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紧跟时代奔跑记录

关注我们


30年,紧跟时代奔跑记录
作者简介:季建南,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党委委员、副台长、集团副总经理,高级编辑。从业30年,主创的10多篇作品获中国新闻奖,担任主编的“网罗天下”“评新而论”获中国新闻奖名专栏、“江苏新时空”获全国电视新闻十佳栏目。个人入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江苏省宣传文化系统“五个一批”人才,荣获第十一届长江韬奋奖、第二届江苏戈公振新闻奖、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四名”人才、江苏省十大杰出青年等荣誉,牵头承担了多个省部级重点课题项目,发表各类研究论文近20篇。

2024年1月,我收到了来自中国记协的一份证书:光荣从业30年。在这个激情与数字并驱的时代,回望自己30年的职业生涯,不禁感慨万千。它不仅是一段用文字与影像传递信息、记录历史、讴歌时代的经历,更是一场关于责任与担当、变化与坚守、梦想与成长的心灵之旅。


初心:记录的力量
1993年夏,当我走进江苏广电总台,成为自小就想成为的“记者”时,那份纯粹与庄重,至今仍记忆犹新。那时的我,被“铁肩担道义,妙笔著文章”的豪情所激励,未曾想到科技的飞速发展会如此改变世界、改变传媒,而我一干就是30年。也正是在这30年中,经由一次次采访与交流,一遍遍记录与传播,让我深刻体会到新闻背后的力量与温度。

图片

本文作者季建南。
有关南京大屠杀历史的报道是我采制报道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这些年,我及我所在的媒体从未停止对那段历史及同胞的祭忆。
1998年12月,我和同事远赴日本,采访日本东京法庭审判东史郎日记上诉案。还记得法院作出颠倒黑白的不公正宣判时,那位80多岁日本老兵的抗争,还记得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我们一行中国记者与日本右翼分子的公开斗争——当不公正的判决传来,我和同事努力奔走,冒着被右翼围攻的危险,当天就采访到多位日本相关人士,采写了《日本东京高等法院颠倒黑白的一次审判》《东史郎案件始末》《铁证如山 不容抹杀》等多篇报道,第一时间反映了日本爱好和平人士对审判的谴责以及南京市民的举证、中外专家的观点。现在,这位日本老兵已逝世多年,距离日本最高法院终审判决东史郎败诉也过去了近20年,但东史郎日记案仍不时被中、日、韩等国家爱好和平的学术团体、民间组织和研究者提及,成为日本右翼颠倒黑白的又一例证。     
其后20多年里,我和我所在的江苏广电总台一直关注着“南京大屠杀”这个选题。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首次举行。从这一年开始,作为属地媒体,我们的新闻团队连续10年推出“国之祭”直播节目,记录下习近平总书记撞响和平大钟的珍贵瞬间,记录下全球共祭的感伤时刻,记录下不断发现的大屠杀新例证,也记录下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及其后人的感人故事…… 正如托马斯·拉贝(约翰·拉贝的孙子)所说,其实德国也曾做了很多不正确的事情,但已经向法国、波兰道歉,希望日本能正确面对历史、诚意致歉,这样才能共同面对未来。作为媒体,我们就是要让“南京大屠杀”这个人类历史上的至暗时刻,通过我们的揭露与记录,真正成为世界记忆。推动南京大屠杀史实的国际化传播,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 
新闻界老前辈穆青先生曾说,“一个优秀的记者,穷其一生,都在追求发现。”而我在实践中深深地感到,发现的前提,是时刻处于准备状态、时刻葆有发现的敏锐和勇气。
2002年,南京江宁区汤山镇发生投毒事件,一时间谣言四起。我想尽办法,与当地政府、公安及医疗等单位沟通联系,争取采访,使江苏卫视成为第一个发布事件真相的属地媒体,有效平息了公众因不知情而引发的恐慌情绪。2005年4月29日,京沪高速公路淮安段发生液氯泄漏事故,有关部门立即关闭该段高速公路并组织万名群众疏散。一得知消息,我立刻行动,顾不上自身安全,与搭档想方设法进入现场,作为最早到达现场的媒体,第一时间报道了人员抢救及事故处理情况……去到现场、发掘细节、记录真相、守望相助,这是我的职业坚守,30年如一。
我从业的这30年,也是江苏和国家飞速发展的30年。记录身边每一项了不起的成就、每一个感人的变化,成为我报道中的最亮色。
2002年,从江苏电视新闻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航拍活动、第一次大型新闻行动《时空新飞越——空中看江苏》开始,我和小伙伴们共同努力,首创了“用大型新闻行动承载主旋律宣传”的新样态,得到国家广电总局的充分认可。其后二十多年,从《扬子江与莱茵河的对话》《科学发展率先路》《全球视野看创新》到《潮起扬子江》《敢拼才会赢――全力保增长,我们在行动》《“两个率先”新征程》《筑梦江苏·问计天下》,到《改革再扬帆》《寻踪绿色》《践行嘱托开新局》《记忆100》再到《小康路上 无问西东》《潮涌今朝》《寻找最可爱的人》《新质生产力在江苏》……我们用文字与影像,与江苏发展同频共振,将气象万千的新时代用心描绘。
作为一名女性新闻工作者,我始终关注公益话题及行动。最开始我们力量有限,采取零打碎敲的方式,发起行动、募集资金。2014年,我带领团队创立了帮助困难人群的“温暖多一度”和关爱困境儿童的“和你在一起”两项品牌公益行动,在寒冬和暑期分别开展百万棉衣送民工、爱煦老人心、萤火虫操场、萤火虫书房等活动……10年中20次不同主题的行动,募集了千万物品资金、帮助了数千名困难人员和儿童。去年我们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报道《溜索女孩的人生之桥》中的溜索女孩,就是一次公益行动——云南怒江建桥的主人公,这位学有所成的山村女孩在大学毕业后又回到了怒江。她说,自己是靠着国家助学金和大家的帮助才走到今天,也一定要回报家乡。怒江上一桥飞架,小山村跟上了时代的步伐——发现、记录,进而引发关注、解决问题,这是独属于新闻人的感动和荣光。
回首30年,无论是抗洪抢险、迎战风雨暴雪、抗击非典,还是全国两会、党代会、连宋大陆行、青奥会、国家公祭……我都时刻准备着、随时上一线,365天投入这份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职责中,用手中的笔、话筒和摄像机,聚焦党和国家大政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聚焦江苏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聚焦基层一线的火热实践,聚焦群众需求和民生诉求,以实际行动诠释一个新闻人的初心使命。 


探索: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
Tales from Modern China——这是现实主义题材纪录片《你所不知道的中国》(第三季)在BBC播出时的名字。2017年,这部以现实中国为主题的主旋律作品,能够走进西方重要媒体发声,作为总制片人,我是非常骄傲的。这也是江苏广电总台从内宣走向外宣的开创性成功尝试,是打开国际传播工作思路的一次重要探索。
《你所不知道的中国》前后共3季,以“你所不知道的”故事和成就为切入点,展示中国骄傲、中国魅力、中国神奇。第一季在2014年、新中国成立65周年推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第二季以外宣为主,邀请在中国留学的小“老外”担当嘉宾,“洋眼”探索“你所不知道”的中国。记得我们当时召开了多场外籍嘉宾座谈会,了解外国人对中国的兴趣点。也正是多次的交流、调研,坚定了我们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的决心。2017年,我们再推第三季,更强调客观视角的主观化表达,变“展示”为“发现”,变“我说”为“你看”,一举实现在BBC NEWS和江苏卫视同版同步播出,首播覆盖全球约200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观众近亿人次。首播后BBC还先后复播5轮,剪辑了多个新媒体短视频,在英国、法国、马来西亚等国媒体多轮次播放。
在前后4年多的采制过程中,我们发现,外国人是不了解或者不甚了解、但非常希望了解中国的;同时,也正因为他们从其他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中国不够全面,所以形成了一些偏差。
记得在做第三季节目时,为了确定6集、每集4个、共计24个最适合的选题,我们找了近700个选题,存废比达到1:30。为什么要不断地去筛选和改变选题?因为我们发现有些选题,外籍嘉宾的理解、认知与我们差异非常大,而这正是我们做好国际传播的意义。比如我们在讨论脱贫攻坚这个选题时,外籍主持人也非常惊叹于这份成绩,但他们更多地认为这是百姓的努力,中国政府没做什么。于是,我们带着外籍嘉宾走进中国大西北,让他们实地看到国家政策对光伏产业的支持,看到科学家们扎根西北用草方格治沙的坚守,看到当地党员干部对电商、对农户的帮扶……西北这一集的外籍女嘉宾陆思敬在拍摄结束后,给节目组写了一段话,大意是:她五岁出国,根本不会说中国话,是我们笑称的“香蕉人”。这一次跟团队一起走访了几个月后,由衷感慨不虚此行,让她更了解中国,为自己是黄皮肤而自豪!这样的细节,让这部作品有了更特别的意义。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外籍嘉宾们走进中国,惊叹地发现,原来中国不仅仅拥有熊猫、昆曲、茶叶,还盛产咖啡,且拥有百余年历史;中国生产的冰酒深受英国女王喜爱,全球三分之一的冰酒居然都产自中国东北;中国建造的世界最高大桥,比纽约帝国大厦还要高出100多米……这不正和当下的“中国city不city”异曲同工!
这些年来我们持续在讲好中国故事上发力,推出一系列现实主义题材纪实作品,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2023年,我们推出新闻纪实报道《了不起的赶路人》,聚焦货车司机这个庞大群体。其中《巨无霸镖师:我们想成为那个“别人”》一集,首次全流程记录巨型叶片转运,以大件运输司机这一平凡群体对“最高标准”不懈追求的小切口,生动展现了中国人骨子里的“炙热生命力”,让中国精神、中国力量更多地走入国际视线,一举获评第二十八届亚洲电视大奖。我们还连续关注“一带一路”主题,推出《“一带一路”江苏风》《奋斗在“一带一路”》《大道之行 筑梦丝路》等一大批报道,让中国倡议凝聚更多共识。我们还于近期推出纪录片《连接世界的中国湿地》,以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路线上的关键区域、世界自然遗产核心区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为主要取景地,聚焦湿地保护与修复,展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宣介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的中国主张。


创新: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我的记者生涯是从时政报道开始的。1996年3月,我第一次作为随团记者参加全国两会报道时,赴京报道两会的江苏电视台记者只有我和搭档两个人。从早到晚,我们穿梭在会场和代表中间,一个负责拍摄剪辑,一个负责采访写稿,还兼做灯光师。印象最深的是每天“跑带子”:当时既没有光纤传输也没有卫星传输更没有网络传输,怎么把北京的两会报道送回南京呢?我们想了个办法:靠人带。于是,白天的采访、拍摄、剪辑制作完成后,我们就近赶往北京火车站或首都机场,在回宁的旅客中寻找“有缘人”,托他们将片子捎回南京……那段日子很辛苦,但每天看着自己采写的报道,能第一时间在《江苏新闻》中播出,我们只觉得浑身是劲,当年为我们充当“二传手”的那些人,有的还成了好朋友。
时代不断进步,技术日新月异——后来有了卫星传输,再后来,台里有了卫星车, 2003年江苏广电总台首次在北京搭建了“直通北京”新闻演播室。从那以后,每年3月,我和同事们相聚北京时,所带的装备不断更新,无人机、GoPro,短视频、数字人……十八般兵器齐上阵,网络直播“一秒到位”,两会报道也是亮点纷呈、量质齐升。
创新,是新闻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新闻工作者不断为之求索的命题。这些年,虽然我的工作岗位有所变化,但我和团队的创新步伐从未停止。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江苏台先后成立了新媒体新闻部、广电新闻中心、融媒体新闻中心,重塑采编流程,建设全媒体制播体系。我们在全国较早开设了“江苏新闻”微博、微信公众号,推出“大屏直播+网络直播+短视频”的融合视频品牌“荔直播”。我们在全国最早运用博客、微博等形式报道党代会、两会,在新闻节目中开设“代表博客”等特色板块……在我的手中,成功运营了江苏第一个24小时专业新闻频道,打造了常态化运营的全媒体直播团队,创出了《新闻眼》《网罗天下》《评新而论》3个中国新闻奖名专栏……
当然,每一次创新都是一次告别“驾轻就熟”,都很痛苦,但我们依然会选择这样“痛苦”地向前,这是我们的信仰。在这个唯“变”不“变”的时代,创新就是不断突破成规、突破定势、突破边界,用热情和干劲去实现自我的蜕变和涅槃。新闻人有责任、有义务,通过我们的努力,给人民群众以更好的视听享受,更真诚的情感寄托,让人们在声影交错中,辨明是非曲直,感受人间冷暖,凝聚奋斗力量。 


感悟:岁月如歌 激扬表达
回首30年,做新闻的方式在变,呈现的技术、手段、平台、载体在变,但始终不变的是对每一个社会热点焦点的关注,是对从人文关怀角度发出富有建设性声音的坚持,是参与并贡献于伟大祖国发展进程的坚定决心。
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围绕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是党的新闻工作的内在要求和使命所在。主流媒体承载着社会主流舆论,体现着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传递着时代的强音,反映着党的意志和人民的心声,更应该体现社会责任和文化品质。为时代书写,为人民而歌,能用镜头记录这样的盛世,我是幸福的。
2010年,我获得韬奋新闻奖时,写过一段感言,如今重新翻看,初心依然:一个新的全球化的浪潮,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带给我们的必将是更加精彩的新闻世界和无限的可能性。我希望能通过自己,以及无数个与自己一样热爱新闻事业同行的共同努力,让真实、理性、激情、正义……这些亲切的词语真正更好地从生活中、从字面上汇集到每一条新闻里,从而真实地记录下这个时代,真诚地为受众服务。希望更多的人能在这个时代中,或轻松、或急切、或喜悦、或悲伤地感受新闻的力量,体悟生命的时代质感。
我也将一直用燃烧的生命和激扬的文字,记录伟大的时代、伟大的历程,驰骋向未来!
原文刊发于《新闻战线》9月(下)。
责任编辑:杨芳秀
新媒体编辑:曹雅芳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