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要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上下功夫。如何通过推进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是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从生态产业化角度来说,需盘活生态资源,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过去的田坝村
青林乡田坝村耕地面积4500亩,90%以上耕地坡度都在25度左右,曾经,这里只要一下点大的雨,水流就会对耕地造成破坏,拉走大量有肥力的土质。田坝村8个村民组,村民住房较为集中,曾经,这里群众饲养牲畜污染严重,污粪排放成了村里的一大难题;田坝村名为田坝,但这里却没有一块田,唯一一块水田,却成了种不了的水淹坝,群众挂在嘴边的“撂荒田”。如何改变这一状况,近十年来,田坝村借助国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好政策,积极探索丘陵沟壑生态治理、乡村环境治理、水患治理,让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乡村治理与村民自治、撂荒田整治与农事体验相融合,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全面发展之路。
过去的田坝村
生态产业化,樱桃创收带来好“丰”景
每年的清明节后,田坝村的樱桃就进入了成熟期,这些小小的樱桃不仅为村民们增加了致富渠道,也为田坝村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田坝村抓住石漠荒山多、不便耕种等特点,利用“退耕还林”生态治理,村民不仅得到了退耕还林补贴,还通过种植樱桃、李子等经济果木,季节时期釆摘果子卖,实现了双重经济收入来源。
每年樱桃成熟的季节,是田坝村村民刘忠党最高兴的时候,因为每年的樱桃采摘可以让他又增加一笔收入。刘忠党以前靠种植洋芋、苞谷等传统农作物维系着一家的生计,日子过得不是太好,种了樱桃后,每年的樱桃收入,让一家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刘凯是田坝村最早种植樱桃的果农之一,这些年,他在总结以往种植经验的基础上,创新种植方法,他种植的樱桃比其他人家结得多,又大个,也能卖好价钱。在田坝村,像刘忠党、刘凯一样种樱桃获得收益的农户还有很多。
种上樱桃的田坝村
目前,田坝村通过发展生态治理产业,种植了3000亩玛瑙红樱桃,覆盖了全村700户2535名农户,农户也因种植樱桃,每亩有2500元以上的收入。村里在核算农户的收入时,樱桃种植收益作了很好的补充,也为农户每年的15%以上增幅变为了可能。
下一步,田坝村将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除积极动员群众种植李子、花椒等外,准备引进有樱桃种植经验的种植大户到村开展樱桃种植。通过大户科学、规范的管理,引导农户参与种植和管理,不断扩大樱桃的最大效益。同时,积极探索“生态+”创新发展格局,把农业转型升级、乡村休闲旅游和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让樱桃等产业“映红”致富路,让村民增收节节高。
治理常态化,“三好”推行解决乡村治理难题
在田坝村,每周二、周五环境卫生大扫除成为常态,有点劳动能力的打扫自己家房前屋后,青壮年人员打扫主干道,不用动员,时间一到,村民们就自觉打扫。村民们的积极参与,得益于村里推行的“三好”治理模式,起到了效果。“三好”,即制定好一个切实可行的村规民约,统筹好持续发力的队伍,执行好第三方监督的奖惩措施。
田坝村很早就有《村规民约》,但制定了不执行,分析原因,就是《村规民约》制定时没有和村民们商量,没有征得大家的同意。于是,村的包组干部依次到各村民组逐一召开群众会,让与会村民各抒己见,充分交流提建议,对《村规民约》进行修改和完善,让村民自己定村规,自己来履行。新修订的《村规民约》接了地气,做到大家心服口服。
召开群众会
《村规民约》制定好了,还得让它发挥作用。在日常的乡村治理中,田坝村注重发挥村支两委和群众代表两支队伍的作用,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认真进行梳理、归类、分析,及时掌握和发现不稳定苗头和不安定因素,最大程度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大胆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在村民中开展积分评比,将积分与“五好家庭”“文明家庭”等评先挂钩,达到一定积分的群众到指定的超市兑现香皂、肥皂、洗衣粉等小礼品,以此激励村民遵守村规民约。
为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发挥村委的监督作用,还建立了由群众代表、驻村工作队组成的乡村治理考核督查组,对环境卫生整治情况开展督导,每月召开环境卫生整治评比工作会,每月考核一次,对在考核中排名前三的村小组予以不同的资金奖励。通过督导考核,乡村治理得以制度化和常态化,群众参与由被动变为主动,乡村治理也由村治变为村民自治。乡村治理持续有效,向好发展。
群众自发清理路面
打造一体化,“撂荒田”变成群众增收亮点
“田坝田坝,有坝无田”,这句话听起来有点别扭。早些年,田坝村到处是水田,老人些说田坝的米煮稀饭,汤上面漂起一层米油,香得无法形容。
近些年,田坝村唯一一块水稻田,由于长期水淹,无法耕种,稻田成了水淹坝,近百亩土地撂荒,成了“撂荒田”,也成了放心不下的治理难题。为治理撂荒田,村“两委”干部通过召开院坝会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来说说该怎么治理。得到群众支持后,村里引进了有种植意愿的贵州相遇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来流转种植。
治理后的水淹坝
家庭农场公司对撂荒田进行了改造治理,打造了一个以农事体验为主的种养项目。首先,增高了河堤,疏通了河道,利用田坝村海拔低、气温偏高的特点,开展稻鱼种养,稻田里养稻花鱼,河坝浅滩则进行龙虾养殖,发展“综合种养+农事体验”,带动近郊乡村游和其他服务业发展。然后,流转稻田周围的土地,则种上冬桃、血橙等果树,打造以樱桃为主的水果采摘体验区。此外,再利用村闲置鱼塘,养殖草鱼、鲤鱼等鱼类,建造垂钓区。由此,形成综合种养,实现多丰收。在此基础上,村再以土地流转、水资源入股等形式参与公司发展,不断增加村集体收入。
据了解,通过撂荒田治理的农事体验项目,目前每年养殖各种鱼类12000尾、龙虾5000只,收获稻谷5万余斤,种植血橙200棵、冬桃700棵,每年能带动250农户增加收入,项目运行管理维护能增加就业务工150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