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了年纪后,毛病就多了,我经常往医院跑。现在好了,家门口每月都有医生来义诊,测量血压血糖方便多了。”说起“家门口”的服务,家住并州西街6号物产小区的居民赵阿姨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直以来,迎泽街道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以辖区居民需求为导向,以优化社区服务为抓手,切实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推动基层治理由“小马拉车”转变为“众人抬轿”,积极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质感,不断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抓牢党建引领“核心”
打造“治理中枢”
“党建联盟”聚合力。按照“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的原则,以街道“工委”为核心、15个社区“党委”为支撑,充分整合资源,吸引辖区80余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融入街道、社区,实现组织联建、党员联管、资源联用、服务联做。依托党建联席会议机制,街道、社区与共建共驻单位联动协作,先后协调解决电动车乱停放、路面破损、飞线充电等难题,让基层治理工作由“独唱”变为“合唱”。
“五级架构”提效力。健全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建立“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架构,选优配强各党组织班子,明确职责清单,推进扁平化管理、精细化治理,把党组织的服务触角延伸到居民“家门口”。
走进辖区各个小区,可以发现在公示栏、楼道内外等醒目位置张贴着小区党支部书记、楼栋党小组组长、党员中心户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各项便民服务电话也一目了然,让群众有需能想到联系人、遇事能找到党支部,有效打通了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平急转换”增动力。探索建立“组织冲锋、党员在前”的平急转换机制,建强统一领导、专常兼备、反应灵敏、协同驰援的“平急”服务队伍,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应对,提升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基层治理能力。
并州路三社区以网格为载体,充分动员在职党员、志愿者、物业工作人员、社区民警等力量,平时组成自治议事组、纠纷调解组、文体娱乐组等6个小组,集中做好网格内自治议事、法律服务、纠纷调解、文体活动等工作;急时成立医疗保障组、后勤保障组等4个小组,针对网格中的自然灾害、重大任务、突发情况等提供保障,实现“平时”联建共治、“急时”联动响应。
用好多元协同“妙计”
夯实善治要素
突出小区党建核心。“有困难,找支部;有事情,小区谈。”这句话已经成了辖区居民的口头禅。今年以来,街道全面推进小区“五有”建设,确保辖区206个小区有党的组织、有活动阵地、有党员信息台账、有联系服务群众机制、有应急动员预案,由小区党组织带动业主委员会充分履职、物业企业优化服务职能,形成网格服务精细化、业委会(物管会)民主自治化、物业管理市场化有机融合的新型城市居民小区治理模式。
在小区党支部的统领下,各方资源聚拢而来,形成基层治理“强磁场”,不少“疑难杂症”迎刃而解。“以前遇到事都不知道该找谁,现在有了小区党支部,大家如同有了‘主心骨’,家园治理也有了‘领头羊’。在小区党支部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电梯梦’,安上了‘充电桩’,打造了活动室,生活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家住煤监局南五宿舍的居民段师傅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充分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党建阵地、长廊凉亭等场所,搭建民情恳谈会、邻里议事会等协商议事平台,每月开展协商议事活动,及时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走进并州路二社区“民生小圆桌”协商议事会现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小区党支部成员、物管会成员、楼栋小组长、居民代表等议事会成员,正在就3个无物业管理小区的治理问题进行交流协商……“民生小圆桌”协商议事会紧盯“小区事、邻里事、家里事”三类突出问题,充分发挥党员、网格员、楼栋长、志愿者的作用,将收集到的问题进行分级办理,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创新服务群众方式。开展“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推行“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的模式,组织在职党员认领“微心愿”,力所能及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党员骨干作用,鼓励党员在居住地亮身份、践承诺、作表率,通过兼任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等方式,带动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积极动员各类志愿者、热心群众,组建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健康义诊、扶贫帮困等服务团队,为居民提供组团式、专业化服务。
聚焦人民群众“期盼”
托举民生幸福
关注“一老”,演绎最美“夕阳红”。解放南路二社区与山大一院党委签订共驻共建协议,由山大一院组建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每周五深入辖区院落开展义诊服务,与街道15个社区、74户老年人结对,定期上门看诊,让老年人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街道老干部活动中心常态化开设葫芦丝、太极、舞蹈、唱歌等多彩课程,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学习需求,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真正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关爱“一小”,编织多彩“少年梦”。针对孩子放学及假期“看护难、辅导难”等问题,解放南路一社区联合驻地单位大南关小学开设“红领巾分校”,由社区工作人员、大学生志愿者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四点半课堂”“假期爱心托管”等公益活动,有效解决了辖区居民“孩子无人管、作业没人教”的操心事。并州路三社区与青年路小学积极推进校社共建,将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列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计划,定期开展“书香走进社区 学习促进成长”“重温峥嵘岁月 传承红色经典”等主题活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青少年成长教育有力结合,为未成年人提供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关心“一青”,厚植发展“新动力”。“某某公司现招聘客服人员3名,要求高中及以上学历,语言表达清晰,普通话标准,联系人:王经理……”在南内环街二社区的居民微信群里,类似这样的招聘信息经常出现,社区帮助驻地企业招揽青年人才,企业为辖区年轻人解决就业问题,推动了用工单位和求职者的“双向奔赴”。
街道常态化组织辖区青年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年轻人充分发挥“熟门熟路”优势和“移动探头”作用,积极参与社区治理,在政策解读、纠纷调解、环境整治等方面贡献力量,汇聚新时代“青力量”,实现“青有所属”。
通讯员:梁 虹
校 对:兰 杰 王 乾 常一笑
审 核:牛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