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新加坡中企协会长谭志勇:企业出海应如舰队,需“航母”引航

“不出海,就出局。”

在全球政经、经贸格局重塑背景下,中资企业掀起新一轮“出海”浪潮。

据《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截至2023年底,中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89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企业4.8万家,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

其中,2023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近八成流向亚洲,比上年增长13.9%;对东盟投资251.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增速极快。

近日,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中冶新加坡首席执行官谭志勇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新加坡政治环境稳定、地理位置优越,近年来有不少中资企业在新设立生产基地或研发中心,试图以新加坡为跳板,开拓东盟乃至南亚大市场。

“东盟人口与面积约等于中国一半,但很多东盟国家人均GDP远远落后于中国。因此东盟潜在的商业空间非常广阔。”他建议,中资企业出海务必具有国际视野,真正走入国际市场。同时,企业出海还需要战略层布局,推动“舰队出海”而非“小舟独航”。

“当前中资企业的出海浪潮里,很多企业仍然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协同合作。而新加坡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

图片

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会长、中冶新加坡首席执行官谭志勇。图/毛淑杰

“极具潜力的大市场”

南方周末:新加坡中资企业发展与规模如何?

谭志勇:中资企业目前在新加坡的规模比较大,经营领域也很广泛,基本上涵盖了新加坡的主要行业。像国内耳熟能详的“五大行”“三桶油”“三大航司”“八大建筑央企”等在新加坡都能看到分支业务。

从我们协会来看,单算中资企业(新加坡)协会的会员单位,目前已超过950家,预计2024年底将突破1000家。根据行业大类,我们设置了六大委员会,分别是金融、基础设施、航运物流、能源和贸易、科技和数字化、文旅及服务等。这些企业大都是来自国内的央企、国企、地方企业,以及公司总部在中国或实控股东为中国人的民营企业等。

从设立形式来看,中资企业在新加坡采取不同的运营形式,主要有分公司(Branch)、子公司(Subsidiary)和区域中心(Regional Center),一般根据各自业务需求而定。

比如,中资建筑企业在新加坡多采取分公司的形式。因为新加坡对建筑企业在招投标时有本地业绩的要求。作为分公司,企业可以引用中国国内母公司的既有业绩,从而更快获取资质。而以新设子公司形式的话,本地业绩则需要逐年积累,相对缓慢。

南方周末:从行业来看,哪些中资企业在新加坡最受欢迎?

谭志勇:最受欢迎的当然是科技含量高的行业。新加坡近年来的发展重点在生物医药、数字化、精密机械、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领域。据我了解,一些中资医药及科技企业已在新加坡设立了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而新加坡政府也会相应提供津贴、税务减免、土地优惠等支持。

新加坡社会多元,族群多样,英语是官方语言。这样的环境比较容易吸引到国际化人才,可以打破惯性思维,有利于科研创新。

老实说,新加坡不太欢迎常规的外来制造业,新加坡本土也在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普通建材公司来这里投资设厂,基本上连地块都很难找,因为寸土寸金,大规模生产几乎不太可能。就算能找到土地,成本也比较高。所以,现在中资制造业来新加坡时,会把工厂设在印尼或者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而管理中心放在新加坡。

南方周末:有人提出,新加坡市场有限,应该着眼更大的东盟市场,您怎么看?

谭志勇:是的。新加坡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如果只着眼于本土市场,发展空间将十分有限。如果以新加坡为基地,辐射东盟国家,潜在市场则非常广阔。

东盟地区面积约为四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接近7亿,整体市场规模接近中国国内市场的一半。然而,东盟人均GDP却不高,个别国家还是远远落在后面。而且东盟人口基数大、增速快。所以,东盟未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是一个极具潜力和活力的市场。

除了东盟外,有14亿人口的印度市场也很有潜力。近几年中印关系遇冷,中资企业直接出海印度可能有阻力。而新加坡本土有很多印度裔人群,与印度关系相对密切,企业也可以招募印度裔雇员。所以,综合来看,如果出海企业以新加坡为跳板,开拓东南亚、南亚的大市场会比较便利。

“属地化做得越深,发展才越好”

南方周末:新加坡对外企招聘本土雇员的比例有特别要求,这有什么利与弊?

谭志勇:新加坡确实要求外资企业招聘一定数量的本土雇员。这个政策客观上有利于促进新加坡本国民众就业。但也会一定程度上增加外资企业的用工成本。另一方面,这也倒逼企业提高生产力,引入高新科技。

以建筑企业为例,以前招聘本土雇员与外来劳工的比例是1: 7,也就是招聘1个本地人,可以请7个外劳。最近这个比例已经降低到了1: 5。这也意味着,未来能招聘的外劳更少了,只能就倒逼企业引进建筑机器人,或者优化施工方法,进而提高效率。

南方周末:对出海企业来说,属地化管理很重要吗?

谭志勇:几十年走过来,新加坡这么多中资企业看过去,都是属地化做得越深,发展才越好。实际上,不仅是新加坡政府希望外企属地化管理、深耕本土。对于中资企业自身发展来说,属地化也有诸多益处。

企业出海,首先要有一个密切的本地合作伙伴。后续更进一步,就是要对公司进行属地化管理。属地化就类似于“接地气”。不采取属地化,你就无法真正融入当地社会,那做出来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也会不接地气。最后你在这个市场的成功率就会越低。

南方周末:属地化有哪些特征呢?

谭志勇:第一个特征就是人员的属地化,尽量增加本地或者熟悉本地的雇员。其次是企业文化的属地化。任何一个国家或者地区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用国内的方法管属地化的人,肯定是格格不入的。

我们公司在新加坡已经经营快30年了,包括一线建筑工人、技术人员、管理层等在内员工大约有3000人。他们来自世界上十多个国家,有新加坡本地、马来西亚、印度、孟加拉及欧美国家等。而从中国总部过来的外派员工占比非常少,可以说只占百分之几。

举个小细节,国内建筑企业为了方便员工就餐,一般会开个大食堂,大家坐在一起整整齐齐吃饭。但在新加坡,员工来自各个国家,众口难调,很多人也没有集体用餐的习惯。

我一直跟同行们交流,中国企业出海,一定要有国际视野,不能总把自己局限为一家中国企业,而是要有跨国公司的自觉。尤其是去到比较发达的市场,像欧洲、北美等,如果还是按照固有的地区思维,那肯定是行不通的。

南方周末:重视属地化发展,会影响中资企业的影响力吗?

谭志勇:企业的运营要考虑股东利益最大化。在这个基本原则下,具体的运营思路可以灵活变通。比如说新加坡淡马锡、国家银行等也会启用外国人当高管。而且这些企业还会在全球范围内投资,这都不影响他们为新加坡带来源源不断的国家财富。

所以,单纯一个出海并不代表拥有国际影响力。当你在新加坡的企业能辐射东盟,甚至世界其他地区,那才是真正的国际化,才能真正打造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

图片

新加坡裕廊镇大会堂(Jurong Town Hall)入驻了众多商业团体,有利于协助商团会员整合资源。图/毛淑杰

“企业出海应如舰队”

南方周末:上世纪日本泡沫经济破产后,很多日资跨国公司全球投资,创造的财富被誉为“再造一个日本”。中国企业可能复制这样的模式吗?

谭志勇:近年来,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势头强劲,特别是在人工智能等生产领域,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例如,中国的无人工厂和全自动化生产技术非常先进,部分技术在全球范围内都占据了一席之地。因此,中资企业在出海方面的优势甚至超过了当年的日本。

南方周末:据您观察,中资企业在海外竞争力如何?

谭志勇:单从产品来说,我们肯定是有竞争力的。但竞争力怎么相对提升,还有大量空间。中国制造业傲视全球,很难找到抗衡对手,因为经过了国内巨量市场的锻炼。一位国内家装业的老板曾给我介绍他公司的产能。根据他说的数字我算了一下,只需一个月他们的产能就可以覆盖整个新加坡市场。

不过,竞争力强不代表能成功出海。海外地区商业生态是多元化的。中资企业如何融入当地市场?如何跟当地同行和平相处?动不动垄断是不行的,那只会带来排斥。

有一种合作模式值得推荐,那就是与当地企业携手合作。例如,我的制造能力十分强大,而你在本地拥有知名品牌和市场人脉。通过合作,彼此借助对方的优势,实现双赢。如果我们一味地想要击败对方,那么无疑会树立越来越多的敌人。

南方周末:对于火热的企业出海热潮,您还有哪些建议?

谭志勇:理想的企业出海应如同一支舰队,前面是航母领航,后面则是各类军舰护航、小船随行,这样的出海方能战无不胜。反之,若我们各自都是一叶扁舟,则极易遭遇风险,甚至倾覆。

当前中资企业出海浪潮里,很多企业仍然单打独斗,缺乏统一的战略规划和协同合作。而新加坡在这方面很值得我们借鉴。

比如,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旗下的胜科集团会在海外投资产业园,吸引产业链上新加坡企业共同出海,构建完整的生态系统。再如总部在新加坡的综合商用品牌“来福士”,他们的商场里往往有众多新加坡酒店、零售等品牌入驻。这样的模式下,不仅航母级大企业能够迅速发展,链条下游的中小企业也能获得成长机会。

南方周末记者 毛淑杰

责编 姚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