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收成好,每亩地省了50多元的肥料钱,还增加了300多元的收入,这一减一增,多赚了350多元!”
“是啊,还是技术员的办法好使,咱们这老经验也需要新技术,种地得讲科学啊!”
眼下,山东淄博烟区进入黄烟收购季,烟农们聚在一起合计今年的效益,这一算账,他们乐得合不拢嘴,也深深信服了种烟要靠技术。
“淄博烟区平均海拔400多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态条件非常适宜烟叶种植,但是土壤营养不够均衡,需要科学施肥进行弥补。”烟草公司的工作人员戴华伟介绍说,“扬长避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烟叶品质优势,需要种植技术的支持。”
图为技术人员在烟田了解黄烟长势。
为了找出适合淄博烟区的施肥技术,烟草公司的技术人员走遍全市烟田进行取土化验,根据化验结果,结合气候条件等因素,明确了“适氮、增钾、提油、补微”的施肥策略。
“技术再好,关键是要用。但是有的老烟农有自己的种植经验,对新的施肥方法并不太接受。”戴华伟说。因此,要想转变烟农老思想,进行技术培训成为工作重点。为了探索适合烟农的培训方式,他们尝试将施肥关键技术要求制作成漫画,将操作规范送到田间地头,使烟农逐渐明白精准施肥的重要性。
黄烟种植需要多种技术,施肥只是其中一项。为了能让烟农们科学种烟、轻松种烟,技术人员们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贯穿黄烟生产各环节,不断让技术服务于烟农。
烟区有的烟田是沙土地,土质松软,用传统的井窖移栽方法容易出现坍陷问题,影响造窖成型,进而影响烟苗移栽。针对这一问题,技术人员成立了QC小组,大家一起讨论研究。通过对井窖式移栽器的材料、形状、出水口等进行改进,他们研制出适合沙地烟田使用的农具,解决了沙地烟田移栽难题。
“这个改进后的移栽器好用多了,一压、一转、一提,一个窖就做好了,作业效率比以前高了不少,大家伙都喜欢用。”烟农董其忠对改进后的设备赞不绝口。
靠技术种烟,不断更新种植技术,帮助烟农解决新问题,让烟农获得更多实实在在的收益,是烟草公司技术人员们始终不变的目标和追求。近年来,他们开展多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6篇,获得发明专利授权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3项,研制和推广了烟叶打捆机、烟田除草工具等小型实用工具。
图为技术人员在研究改进“烟夹”。
有了技术保障,黄烟品质有效提升,烟农们劳动强度不断降低,烟农也因此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去年,淄博黄烟上等烟占比75.4%,烟农亩均收入6990元,同比增长33%。今年,随着更多的新技术在田间地头落地实施,烟农们对更好的收成充满信心。(刘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