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方圆:神奇疗法助瘫痪失语者康复

【来源: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 赵语涵

世界上,没有两个人拥有完全相同的指纹,而大脑的功能分区,同样如此。

最近,一段英国某艺术家的大脑手术视频走红网络,为了不损害到病人的相关神经,病人在手术中被唤醒,一边拉着小提琴一边进行脑部手术。“现代医学发展至今,很多手术已经实现了影像先行,而脑部手术为了避免损伤,仍要采用术中唤醒、电刺激这样近100年前的技术手段。”正是看到这一痛点,昌平实验室教授刘河生,带着其科研团队独创的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创立了银河方圆公司,希望通过为大脑绘制个性化、精准化“地图”,助力脑部疾病的治疗。

“我一开始其实是个工科生。”刘河生与脑科学的结缘,更像是一场美丽的“意外”。2006年,在美国的一场学术会议中,刘河生听到一位脑科学学者进行研究分享,让他对脑科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完成计算机博士后学业后,他又去哈佛大学攻读脑科学博士后。

拥有工科和脑科学的双重学术背景,推动着刘河生将研究方向瞄准了脑功能影像这一领域。“如何避免手术造成的功能损伤,这是临床医生在脑部手术前的最大痛点之一。”在手术前弄清楚患者的脑功能分布,难在哪?刘河生解释:“首先,与指纹一样,每个病人的具体脑功能分区都不相同,根本无法套用已知模型;同时,此前的人脑功能成像技术精准度差,病人每次扫描得到的结果都不同,可靠性只有39%左右。”

20世纪90年代,美籍华裔核物理学家Kenneth Kwong发明了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可以扫描出人脑的神经活动,但这项技术的可靠性达不到临床要求,一直被“关”在实验室中。2006年,刘河生接过了fMRI技术的接力棒,尝试利用这一技术为脑部精准绘制“功能地图”,来满足实际的临床需要。

2006年至2013年期间,刘河生和团队成员采集并研究了数千例大脑的fMRI数据。2015年,团队在全球首次绘制出了个体大脑的18个大规模功能网络,最终研究成果发布于《自然·神经科学》。哈佛医学院影像中心评价:“这是可能开启fMRI临床应用时代的新技术。”

新技术,医生敢用吗?多年前的一天,波士顿儿童医院收治了一位罹患脑瘤的10岁黎巴嫩女孩,医生本想用“术中唤醒术”对患儿脑语言区进行定位,可孩子不会说英语,无奈之下,患儿被送到了当时刘河生所在的麻省总医院,通过个体脑功能剖分技术,刘河生团队精准定位了女孩的语言区,手术非常成功。有了这个案例,这家儿童医院此后又送来近30位类似患者,手术大多取得成功。

过去10年间,刘河生累计发表了100余篇科研成果,并于2018年在美国创立公司,推动技术转化。通过让病人进入磁共振设备扫描约半小时,每隔两到三秒去拍摄一张脑部照片,然后不断改进影像处理算法,分析病人的脑部活动情况,脑部“地图”的绘制一步步精准可靠起来。“目前,我们联合国内外医院,进行了100多台手术的验证,均证明脑功能分区图的准确性。”刘河生语气里透出骄傲,“从最初稳定绘制18个比较粗糙的个体功能网络,到如今,我们已能够将个体脑功能网络细化至213个分区,可靠性达到90%以上。”

这一创新技术研发的初衷,仅仅是希望为脑部手术提供辅助服务。但一次意外的治疗,改变了刘河生的想法。2019年,一位病患因运动损伤导致肢体瘫痪、丧失语言功能,长达数月的康复训练均没有效果,无奈之下,这位病患的主治医师向刘河生求助:“能给他的大脑拍个影像,看看哪里的功能出了问题吗?”

绘制大脑“地图”后,刘河生发现,病患的一些功能区环路出现了中断,导致信号无法传递。“我们尝试运用磁技术刺激大脑相关分区,重新建立环路。经过20多天的治疗,患者奇迹般地恢复了,不仅可以说话,更能站立、行走。”这次治疗结果,让刘河生发现了大脑“地图”直接参与治疗脑部疾病的可能性,并发展出了“优点疗法”。

2019年,刘河生将公司主阵地从美国转移到中国。“中国有更多的病患,也更利于创新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如今,银河方圆已经在北京、上海等地开设了治疗中心,并在绘制大脑“地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研发了定位脑部功能分区、实施精准物理治疗的“优点星”脑环路起搏器系列产品,并已获批上市。目前,这一创新疗法已在治疗抑郁症、孤独症谱系障碍(自闭症)、帕金森氏疾病等多项疾病中显露出明显疗效。

扫码观看视频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