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朵共富的蕙兰花!栾川县蕙兰文化产业园催生产业集聚效应

图片

  深秋的伏牛山,天气微凉、群山竞秀。

  天刚蒙蒙亮,栾川县合峪镇蕙兰文化产业园,蕙兰种植带头人杨金太起了个大早,带着侄子和女婿,一头扎进玻璃大棚。每月中旬一次的鉴兰会,是他雷打不动的重头戏。

  赏兰、品兰、选兰、购兰……兰花端庄娟秀,人群熙熙攘攘,谈笑间,一盆蕙兰“名花有主”。杨金太盯着出售兰花盆上的三个字符,默默地在本子上誊抄下“A”“王”“李”。

  “A就是我,‘王’和‘李’是选育这盆兰花的合伙人,回头得给他们‘分红’!”杨金太快人快语,“像这样和我一起合作的,有百十户。”

  共同选育、搭伙寄售,不仅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品质,也让一株兰花惠及三户人家。在蕙兰文化产业园,千百农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协作,让兰花种植成为共同奔“富”的普惠产业。

  合峪镇地处伏牛山腹地,鬼斧神工的温润山谷,滋养了变化万千的蕙兰。为了满足国人对“君子之花”的追求,蕙兰种植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兴起了,规模化经营、产业链协作,却是近两年才发展起来的。

  “以前自家庭院种植,空间有限,育、选、售‘一肩挑’,一年十几万元到顶。”作为第一代养兰人,说起当初的“小打小闹”,杨金太最有发言权。

  2021年,为了补齐小、散、弱的短板,当地筹集11个村集体资金,怀着“试一试的心态”,盖起了首批兰花大棚。

  自动遮阳通风、智能控温控湿……听说产业园设立,杨金太一口气包下2个大棚,甩开膀子干起来。规模大了,催生产业集聚效应,寄养、代卖、技术交流间,更易出精品甚至绝品。

  “没想到吧,这盆精品蕙兰,售价以万元计。”抚摸着上海客户下定的绿边蕙兰,杨金太爱不释手,“如今旺季一天五六千元流水不是难事,年销售额突破百十万元。”

  一叶知秋。1.6万平方米的蕙兰文化产业园,不仅拓展了“一朵花”的物理空间,更激活了“一条链”的沟通协作。

  “‘栾川蕙兰’不是普通兰花。看好了,这里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大棚里,电商销售李艳艳面对直播屏幕,话术娴熟。

  轻点鼠标、打开销售统计表,421万元的数字跃入眼帘——这是李艳艳一人今年以来的销售额!

图片

  眼下,从寄养、代卖到入股分红,从电商直播到质料加工,蕙兰文化产业园链接上下游、打通左右链,年产值突破6亿元,辐射带动13个村3000余户农户,户均增收10万元以上!

  “想不到吧!两年前,这里只有1条街、12个大棚。现在,规模猛增到5条街、60个大棚。”抚今追昔,合峪镇党委副书记闫辉感慨,握指成拳、雨露均沾,蕙兰文化产业园结下共同富裕的累累硕果。

  工人忙碌、货车穿梭,在蕙兰文化产业园二期建设现场,新建筑初显模样。眼下,按照“一园五区”、分步推进的规划,蕙兰文化产业园正推进主题民宿、交易展示、科研中心等业态,并围绕吃、穿、用、赏,开发兰花茶、兰花酒、团扇、手编、石雕等文创产品,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努力打造北方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兰花产业基地,真正把小蕙兰做成大产业。

  “我们和河南科技大学合作,成功研发了组胚兰花技术,将实现精品兰花大规模培育,单株成本可降到百元以下。更多高品质栾川蕙兰将‘飞入寻常百姓家’……”说起产业园的新项目,闫辉信心满满。

  到那时,蕙兰的馨香将更加馥郁、飘得更远……(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张锐鑫 实习生 马毅龙 通讯员 李晓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