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偏爱”怎样的学生?要么擅长竞争,要么跳出制度专注个人成就

全文3023字,阅读约需9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大学生活偏爱擅长竞争的学生和跳出制度专注个人成就的学生,这两种学生在大学中获益最多。

02有意识寻找并将自己嵌入正反馈的学生通常具有明确的价值观、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成功经验。

03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容易陷入迷茫,无法找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04面对大学生活挑战,学生需要积极迎接各种竞争,提升自己的主体性。

05如何引导优秀学生摆脱“精致利己”、“精致的平庸”、“享乐至上”以及“虚无主义”陷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最近几年,“普通人”在名校及社会上的受挫体验被转述为“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等话题在网络上广泛流传。而所谓的“废物”和“普通人”,都是经过了残酷的高考竞争、百里挑一的优秀学子。这似乎意味着,在高考之后,大学内部存在着一条更难逾越的精英标准线。那么,本就是佼佼者的优秀学生进入精英大学之后要面临什么?精英大学“偏爱”怎样的学生?这将给一般学生带来怎样的挑战?笔者试图通过对精英大学不同类型学生的观察,来尝试回答这几个问题。

 

一、大学生活中的两种人

小许今年大二,她认识一位非常厉害的学姐,既是学生工作的负责人,又是专业第一名,同时还参加了多项学科大赛。这是她心目中大学的绝对榜样。“太厉害了,怎么能同时做那么多事,还都做得那么好!”其实小许也非常优秀,她来自东北某市最好的高中,一直是班级前五名,高考有些失利滑落到第十,但仍是985水平。反观大一的自己,小许觉得很多事她都太后知后觉,比如军训时交朋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要注意会影响绩点和学分的“综测分”;要多从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各种有用信息;要抓紧学分多又比较难的某些大类学科等等。当时的她并没有意识到这些东西会很快拉开同学之间的差距,到了大二她才恍然大悟。“大家之间其实是有信息差的,你以为大家和你一样都不了解的东西,其实别人知道。关键是你根本不知道别人是怎么知道的。就比如综测分、竞赛等等。”

并非小许不够聪明努力。大一刚入学的她还没有从高考失利的阴影中走出来,再加上远离家乡缺少朋友,她花了很多时间调整自己。随着大学生活的铺开,小许交到了新朋友,在社团活动中找到了意义感和价值感,高中就有的那股在学业上较劲的心气儿也逐渐复燃。现在,她已经能很好的安排自己的学业和生活,成绩也还不错。和高中大家都学习所以自己也要去学不太一样,小许说大学学习主要靠自己,包括能学到什么,基本都是靠课下自己钻研。谈到目标感,小许说,自己算是目标比较明确的人,但她并不喜欢只盯着目标。她更喜欢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放宽自己的视野和选择,让过程变得灵动有趣。一步一步只看着眼下,会让她觉得限制了可能性。目前,读研、考编、找工作三条路摆在她面前,她正在尝试做出选择。

谈话的最后,小许聊起她考上清华的好朋友。在她的描述中,这位朋友非常厉害,但并不是她之前说的学姐的那种厉害。她说,这个朋友从来不会被既定的标准限制住。高中时,当别人都在既定的标准下内卷并且以这种卷为荣的时候,她早就跳出了这套标准。“因为她看透了这个事,认为对她来说没意义,有这个时间她可以做更多的事。”直到现在,小许的这位朋友依然保持了这种风格。她似乎总是清楚自己要什么,什么才是值得做的,从不随波逐流,活得异常精彩。

小许和她口中的“别人”,包括她的好朋友,似乎是大学中两种不同的学生。“别人”们是先知先觉的,而小许们总是后知后觉。先知先觉的学生们从进入校门开始,就有着明确的目标,开始了为实现目标而持续积累资源、经验、符号和能力的大学生活。而后知后觉的学生们总是在大二之后才幡然醒悟,然后陷入对不同路径的犹疑和迷茫之中。

图片

二、大学偏爱哪种人?

和基础教育阶段完全不同,大学在学业和生活上都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空间。在学业上,学科的专业性、课程的个性化、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检测方式的多样性都让学习不再是标准化的事,也不再有统一的管理体制协助监督和推动,学生能学到什么、学到怎样的程度绝大部分都要依靠学生自主性。在生活上,学生自己可支配时间增多,各类实践、活动、比赛机会丰富,能体验到什么、怎么去体验,也全都靠学生自主安排和组织。尽管给了学生巨大的自主空间,但大学不是没有考评和竞争。区别于高中由学校全面组织学生竞争,大学的竞争是一种“潜规则”。竞争的目标并不是分数,而是通往未来的机会。因此,大学生活可以理解成一段高度依赖学生自主性与能力的具有隐形竞争特点的学业生活。那么,这种生活偏爱哪种学生?换个问法,大学体制优先奖励哪些同学?哪些同学能在大学体制中获益最多?

在前文,我们从小许的口中了解到两种非常优秀的人。一种是学姐式的“大满贯”人才,另一种是清华朋友那样的“个性化”人才。毫无疑问,这两种人是大学偏爱的人,同时也是能在大学中获益最大的人。“大满贯”人才擅长在制度要求下参与竞争,积累资源。“个性化”人才则擅长跳出制度要求,专注个人成就。尽管表现形式不同,但这两种人身上有着非常多相似点。比如他们都目标明确、动力十足、渴望挑战且行动力极强。实际上,这些特点的背后是一种能力,即善于寻找并将自己深入嵌入在正反馈中的能力。

比如,“大满贯”式人才的正反馈主要来自外部激励,以各式各样的符号价值为主要表现。他们擅长在向外追逐的过程中训练自己。而“个性化”人才的正反馈主要来自内部激励,即自我认定的价值。所以这类人才擅长发现意义,在内在发掘的过程中逐步赢得外部世界的奖励。尽管获取正反馈的路径不同,但这两种人都属于能够迅速识别自己所需,并快速将自己嵌入正反馈轨道的类型。他们擅长在获取正反馈的过程中掌握方法、形成能力,日积月累形成复利。

实际上,正反馈对一个人获得成功至关重要。但是,正反馈是个人有意识去寻找、驾驭然后获得的,还是个人只是因循规蹈矩、按部就班就获得的,最终会造成个体之间的巨大差异。在高中阶段,成绩和排名就是最强的正反馈。从结果来看,进入985的学生都是获得了正反馈的学生。但如果从过程来看,在获得正反馈的过程中,有的学生是有意识的,成绩和排名的获得过程凝结着他们的应试规则的理解和驾驭能力。而有些学生是无意识的,他们更多的是在环境的驱使下,按部就班的获得了不错的结果。进入大学之后,来自成绩和排名的反馈体系消失,能否快速找到并嵌入能够给自己带来正反馈的体系,就成为学生之间拉开差距的关键。这也正是“大满贯”人才和“个性化”人才被大学偏爱的内在原因。

 图片

三、大学生活的课题与挑战

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有意识寻找并将自己嵌入正反馈的学生通常有三个特点:

第一,有着比较明确和清晰的价值观。能够快速判断自己需要什么,什么对自己来说是“有用的”/有价值的。

第二,较强的自我意识和比较清晰的自我认知。

第三,在主动获得正反馈上具备一定的成功经验,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包括信息获得、人际交往、时间管理、策略安排、寻求支持等等。

在这一能力的加持下,他们很容易成为自己学业生活的主宰者,将各类事务安排的井井有条,并在不断做事的过程中开拓视野、结交朋友、训练能力、积累经验。可以说他们是大学中真正有主体性的学生,他们是大学的真正“主体”。

相比而言,绝大多数“一般人”则是大学生活中的“客体”。他们被学校的规则和安排推着走,被看似清晰的路径催着选,被佼佼者们带着卷。虽然在高考中获得了成功,但他们的成功更多源于做了环境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的成功经验大都建立在“听话”“顺从”以及“将外部要求内化为极高的自我要求”之上。面对从高中到大学生活的转换,这类同学最容易陷入迷茫。他们再也无法找到一个稳定又严格的外部环境来要求自己,同时也不知道在没有要求的环境中到底做什么对自己来说才是真有意义的。这也就导致,对这类学生而言,大学生活最具挑战性的任务是如何做一个“主体”,即叩问自己做什么是有价值的、全面认识自己、反复练习如何自主驾驭生活。

在高考制度之下,我国学子前十八年的人生重点训练的是应试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学校和家庭联手将学生们安置在学业竞争的轨道上,帮助学生替代了大量原本需要自主探索和思考的工作,直接设定了最简单的人生目标。除了少部分学生,大量学生实质上都是被学校、父母以及学习安排人生的客体。而大学生活恰恰需要的是学生充分的自主与自觉。因此,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客体化”的训练与高等教育阶段对学生“主体性”的要求,几乎构成了当前大学生学业生活的主要矛盾。而学生要突破困境,就要将自己塑造成一个主体,积极迎接人生中的各种挑战,参与到更复杂更多维的竞争中去。

在学生们的主体性探索之旅中,有的人忙于将自己嵌入既定的各种评价体系中、有的人坚持自我不愿意随波逐流、有的人将价值寄托于各式文化娱乐活动认为“开心就好”,各式各样的价值观涌动在年轻人之间。也许,如何引导这些优秀学生摆脱“精致利己”、“精致的平庸”、“享乐至上”以及“虚无主义”陷阱,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