在检查导弹弹体。

“造枪”工作在钱学森的亲自指挥下进行。东风二号甲导弹在东风二号导弹的基础上进行了方案性的设计修改,发动机的推力由40.5吨提高到45.5吨(实际验收时达到47.5吨),射程从1000公里提高到了1200公里,控制系统改为全惯性制导,提高了导弹的作战性能。
从1965年11月13日到1966年1月6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东风二号甲连续进行了8次飞行试验,7次成功,1次失败。东风二号甲的研制成功,不仅为保卫祖国提供了“站岗放哨”的重要武器,而且成为发射核弹的一支好枪。

图片

“两弹结合”试验发射首区场景。顾吉环 摄

“两弹结合”难点重重。专家们认为,“两弹结合”就好比是一个“啰唆汉”娶了一个“娇小姐”,必须慎重行事——导弹这个高大威猛的“大汉”要在起飞前进行起竖、粗瞄、垂直测试、火工品安装、加注、精确瞄准等一系列“啰唆事”,而原子弹这位“娇小姐”则有一系列的特点,怕热、怕冷、怕潮、怕振动、怕过载、怕冲击、怕静电、怕雷电,比较娇贵。
图片

钱学森(右一)和聂荣臻(右二)等在我国首次“两弹结合”试验现场。

1964年9月,两个单位分别成立了论证组,由国防部五院牵头。在东风二号甲的基础上,五院对导弹做了适应性修改,并在安全问题上采取了多重防护措施。与此同时,二机部人员对原子弹进行了小型化设计,在结构设计中适当改进,使弹头尺寸减小、重量减轻、刚度提高。“两弹结合”离不开大量的试验。因此,大量的原子弹工艺试验、爆轰试验和环境条件试验先后开展。
1966年10月27日上午8点,距离预定发射时间还有1个小时,发射场突然狂风大作,卷起的黄沙铺天盖地,能见度只有50米。9点,大漠的风小了,矗立的发射托架慢慢打开。
突然,从发射台下面升腾起灼眼的烈焰,东风二号甲导弹托举核弹头呼啸着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随着导弹慢慢远去,发射场的每个人都心弦紧绷。9分04秒后,罗布泊弹着区传来消息——我国首枚导弹核武器在飞行了894公里之后,核弹头在罗布泊弹着区靶心上空569米的高度爆炸。
“两弹结合”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罗布泊上空升起的巨大蘑菇云,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用自己的导弹发射核武器的国家。
美国用了13年、苏联用了6年才完成的“两弹结合”试验,中国仅用了2年。





太空奏响东方红

1958年5月,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豪迈地说:“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64年,随着我国导弹和原子弹相继研制成功,研制中国人自己的卫星被再次提上了日程。1968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钱学森担任首任院长,继续推进东方红一号卫星研制。就这样,从图纸到零件,再到初样、试样、定型样机,卫星一步步走向成型。

1967年7月29日午后的北京异常闷热,孙家栋正在办公室伏案进行导弹设计。国防科委参谋汪永肃没打招呼,直接驱车过来,传达了他被钱学森点将负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工作的任务。
搞卫星总体,要先选人。在那个特殊时期,孙家栋从不同专业角度和特长出发,选定18人,组建了分系统与专业化配套的总体部。
那年冬天,在国防科委组织召开的东方红一号卫星方案论证协调会上,各有关单位和有关系统的参会人员将卫星总体技术方案通俗地概括为“上得去、抓得住、看得见、听得到”(也有“上得去、抓得住、听得着、看得见”一说)。
图片

镶有毛主席像章的《东方红》乐音装置。

1968年,为了“让全世界人民都听到中国第一颗卫星的声音”,中央确定东方红一号卫星要播送《东方红》乐曲。
在技术目标确定后,孙家栋大胆提出了卫星研制分两步走的计划,即先用最短的时间实现卫星上天,在解决了有无问题的基础上,再研制带有探测功能的应用卫星。
最终,大家确定东方红一号卫星由结构、热控、电源、短波遥测、跟踪、无线电和《东方红》乐音装置以及姿态测量部件组成,总质量控制在173千克左右,直径1米,外形为近似圆球的72面体,采用自旋稳定方式在空间运行。
从广袤的宇宙准确地传回这首乐曲谈何容易。因为不仅要保证卫星上天后乐音能够让人听得见,还要保证乐曲不能走音变调。
为了防止卫星上天和旋转时振动对乐音装置产生影响,当时负责这项工作的设计师采用了环氧树脂固封的方法。但是,偏偏在固封以后,令研制人员日夜担心的问题出现了:《东方红》乐曲变调了!
不知经过多少个紧张的日日夜夜,逐点逐级地对相关电路进行检查后,研制者们终于发现了问题的症结。设计师们改变了工艺和流程,终于解决了乐音变调这一难题。
为了让卫星实现“看得见”的目标,研制人员绞尽脑汁,最终从折叠伞上获得灵感,他们在末级火箭上加装了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观测裙”,它是一个直径4米、具有良好光学反射特性的球状体,可大面积反射太阳光。
卫星升空后,这个闪动着中国人智慧之光的“观测裙”与卫星一前一后,以相似的速度在同一轨道上运行。在夜幕下,两个亮点清晰可见,大一点的是穿着“观测裙”的末级火箭,小一点的是卫星本身。“看得见”的大目标实现了。
东方红一号卫星能不能发射成功,这不仅牵涉上万人几年来的辛劳付出,更关系着国家的形象和民族的荣誉。所有人都在期待点火,却又害怕听到倒计时的声音。
发射前,周恩来总理问戚发轫:“它上天的时候,《东方红》的乐曲会变调吗?”
这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东方红一号卫星还没有上天,谁也不知道结果。所以戚发轫用航天人一直秉持的诚实态度回答:“总理请放心,凡是我们能想到的、地面能做的试验我们都做过了,没有问题。”
1970年4月24日晚上9点35分,沉寂的戈壁滩被烈焰照亮。长征一号火箭以104吨的巨大推力拔地而起,托举东方红一号卫星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卫星自旋时,4根3米长的套管式短波天线自动打开,开始发送信号。很快,浩瀚太空中响起了《东方红》的乐音。
1970年4月25日晚8点29分,东方红一号卫星飞行第16圈时经过北京上空。当晚,首都万人空巷,百万人民扶老携幼,走出房舍,聚集在庭院、街道、广场,争相观望。当那颗明亮的卫星缓缓地飞过天安门上空时,广场上几万双眼睛在探照灯的引导下,紧紧追随着翱翔在太空里的“中国星”。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通过广播,全国人民都可以听到从太空传来的《东方红》乐曲,声音铿锵有力、清晰悦耳;卫星不仅成功上了天,而且达到了三等星的亮度。
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在中国航天史上,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是一个划时代的、有重大意义的历史性时刻,是中国航天事业第一个里程碑。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神舟五号飞船是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是中国航天史上的第二个里程碑。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卫星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月球探测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树立了中国航天的第三个里程碑。
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后的50多年里,中国航天事业以此为基石,筑起高楼广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明确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天宫”遨游、“嫦娥”揽月、“天问”探火、“羲和”逐日……中国航天不断创造新的历史,这一代航天人掀开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崭新篇章。


来源/中国航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