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11点后睡觉的人,这种睡眠激素正在流失

图片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古人的养生智慧,这其中离不开褪黑素的“技术支持”。

但如果你经常在晚上11点之后入睡,褪黑素发挥作用的规律就会受到干扰,进而埋下种种隐患。

图片

褪黑素分泌有昼夜节律



褪黑素是负责调节「睡眠-觉醒周期」的睡眠激素,主要由大脑深处的松果体分泌,也叫“黑夜荷尔蒙”。

褪黑素最重要的作用,是昼夜节律,帮助睡眠,告诉身体“到点了睡觉了

图片

褪黑素的分泌受光线影响,具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


白天,褪黑素分泌维持在很低的水平;晚上九十点时泌量增加,晚上十一点左右分泌量大量增加,凌晨两三点达到最高峰;


天亮时,褪黑素的分泌又逐渐降至最低水平。


图片


在夜间黑暗环境下褪黑素的分泌量是白天的5~10倍。如果经常熬夜,尤其是23点以后褪黑素大量分泌时还不睡,「睡眠-觉醒周期」就会受到影响,出现“困过劲儿,反而不困了的感觉”,可能导致入睡困难、半夜醒来或早上早醒等情况。

人在不同年龄,褪黑素的分泌量有很大差异:一般在青春期前,其分泌水平达到峰值;40岁后,分泌量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70岁时减至顶峰的1/4。

可以说,晚睡的人主动放弃了一部分褪黑素带来的睡眠“福利”,年纪轻轻就开始体验老年人的睡眠了。

左右睡眠的两种重要激素



综合来看,左右人体睡眠节律的激素主要有两种:一是褪黑素,另一种就是皮质醇。

褪黑素


正如上文所说,褪黑素就像人体中的“打更人”,能轻松通过大多数细胞膜,向各组织器官通报“天色已晚”。

  • 例如,“打更人”到达下丘脑时,可使中枢神经系统的“促醒信号”减弱,从而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长。

  • “打更人”巡逻到达脑干时,会引导其调慢心率、放缓呼吸,为入睡做准备。

皮质醇


皮质醇,则是一种促进警觉性激素,负责将人体唤醒,由肾上腺分泌早晨8点左右,皮质醇水平最高;最低点在零点前后。

图片

压力会导致质醇水平增加,这也就是为什么压力越大,越容易出现易醒或难以入睡的现象。因为身体想睡,但是大脑不想。

如何稳住睡眠激素,睡得更好?



不难发现,稳住睡眠激素的分泌水平和分泌节律,更能拥有高质量睡眠。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睡眠医学中心副主任医师尹国平提醒,生活中,可以先做好以下几点:

No.1

白天晒晒太阳
在所有影响睡眠的因素中,光照是驱动昼夜节律最强的因素。阳光抑制了白日里褪黑素的释放,同时促进警觉性激素皮质醇的释放。

接触阳光能让大脑进入清醒模式,也校准了昼夜节律。白天感觉越清醒、越活跃,夜间就越容易入睡。

No.2

让夜晚尽量暗下来
在可见光的7种颜色中,越靠近紫外线区域的可见光(如紫光和蓝光),能量越强,对大脑的刺激越明显;而琥珀色、橙色灯光对大脑的刺激较小。

图片

  • 卧室最好采用柔光和暖光;
  • 睡眠期间,关闭卧室光源;
  • 可将卧室窗帘换成遮光窗帘,必要时佩戴眼罩;
  • 调整床的位置,避免夜间室外光线直接照在脸上;
  • 晚上九点后,关掉一些灯或调低亮度。

No.3

睡前少玩手机
夜间光线尤其是手机、电脑屏幕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引起昼夜节律延迟,造成第二天的疲惫感。

睡前半小时尽量不接触电子产品,也不建议把手机带上床。

No.4

增加户外运动
多出门锻炼,既能增加光线照射量,还可以通过运动释放内啡肽,让人感觉更清醒,同时延长夜间的深度睡眠时间。

此外,额外的活动能增加身体的疲劳程度,入睡时的动力也就更强。

No.5

减少干扰因素
剧烈运动以及摄入咖啡因等,会引起神经兴奋,而褪黑素“人微言轻”,常常抗衡不过它们,最终导致“催眠”失败。

睡前两小时,不宜再进行剧烈运动;但可以做一些拉伸、打坐、舒缓音乐、泡泡脚等有助于使神经系统安静下来的活动。

咖啡因的半衰期是4小时,一般推荐在上午10点左右或者中午摄入。

No.6

避免压力累积
压力会拉升皮质醇水平,而皮质醇是一种促觉醒激素。

不妨抛弃一次完美的想法,改成“小步迭代”的方式,先用七成时间做到60分,再用剩余时间慢慢雕琢。

运动、听音乐、泡澡、找朋友倾诉等,也都有助排解压力和不良情绪。

本期编辑:郑荣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