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仓
唐永泰元年(765年)五月起,53岁的杜甫离开成都,辗转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于秋天到达云安。杜甫在云安养病一个冬天,次年暮春到达夔州(今奉节白帝城),贫病交加的杜甫受到夔州都督柏茂林的热情接待。当时,柏茂林身兼夔州都督、御史中丞、川东五州都防御使等多项要职,公务繁忙。为了接济杜甫一家,柏茂林首先聘任杜甫为自己的幕僚,每月给杜甫发一笔工钱,给杜家安顿住所,还时常送菜送瓜给杜家。夔州刺史王崟见柏茂林极力推崇杜甫,高规格礼遇杜甫,便将衙门里的客堂让出来,安顿杜家临时居住,并安排两个仆人照料杜甫的日常生活。
为了保障杜甫一家人的生计,柏茂林给杜甫安排了一个待遇优厚的工作,让他负责管理东屯的一百顷公田。作为准八品公职人员,杜甫由此获得一份固定收入,而且出行有马骑,公务应酬有轿子用。为了解决自家的吃饭问题,杜甫租赁了十几亩公田,雇人耕种水稻瓜菜,并与家人一起下地耕作,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佃户。山坡上无法打井,山沟里取水困难。为了解决家庭生活用水问题,杜甫入乡随俗,学当地人用竹筒取泉水的方法,接山泉水到草屋茅舍。为了搞好农业,杜甫不耻下问,向有经验的老农请教,很快成为精通农事的稻农和菜农。
夔州生产优质柑橘,奉节的橘子、蜜柚是远近闻名的朝廷贡品。为了增加收入,治疗疾病,积攒钱财回中原,杜甫买地四十亩,种植柑橘、柚子、山楂、梨、杏等水果,套种栀子、梅花、花椒、药材等。杜甫家种植的橘子获得丰收,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果农,被当地人誉为“橘官”。杜甫在20多首诗歌中赞美奉节的柑橘,成为写诗“带货”、推广奉节柑橘的千古第一诗人,被重庆果农和经销商津津乐道。
点评:768年,杜甫全家乘船从夔州出发,沿长江东下湖湘,转道北上中原。大江东去,千里江陵,八百里洞庭,无论造船买船租船,还是雇佣船夫,都需要巨额费用。可想而知,离开夔州前,杜甫已经变卖所有田产,备足盘缠。不言而喻,这些资财主要来自寄居夔州时的多种经营收入。
来源:各界杂志2024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