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近5000个宝宝!上海首次实现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人工繁殖

记者今天从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在崇明的基地近日成功孵出近5000尾中华鲟宝宝。这是上海首次成功实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鲟的人工繁殖,填补了该项技术在长江下游及长三角地区的科研空白。

目前,首批人工孵化的中华鲟宝宝已经长到3厘米长,可以吃食物了。工作人员介绍,刚刚孵化出来的中华鲟宝宝身上带着卵黄囊,大约五六天之后,卵黄囊吸收,它们就可以开始吃饵料,这时候身体就会加速生长,每过几天就可以长几毫米。目前,首批近5000尾中华鲟宝宝成活的有2000尾。

图片

图片

在一旁的大水池中,中华鲟爸爸妈妈正恢复身体,它们是野生中华鲟繁殖而来,经过近20年人工饲养。

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该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中华鲟人工繁殖技术攻关,20年准备,4年攻关,终于取得成果。

图片

此前,科研人员遭遇数次因亲鱼体质不达标而造成的人工繁殖失败。通过不断优化饵料供给、提供优质蛋白源饲料、改进培育水环境、加强水温调控等举措,中华鲟人工繁殖取得成功。

今年9月中旬,科研人员为100多尾中华鲟进行体检,包括生长检查、B超检查、血液检查等,通过对体检数据的分析,筛选出可用于开展人工繁殖试验的亲鱼13尾,其中雄鱼8尾,雌鱼5尾。

9月24日,时机成熟,攻关团队最终选取了4尾精力旺盛的成年雄性中华鲟,和身体健康的4尾雌性中华鲟提取精子和卵子。

10月1日22时,在经历100多个小时孵化后,第一尾中华鲟仔鱼顺利破膜孵出,随后几天,总计近5000尾中华鲟仔鱼陆续孵出。

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人工繁殖成功,为将来大规模繁殖中华鲟奠定了基础,也为今后的中华鲟增殖放流提供了种质资源,有助于实现鱼类种质的延续,并为野生资源提供持续补充。

中华鲟人工繁殖在沪取得成功,意味着我国又多了一处可以“自给自足”研究和保护中华鲟种群的研究机构。

中华鲟在地球上已存活约1.4亿年,是研究鱼类演化的重要参照物,被称为水生物中的“活化石”。中华鲟还是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的旗舰型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