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玲:人生之大学 从这里开始

图片

【题记】今年是北大国发院(前身为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英文简称CCER)成立三十周年。国发院走到今天,能在教学、科研、智库等领域有所成就,对社会进步有所贡献,离不开师生校友的接力开拓,风雨兼程,以及各界的呵护与鼎力支持。值此30周年之际,我们特别启动“我与北大国发院”(或我与CCER)主题征文,欢迎师生校友和各界伙伴不吝赐稿,通过您的文字,共同走进那不曾褪色的岁月,也鼓舞更多人砥砺前行。本文作者为北大国发院MBA2000校友、DPS博士2023级在读,现任安踏集团副总裁。

2024年9月2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建院30周年庆典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举行。我本来已经准备了很多美好的回忆,期待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重返北大校园参加盛典,重回朗润园、承泽园、重回当年MBA毕业典礼的地方——朗润园……

但人生总有很多的不得已。因为突然被安排的重要政府会议,迫不得已回到了我的工作地——厦门,错过了国发院30周年生日大典,很是遗憾。当看到群里转发的老照片和历任院长们的合影,看到现场图片直播的一幕幕,我的眼眶湿润了。于是提笔回忆下二十多年前初识北大的时光。

飞驰而过的三十年,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当年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创始六君子”以创业激情及学术精进,再加上后续诸君的接力与合力,成就了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云集的高等学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前身是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而今,他们虽已两鬓斑白,但仍神清气爽,活跃在讲台上。教授们桃李天下,精神矍铄,笑容灿烂;新一代国发院的学术天团,耕耘着承泽园和朗润园“两园”及北大南南学院,广阔天地、广结英才。北大国发院,一直奔跑在中国学术界的最前沿。

何其有幸,在2023年,我重回北大,耕读国发院DPS金融管理博士项目,续上了23年前结下的人生重大机缘。

“影响我一生的大学”,真正地是从北大国发院开始的。

那一年是2000年,千禧之年。

北大之缘

2000年,在中国平安工作了快五年的我,已经是部门经理,而且是企业评优中最年轻的人力资源经理。大学毕业后极速掏空的认知结构,让我陷入了无力的迷茫,期待寻找人生的新路口。“再回学校深造!”,是当时心底里面最强的声音,最好的充电平台就是重回大学。当时我同时申请了纽约大学和北大两所学校,攻读MBA。

在1997-98年前后,MBA还是一个刚刚兴起的词汇。国内很多院校才刚刚开设MBA的进修课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国发院的前身)率先在1998年开办了中国第一个也是排名第一、获得官方认可的国际MBA联合办学项目——北大和FORDHAM大学联合开办的BiMBA。

BiMBA从一开始就坚持看重成绩,但当年大家的英语水平普遍不如今天,压力会更大。经过近一年的准备,我终于拿到了GMAT和TOFEL成绩,通过面试、笔试。2000年4月,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下午,公司前台收到了寄给我的一个白色信封:里面封印着BiMBA蓝红相间鲜亮的LOGO。打开来是一封长长的北京大学国际MBA的录取通知书。永远记得那一瞬间的感受——毫不犹豫,马上决定。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大学。我立即飞奔到了总经理办公室,递上了早就备好的辞呈。

2000年8月,我从沈阳飞到北京,开始了两年的全日制MBA学习。当我背着行囊踏进校园的那一刻,有一种时空穿越的幸福。祼辞、全脱产。现在想来,我和同学们真的都是非常勇敢的一代。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园子是影响我后半生的福地所在。

朗润园,当时还不是很大的园子,古色古香。很多古建还在翻修中。一入园便是一个灰色影壁墙,门口挂在墙上的铜色匾上写着“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下面还有一排简称CCER。院落里的游廊有一小部分刚建好,还有点点油漆的味道。很多地面还都是青色大方砖,保留着老北京四合院的韵味。据说,“朗润园”三字的石碑还是季羡林先生所题;致福轩,那时还没翻新,也没对外开放,牌匾高挂,保留着原始的漆纹色彩,有些尘土仍浮留在屋檐斗拱上……记录着这座古建的历史。当时,“万众楼”还只有规划,尚未兴建,整个朗润园也没有现在这么多进的院落。园外静静流着万泉河,一座有着小狮子的老石桥,湖里盛放着簇簇荷花,有绽放的、有枯萎的,走路都听得见路面的踏步声,幽静的感觉就如同世外桃源。

报到时,迎接我们的是胡大源老师。永远是笑容可掬、春光满面的胡老师,那时候非常年轻,头发黝黑,一身简单的西装,很有仪式感。清瘦的身材,带着学者的睿智与谦逊,迎接每一个新生的到来。印象深刻的是,胡老师还亲切地拉着我们每个人在致福轩前合了张影。(太久了,找不到老照片了,有些遗憾)。当时印象中,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老师们都非常低调谦逊,对学生们特别好,周到而真诚。

我记得当时的心情——重生一样的激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当时聚集了海外归来和中国知名的经济学家——林毅夫、周其仁、易纲、海闻、张维迎、胡大源、杨壮等等多位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是活跃在中国经济学界最前沿的国际化队伍。而他们的办公室却低调地“隐藏”在这片青色古朴的中式院落中间,不挂牌、非常低调。从古色古香的格窗望进去,尽是一摞摞的书籍和一排排的书架,桌上飘着一缕清茶香气。简洁朴素的沙发,阳光照进院落和窗格,非常宁静。办公室外面的庭院里,有几棵古老的银杏树和一簇簇的牡丹花。

这种与世无争、潜心做学问的安静质朴,与经济学家们进行学术辩论的精彩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清净,似学术海洋,深邃无止境;包容,如大家大师各抒己见,百家争鸣。

这种多元与包容,在当时中国学术界,是广为流传的佳话。

打卡之地

在BiMBA就读的时间里,我不久便申请住进北大的学生宿舍。真正开始融入了北大校园,成为了学校的一个细胞。当时我住在北大34号楼103。我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每天穿梭在教学楼、朗润园和图书馆,扎扎实实地开始了纯粹的大学生活。

如今的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南侧已经是一片小花园和海报,当年这里要原生态很多,花园所在是好多的小店,包括北大礼品店、照相馆等,对面则是著名的三角地带,也被称为“三角地”。当年这里有七八个布告信息栏,虽简陋却火爆,海报相当丰富,什么消息都有。那里是我曾经认为的“北大精神的符号”,是当时学校与社会各界关联与活动信息发布的集散地。风中飘着手写的、打印的张贴海报,大大小小、各种颜色。浆糊贴起的海报纸在风里飘着,呼啦啦地响。各种讲座、各种社团活动、各种校园内外的信息和表达态度的思想文化……百花齐放,成为与未名湖、博雅塔几乎齐名的打卡地。

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当时很多经济学大师们的公开课和各种论坛信息,也把这里作为一个发布地。当时的综合大课中最抢手的、教室里坐得满满的就是林毅夫教授和周其仁教授的课,以及朗润园举办的各种经济学术论坛。北大的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就是大师的象征和学术水准的代表,在三角地听到的都是关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各位教授的学术思想和学生们满满的崇拜。

我们的MBA都是英文授课,林毅夫老师当时给我们上的课是China Reform and Development,也是通过学习这门课,让我认知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本质,市场、政府等如何在社会经济中发挥各自重要作用的理论。林老师的英文授课娓娓道来,逻辑清晰,当时还是一头乌黑的头发、气定神闲,令人印象深刻。毕业后,在2008年,听到林老师出任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我们都非常自豪。次年,林老师正式提出了“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周其仁教授在给我们讲课的那段时间,经常在《财经》等媒体上写专栏,力荐中国移动通信行业进行竞争格局的深刻变革,在基础电信网络层面呼吁开放市场竞争……这些敢言担当的经济学家们,用他们思想的力量,参与和影响着中国社会、中国企业、中国经济的发展,是改革的“智囊团”和学术界的“中流砥柱”。

三角地当时还有一个书店,是全日制MBA同学经常光顾的地方。那时候上课,所有教授都是全英文教学,除了英文课本,我在三角地书店还买了不少当时教授们的中文读本。上课的教授们经常推荐很多好书,在三角地的书店里可以买到。各位学术大师们的书作很抢手,非常受北大全校师生们的欢迎。

记得当时的姚洋教授刚刚从海外回来,非常帅气年轻,还有些羞涩。给我们上课的第一天,一进教室的第一句话就是,“这是我第一堂回国教课,欢迎大家多提意见”,那时姚洋老师好像是最年轻的海归教授,有点小紧张,但几堂课下来,就和我们非常快地融入了。

图片

那时,还有来自美国FORDHAM派来的教STRATEGY的加拿大教授和印度裔的讲市场营销MARKETING的教授和澳大利亚教STATISTICS的教授等等。如今过去了20多年,这些外教的名字我有些记不清了,但依然记得这些教授们的音容笑貌,和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英文口音。当时,还记得有一批北大国发院公益支持西部大开发的交换老师,他们和我们一起上课,有位来自西北,操着一口高原调调的学生,他的陕西英文让全班最欢乐,学习热情和认真令人至今难忘。

好像是2001年吧,万众楼竣工了。这里真的成了“万众思潮与讲坛交锋”的场所,是朗润园的中轴线和思想圣殿,是“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学术道场。

让我印象颇深的是 2002年,当天我们在朗润园的计算机房上课(对,那年代还没有平板电脑)。课间,偶然听说林毅夫教授的老父亲在台湾仙逝。久别故乡的林老师因为种种原因,被迫无法回乡吊唁。林老师在万众楼做了一个简单的仪式,以尽孝道。为了理想与信仰而坚守的林老师,在当天的万众楼里,失声痛哭,向遥远的故乡长跪不起……当天,我们正好在上课。大家都悄悄地走过万众楼,感受到了林老师的无奈与哀伤,无不泪目动容,都为林老师的家国大义而深深感动。

图片

在国发院创始人团队的带领下,现在的万众楼,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的一个高地。北大国发院成为了中国经济学界的一个灯塔。引用《经济观察报》记者在30周年庆典的报道中描述,“在科研方面,国发院在国内外的人均学术发表处于国内领先行列,教师的学术论文发表于《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of Political Economy)、《经济学期刊》(Economic Journal)、《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等国内外著名学术杂志上,并产生了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在智库建设方面,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新农村建设、土地问题、国企改革、电信改革、股市治理、人口政策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诸多重大问题上,产生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政策建议,并被政府所采纳。”

研习之道

在BiMBA读书期间,最难忘的就是和周其仁教授共同做田野调查项目的经历。我那时因为是人力资源专业背景,与BiMBA其他几位同学组成了人力资源、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职能组合,在周其仁教授带领下,深入华中一家面临改革转型的企业,进行深度调研并提出改革方案。

图片

在历时三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亲耳听到周其仁教授关于改革、关于制度转型、关于如何解决企业管制和经营管理问题的深刻独到的见解。周老师在这家企业的十分陈旧而凌乱的管理现状中,抓住了这家企业困难的本质,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周老师常说,“一切都是从一个好问题开始”。那三个月的调研,对我真是受益匪浅。

“田野调查”一直是周其仁教授坚持至今的学术习惯。我毕业后,这个调研项目还持续在做。我后期工作了,就再没有时间跟上周教授的调研步伐,留下了很大遗憾。这个“行走课堂”的历练,对于我接下来的职业生涯,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经常会提醒我如何深入基层、如何看到真实的世界、如何看到问题的本质并“提出好问题”,提炼总结、找到关键点所在。

周老师的治学理念有着强大的感召力。他的治学精神、“猎人一般”果断而精准的判断力、缜密的逻辑和学术框架体系、基于实践和理论观点的“真实世界的经济学”……塑造了我的思考模式。

在2019年我走完公司组织的高管戈壁挑战赛,回到朗润园遇到了久违的周老师,在他的办公室前还兴奋地留了一张影。

从BiMBA毕业是在2002年8月。也是因为BiMBA的加持和几年的磨砺,毕业再就业,成为我人生的重大转折点。我当时的工作机会不错,拿到了4家企业的offer,三家外企——Motorola摩托罗拉、友邦保险AIA和麦当劳(香港)、一家中企——金地集团。我最终选择了留在北京,进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通讯行业最大企业也是中国最大的外商投资企业——摩托罗拉Motorola。我换了赛道,找到了我自己最擅长和最热爱的修行至今的终身职业——公共传播和品牌管理。

图片

进入到外企后的许多年,都是在不断地丰富我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但是北大国发院打造了我的整个企业管理和学术基础的框架:理解市场竞争、提炼管理哲学、规划运营战略、策划品牌营销等方方面面的基础框架。一直润物细无声地,让我从北大汲取饱满的精神养分。甚至在刚毕业的那几年里,还经常会梦回朗润园和北大34号楼的宿舍。

之后的20多年,我的职业生涯从摩托罗拉Motorola到百事可乐PepsiCo,到沃尔玛Walmart、玛氏箭牌Mars-Wrigley和SAP,再到如今的安踏集团ANTA Sports。离开北大后的职场塑造自我的经历中,当年在北大求学时的营养一直都在。她滋润着我的思想、自信与个性,生长出了包容、果断、多元、向上和超越的因子。这些变量构建出了另一个自我。

不二之选

2021年,疫情挑战、心焦气躁,内心很空。在我的好朋友BiMBA同班学霸、DPS2015第一届毕业生金亮同学的鼓励下,我拨通了DPS项目主任张宇伟老师的电话,得知因疫情影响,DPS已经“暂停”,何时再开时间未定。我等。

幸运的是,在2023年年初,再次接到了张宇伟老师的电话——喜讯,可以报名啦!好像一瞬间,当年那个在北大校园里骑着自行车赶课的美好记忆和纯粹时光,再次涌回了我的脑海。

2023年10月26日,我站在了北大国发院DPS2023金融管理博士的开学典礼上,再次重启了“我的大学”。当我和家人说起要回北大读博士的时候,基本上所有人都表示不解,为啥?基本观点是,读博士对于现在职级职位上的我来说,没有增值的空间和价值,没有职业发展需求,为什么要读?

图片

说实话,说理想,有点大。但确实,我心里一直有个不灭的念想。

我在外企和中国品牌企业打拼了近二十六七年,随着管理幅度越来越大,职级的不断跃升,让我有了更广阔的行业和企业综合管理的视野。过去的二十多年,是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时期,更是中国企业高速成长的时期。我们眼见很多行业、很多企业起起伏伏;很多企业和品牌开疆拓土,进入到中国或世界500强。尤其是在近七八年间,中国企业在社会经济中的贡献和市场主导地位凸显,相反原来的外资企业却低调和内敛了许多。民营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很多中国品牌开始走向了国际市场,有很多企业管理和经营战略的突破与跨越。

我现在所在的安踏集团,便是在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中崛起的中国企业,从中国走向世界的优秀品牌代表。幸运的是,我于2017年加入这家公司,正好是安踏走向多品牌和全球化的腾飞起步阶段。我有幸见证、参与、贡献了这个伟大的品牌和优秀的企业。我从心底期待,如何通过理论学习和研究,提升自己学习和研究的能力,让思考更有智慧、心力更加专注、眼界更加宽广、脚步更加稳健。如何学会慢思考、深观察,将我对中国企业实践和理解,将中国企业由小到大成长发展及全球化的最新实践提纯总结,沉淀出基于中国企业成长的实践方法论。

很难,但我想踏出这一步。北大国发院,将是我后半生可以持续学习和深造的新起点。

终身学习。是的,这是我和北大国发院再续前缘的使命所在。在递交回北大读博士课程的申请表时,突然想起一句话: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传承之责

我们70后,出生在伟大的时代,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全程的一代人。这一代人,无论从人生经历,还是职业成长,还是社会进步,经历Z世代,我们都深有体会。我们小的时候还在用粮票肉票,到初中才开始学习俄语老师教的英文,到大学二年级才知道什么是电脑,到人人都有BB机,到大哥大、手机、智能手机,到台式电脑、电商,到博客、QQ、微博、微信,到物联网、区块链,到元宇宙再到现在的AI时代……我们所经历的颠覆式的时代变迁与中国品牌的崛起,是一定值得用系统理论和思考来一一沉淀。

再回北大国发院后,从张宇伟老师那里听到的第一则北大国发院的文化价值观——“相与之情厚,向上之心强”,这是北大国发院的重要精神之一,真好。

再回国发院,原来的教授和老师们都已经头发花白。22年后,再次重返北大校园,百感交集。走在承泽园的古桥上,感受到了一道道时空的连线:既是成长与梦想的连线,又是历史与现实认知的连线;更是作为一名北大国发院学生,为这个国家与社会留下点点思考与责任的共鸣连线。

北大国发院30周年庆典当天,大家在朋友圈流传着两张充满喜感、充分代表北大精神的照片拼图,六位国发院的创始君子同台,两个年代同一波人,观点交锋但欢声笑语,求同存异,兼容并包。

既是老朋友又是老辩友。资深教授们的北大精神一定要传承。一代又一代的北大国发院毕业生们,内心会种下信仰的火种,会生根发芽。今年,我所在的DPS2023级的同学们接力传承了北大精神,本着对学校纯粹的热爱,全班同学群策群力为DPS博士班的发展建言献策,大家相信,共同愿景会成为向上的力量,共同的爱心会向上凝聚,必定会让DPS博士项目越来越好。

如今,黄益平老师、雷晓燕老师、黄卓老师等开启了北大国发院的新时代。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30周年庆典当日的题字——“家国情怀、高度自信、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充分彰显北大精神本质的箴言,是照进新时代的火炬,一定会代代传承。

2024年10月1日书于飞往美国的航班上
屏幕上的地图播放着路线图:从中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