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解放军在高原上进行了一场演习,钢铁洪流卷土袭来,15式轻型坦克还加装了一层颇具“现代感”的笼式附加装甲,引起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1、笼式装甲,一种“战场的智慧”
这笼式装甲其设计灵感正是来自俄乌战场上的实战经验。在那片硝烟弥漫的土地上,FPV无人机的灵活和精准让许多重型装甲车都吃了苦头。小巧的无人机不仅可以精确打击车顶等薄弱部位,还可以利用车舱盖打开的瞬间将炸弹送入车内。
此番操作,“以小搏大”堪称典范。因而,为了应对这种新威胁,俄乌双方依照各自条件紧急为装甲车安装了附加装甲,不过这些五花八门的配置,有的真的是临时拼凑,看上去像极了DIY作品。
而解放军显然不想走捷径,他们对15式的装甲进行了认真设计——不仅覆盖炮塔,甚至连车顶可观察的空间都预留得非常合理。更妙的是,这套装置是可拆卸式的,战士们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安装与更换,这为在无人机攻击后的现场修复提供了便利。可以说,这种设计既汲取了战场智慧,又加入了实用考量。
2、 “新常态”:无人机带来的装甲革命
无人机如今在战场上可是当仁不让的新宠。从美国援助乌克兰的M1坦克,到印度给T-90加盖的“铁皮屋顶”,全球装甲车辆面对无人机这位“不速之客”都如临大敌。无人机不仅突破了传统防空系统的屏障,在反装甲作战中的表现更是有目共睹。
对此,俄乌双方不得不迅速适应,纷纷为自己的装甲车辆加装上了附加装甲。然而,与解放军这种经过专门设计的附加装甲相比,他们更多的则是“临阵磨枪”,效果自然参差不齐。
一些国家为了跟上潮流,也开始模仿这种策略。例如,2023年的开源平台图片中就显示,印度军队将T-90坦克的炮塔上焊接了钢条和装甲板,虽然显得有些即兴性质,但意图显然是为了解决攻顶威胁。
不可否认,俄乌战争给了全球军事界不少启示。尽管这场冲突还有着机械化时代战争的身影,但就技战术水平而言,它已经成为冷战以来交战双方水准最高的局部战争。
3、解放军快速发展,印度辗转难眠
这也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关注,各国军队都在认真研究这场战争,以便在未来对自身战斗力进行优化。解放军同样不例外,他们不仅从俄乌战场吸取教训,还将经验应用于整体军队建设中,以应对各种可能爆发的军事冲突。
不仅如此,解放军将这种“拿来主义”推进到更深层次。装备与后勤部门显然已经在为所有配备15式轻型坦克的部队准备类似的装甲设备,而这种集体行动背后说明了更大的战略意图:在技术更新迭代加速的今天,如何快速将新战术融入实际操作中,成为检验一支军队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但针对此次演习的地方,却让印度绷起了紧张的神经,尤其是在中印博弈的关键节骨眼上,印军开始辗转难眠,随着解放军的快速发展,愈加显得印度“落后”。
这种落后不仅是经济层面的,印军其实很清楚,在解放军面前,他们没有硬碰硬的实力,更承担不起撕破脸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