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年初,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蒋学龙团队与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联合开展哀牢山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监测工作。不久前,本台记者跟随科考人员深入哀牢腹地开展丛林考察、收集相关数据。
《玉溪新闻》推出系列报道
《走进哀牢秘境 揭秘“云南虫谷”》
为大家揭开哀牢山深处的神秘面纱
点击观看视频↑↑↑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刘广华:我们这次主要过来更换一下红外相机的电池跟内存卡,主要是想拍摄一些哀牢山新平片区这些野生动物,调查一下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有哪些物种。
哀牢山位于云南中部,保存着我国现今面积最大、典型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物多样性丰富。现记录有维管植物4001种,陆生脊椎动物768种,其中不乏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普昌哲:我们这一次的工作,主要就是印支灰叶猴以及云豹的专项调查,然后还有其他的,所有大中小型哺乳类动物。到时候还是要全部汇集在一起, 然后再看到底有多少种哺乳动物在哀牢山新平段辖区里。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资源管护科科长 李忠文:我们哀牢山管护局抽调了所有的护林员,就是围绕着中科院的几位老师的专项调查开展一些后勤上的补给,还有带路等等这些工作。
云豹属猫科,全球现有成年云豹的数量估计仅1600-2900只之间,为易危动物;印支灰叶猴属灵长目猴科,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哀牢山新平辖区属云豹、印支灰叶猴栖息、生存、繁衍的区域,但目前还没有云豹活动的确切记录,此前也没有对印支灰叶猴种群数量与分布进行过系统调查。
此次联合科考采取访问调查、实地调查及红外相机布设法等多种手段,以期发现云豹的踪迹、分布地点与范围,同时,了解掌握印支灰叶猴种的种群数量等,为针对性保护提供科学支撑。作为主要技术手段,早在今年1月,科考人员就按照公里网格的方式,在哀牢山核心区域布设了132台红外相机,共覆盖5个样区。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普昌哲:周围森林是比较茂密的, 然后突然间有一块空旷的平地。这样的平地动物出没会比较多,再加上我们红外相机,这样拍出来的照片画面比较好一些。除了照片应该还有视频,每台相机照完一张照片后会接着拍10秒的视频。
目前,科考人员再次进入丛林深处,为之前布设的红外相机更换电池、内存卡,更换下来的内存卡将带回研究所归档、分类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
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局长 郭斌:相当于我们保护区的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小型科考,可以更真实的了解我们保护区的各种动物的数量有多少,然后为我们今后申报国家公园提供比较真实的数据。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 蒋学龙:能更好地了解掌握我们这个地区野生动物资源的状况,更主要的还是保护区建立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保护的成效是什么?这都要通过数据来支撑并进行评估,未来我们还要创建无量山、哀牢山国家公园,让社会大众更好地认识了解这个区域的生物多样性。
记者:玉溪市融媒体中心(伏荣丽 漆海军) 新平县融媒体中心(刀雪锋 钟应生)
编辑:周晓婷
审核:尤畅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大美新平
新平|最有料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