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凉风动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10月,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秋意渐浓,蝉噤荷残。每年10月8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当暖暖的阳光穿透微冷的空气变成梨黄色的时候,寒露就伴随天际的鸿雁悄然而来了。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假如说白露节气标志着天气由炎热向凉爽过渡,暑气还未曾完全消尽,早晨可见露珠晶莹闪光;那么寒露节气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正如俗语所云“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古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将寒露分为“三候”,每五天为“一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刚到寒露之时,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鸟雀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许多蛤蜊,贝壳的条纹、颜色与鸟雀非常相似,所以以为是鸟雀变成的;寒露节气的最后几天,菊花已经普遍开放,于是便有了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意境。

寒露也是收获的季节,正如农谚说的“黄烟花生也该收,起捕成鱼采藕芡”。由于气温骤降,寒露风成为华南晚稻抽穗扬花关键时期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寒露风是秋季冷空气入侵南方后引起显著降温,造成晚稻瘪粒、空壳减产的一种农业气象灾害,寒露时节防御寒露风成了南方农民的首要农事。

寒露时节,山光水色也值得亲近。国庆之后,秋的气息日渐变浓,北方树叶经过寒露的浸染已满山通红,南方青葱的荷塘也在寒露的侵蚀下残败不堪。热闹的鸣蝉已噤声,对蝉声的期盼只有待来年了。大地散尽了立夏以来的暑气,逐渐变得平和而微凉。“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落叶之上是果实成熟的繁荣,阳光已经把苹果、山楂、柿子染成红彤彤的一片。“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秋菊在阳光下有些艳,不时还有小蜜蜂在花朵上停留。

气温骤降是寒露的一个特点,人们开始用“寒”字表达自己对天气的感受了。正值冷热转换时期,养生自然重要,应在平衡饮食五味的基础上,根据自身情况适当多食甘淡滋润的食品,既可补脾胃,又可养肺润肠,还可防治咽干口燥等症状。此外,寒露时节秋风飒飒,吹起满地黄叶,往往会引发一些人心中的凄凉、悲伤之感,因此宣泄积郁之情、培养豁达之心,也是养生保健不可缺少的内容。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寒露节气接近农历九月九日的重阳节,“九”与“久”同音,九九重阳便有“长久长寿”的含义。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一般有出游、登高、赏菊、插茱萸、吃花糕等习俗。其中,菊花更是与重阳、寒露、秋天结了深深的缘,成为大自然给予人类的慷慨馈赠。

不仅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诗意享受,秋天的菊花还有不容忽视的养生保健作用,是散风清热、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天然良药;菊花也可当茶,品一品即可喝出人间无上味,香润肺腑;菊花还可做枕,是为“菊枕常年置头下,老来神清眼不花”,为人所喜,为人所爱。

寒露到了,天气转凉,寒蝉噤声,菊花满手,秋的意味也渐渐浓了起来。

(作者单位系云南省新平县扬武镇中心幼儿园)

《中国教师报》2024年10月16日第16版 

作者:王婉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