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导下,致力于实现全人类、全生命周期的慢性病管理。健康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石,然而紧张的生活和工作节奏会使健康变得岌岌可危。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老龄化进程不断增加,慢性感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态环境、职业暴露等因素逐渐累计,导致肺癌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
发生肺癌的高危因素有哪些?
吸烟或吸二手烟、职业环境和厨房油烟、电离辐射、既往肺部疾病、 家族遗传因素、大气污染。
吸烟:
包括二手烟,肺癌发生率是非吸烟人群的30倍;戒烟后2-15年肺癌发生风险可下降。
空气污染:
室内、外(如:厨房油烟、汽车尾气、粉尘工作环境等)。
职业因素:
从事石棉、煤矿、砷、铬、氡、沥青等工作。
肺部疾病:
尘肺、肺结核、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肺部疾病。
电离辐射:
放射环境。
饮食因素:
饮食:β胡萝卜素等缺乏。
遗传:
肿瘤家族史,外因通过对内因的作用;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
如何发现肺结节?
1、低剂量螺旋CT(LDCT) 筛查,是目前确切的肺癌早筛适宜技术。
2、低剂量螺旋CT和普通CT的主要区别在于辐射剂量和图像分辨率的不同。低剂量螺旋CT对人体的辐射量要比普通的螺旋CT低。这对于需要频繁做CT进行检查的患者来说,可以根据病情来选择低剂量CT,尽量减少人体接受放射线剂量,降低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大规模的人群体检,也可以选择低剂量的螺旋CT。
3、由于肺部是一个充满空气的组织,相对于其他部分的组织而言更为疏松,相对小剂量的放射线能够达到清晰地观察肺部病灶的要求。低剂量螺旋CT主要用于肺部疾病的筛查,特别是早期肺癌的筛查。而普通CT则适用于需要更清晰图像的其他部位的检查,如腹部、颅神经系统等。
什么是肺结节?
肺结节是指影像学表现为直径≤3cm的局灶性、类圆形、密度增高的实性或亚实性肺部阴影,可为孤立性或多发性,不伴肺不张、肺门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
肺结节是如何形成的?
肺结节的形成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一些研究表明,吸烟、空气污染、职业暴露(如接触石棉、硅尘等)等因素可能会增加肺结节的风险。此外,肺结节也可能与某些疾病有关,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结核等。
查出肺结节不要慌张!
1、并不是所有的肺结节都是肺癌。肺结节≠肺癌
2、发现肺结节,不要恐慌,80%以上的肺结节都是良性结节,只要做肺结节的跟踪检查就可以。4毫米以下的肺结节,建议每年做一次胸部CT复查;4-6毫米的肺结节,建议每六个月做一次肺CT的检查;6-8毫米的结节,建议每三个月做一次胸部CT复查;8毫米以上的肺结节,建议做细针穿刺的活检或者手术切除,明确结节的性质。如果短期内,结节有增大趋势,1-2个月突然增加了1-2公分,要怀疑它是不是恶性结节,尽早手术切除、做病理。
发现需要处理的肺结节应该怎么办?
1、有创手术检查,手术活检
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VATS):对于已经确诊的肺恶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法就是经胸腔镜下将病灶切除,或者有些患者无法经气管镜和经胸腔壁肺穿刺取得病理标本的近胸膜处的可疑早期癌症病灶。
胸腔镜手术优势:创口小,疼痛轻、恢复快、尤其对于肺部恶性微小结节病变,通过电视辅助胸腔镜下病灶切除可明确诊断和分期。
纵隔镜检查:在肺癌早期诊断方面主要用于淋巴结分期,风险高。
2、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
在CT或超声引导下对肺内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的技术,其中CT引导下的经胸壁肺穿刺活检术是目前临床常用方法。
诊断肺外周恶性结节的敏感度达81%—97%,病灶小于1cm,穿刺的假阳性率会上升。
临床诊断的可根治性早起小肺癌应谨慎行TTNB,谨防穿刺带来的胸膜种植风险。
穿刺风险:气胸、出血、胸痛、空气栓塞。
早癌筛查的利和弊
一、肺癌分期的意义
肺癌的分期是评估肺癌病情严重程度和制定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通过分期,医生可以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是否侵犯周围组织或器官、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等情况,从而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
二、影响预后的其他因素
除了分期外,肺癌的预后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病理类型、患者的身体状况、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执行情况等。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预后效果。
三、总结
综上所述,肺癌的预后与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肺癌的预后相对较好,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对于肺癌患者来说,尽早发现、尽早治疗是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