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外资,就能赢?!股市命脉得拿回来

图片

长期征集

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

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
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
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
记住,这世界还有人,关心你,在乎你,理解你。


文/青城桢楠

市场充满血腥味。不少人的账户遭遇极限挑战,三天时间,从回血到放血,焦虑,难过,心痛,悲愤。惨烈的金融闪电战世界罕见,很多人匆忙上阵,只带弹药不带戴护具,只进攻不防守,展开肉搏战。

舆论战从来是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硝烟,杀伤力十足。在战场博弈,技不如人、力不如人,就要付出代价,这就是股市,这就是现实。

图片(图源:pixabay)

图片

外资买入规模下降,话语权未降

一旦市场有什么风吹草动,总有人迅速用敌我矛盾解释涨跌,或者把矛头指向外资,或者对准内鬼。总之,有敌人捣乱。

这次也不例外,有知名人士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指出:外资机构有市场统治性的信息话语权,前面在市场宣传大规模计划的是他们,现在出来讲短期内没有,不及预期的也是他们。这就是“话语权”收割方式,能够统治情绪。

也有人表示,那些说大牛市、鼓吹大牛市的当了外资套现的帮凶。

图片(图源:pixabay)

任何资本市场都嗜血,不因国别而有差别,美国市场多杀多,空杀多的事情也不少,阴谋论是缓释情绪的简单做法,会让我们陷溺于其中不可自拔,进入集体的自怜和愤怒。

我们有必要反思,国内投资者为何就拿不到舆论话语权?

要知道,从实际数据出发,外资在中国股市里的地位是下降的。9月30日央行发布的人民币国际化报告显示,境外投资者的股票资产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22年还有3万亿元以上的持仓,2024年6月份只剩下2.7万亿。

图片

民生证券研报显示,自今年 6 月以来,北上资金持续净流出,在本轮市场反弹前,北上累计净买入规模接近 2023 年以来的最低值。

图片

按理说,外资资金占比下降,对中国股市的影响力也应该跟着走弱。可恰好相反,2024年两次股市上涨都在证明,外资对中国市场的影响力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加强。

图片(图源:pixabay)

2024年4月份股市反弹的时候,我们撰文分析,外资影响力巨大。

那一次反弹,发端于瑞银等外资突然唱多中国地产。4月26日,券商中国报道,瑞银大中华区房地产研究主管分析师John LamJ在最新的采访中表示:“在三年的看跌之后,由于政府的援助,我们第一次对中国房地产行业变得更加乐观。”

在瑞银等外资大行唱多后,地产等权重板块一路上涨,大盘从3000点左右突破到3100。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乐观来了一秒钟。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除了低迷,还是低迷。随后,外资调低了对中国股市和楼市的预期,8月份开始进一步下调对中国经济的展望。

8月25日,瑞银发布报告称,因为中国房地产疲软,对经济拖累超过此前的预期,下调中国GDP预期,2024年对GDP的展望从4.9%下调到4.6%,2025年从4.6%下调到4%。

瑞银表示,以目前的情况,预计楼市2026年才能触底反弹。

图片(图源:pixabay)

很多人说政府应该发挥预期管理的作用,让大家放心,但这么理解是有问题的。

尼采曾经说过,这个世上没有真理,只有视角,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尼采还在《善恶的彼岸》中写道:“事实并不存在,只有解释”。

这种充满尼采色彩的解读近似疯狂,但强调了解释权的重要性。解释权和话语权既是力量的产物,也是长期信用的产物,简单说,人类心理上有慕强的一面,也是慕信的一面。

所谓预期管理,除了政府的言论之外,各大媒体和机构的作用非常大,与政府的预期管理构成了一张信用互文网。

大家紧盯着政策和数据的变化,各地方出现爷叔在民间呼应,外资机构对市场的解读大行其道,引导了部分市场预期,甚至顷刻就能转化为巨量买卖,这些都是群体的心理投射。

图片(图源:pixabay)

图片

外资是如何影响预期的?

2024年9月这波行情和4月份的那一次有很多共同的脉络,值得梳理,值得揣摩。

最早传递出中国开始正面应对通缩的是大摩。大摩在9月份的一个电话会议上,公开说他们在9月份的北京之行后,感受到决策层要遏制通缩的紧迫性,也开始考虑更多政策工具。

大摩进一步传递了一个信号,未来的政策会更多通过完善社会保障,发力消费等措施刺激经济。财政刺激的着力点,则会更多聚集中央,由中央扩表来促进消费和缓解房地产压力。

图片(图源:pixabay)

后来,一篇“摩根士丹利万字长文:中国行的收获”为名的文章,在江湖广为流传。

看了下时间,大摩电话会议信息披露最早是在9月10日左右,万字长文则是在9月13日前后。9月13日除了中秋节前夜没啥特殊的,但后视镜角度看,9月13日几乎是A股本轮见底的日子。

图片

这么巧合?

剩下的事情,就是牛市环节。9月24日,影响A股的重大发布会召开。从资金动向看,外资没有提前预测到这场发布会,但他们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广为流传的政策解读。

9月24日之后,大摩分析师第一时间发布研报:央行宣布创设的两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第一阶段累计8000亿的规模颇为可观。

具体分析如下:第一阶段承诺的总额8000亿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当前A股市场总自由流通市值的2.9%,约为A股市场年初至今平均日成交量774亿元的1.03倍;其中,与历史A股回购相比,再贷款计划承诺的3000亿元初始资金,大约是2023年A股总回购额1227亿元(约169亿美元)的2.5倍;与“国家队”买入量相比,年初至今,粗略估计国家队的总买入可能达到900亿美元。第一阶段的8000亿元(约1130亿美元)大约是这一数字的1.3倍。

看完这段文字,有人大约会心潮澎湃。啊,央行买入8000亿,而且还“承诺”,这还了得。

图片(图源:pixabay)

加之一系列的内外机构的媒体的热情解读,市场被引爆。9月24日,股市开市进入万亿模式。此时,引用外资机构的看多解读也许是为了点燃市场的激情,形成心照不宣的互相激荡。

国内几乎所有媒体都在转发文章——外资态度发生大逆转,看好中国资产,调高A股指数。标题和内容大致如下:

大摩表示前所未有的刺激措施推动A股乐观情绪飙升,从技术层面上看,短期内沪深300可能再上涨约10%;

高盛资金流专家高呼,这次“中国交易”不同以往;

对冲基金传奇人物大卫·泰珀在一档节目中表示,“我原以为美联储上周的降息决定会导致中国放宽政策,但没想到他们会使出那样的大招。这是一个彻底的转变。”当泰珀被问及买了什么中国资产时,他回答称,“什么都买,我会买ETF,也会买期货,所有的都会买。”

外资确实买了,表现在北上资金上。据财通证券统计,净买入的时间卡在9月18日左右,到10月2日,净买入68亿美元。

图片

民生证券统计,北上资金最早从9月19日转为净买入,9月24日之后买入金额迅速放大。过去两周,北上资金买入金额累计超过500亿。

图片

海通的资金监控系统显示,9月24日左右,外资开始大幅买入。

图片

10月8日开始,事情发生变化。发改委一场发布会,让外资从买入到卖出甚至做空。以大摩为首的外资几乎众口一词,发布会不如预期。大摩甚至第一时间表示,A股已经没有空间了。国内负面的情绪也在发酵,然后,市场越来越差。

图片(图源:pixabay)

10月10日开始,我们陆陆续续看到更为深刻的数据。

比如,高盛在10月10日的交易报告中赫然写道:在中国为期一周的长假过后,对冲基金10月8日周二卖出了创纪录数量的中资股票。报告还称,对冲基金不仅解除了多头头寸,还增加了空头头寸,卖出的多头头寸是做空头寸的两倍。

大摩也在10月10日的研报中分析说,过去的一周里,政策刺激主要集中在货币和房地产领域。但在去杠杆的环境中,这些政策的乘数效应是偏弱的,因此,政策的最终效果也会是不理想的。

要彻底地摆脱通缩,中央政府需要加大杠杆力度支持市场经济发展,加大消费,理想的情况是政府在未来两年内形成1万亿美元以上的财政刺激。

基于不及预期的判断卖出,甚至做空,无可厚非。但细品这个过程会发现,外资的理解、决断起到了预言作用。8000亿也好,发改委的发布会也好,外资的预期是重要的指针。

图片(图源:pixabay)

国内的预期是什么?

10月7日开始,也许是决策层意识到了什么,亲自下场。10月7日,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副会长徐忠公开表示,此次“互换便利”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基础货币投放,不存在“扩表”,并不是所谓的“央行下场入市”。投资者应当有风险意识,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出发,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徐忠副会长的声音,最终起到的效果是和10月8日的会议一起发酵,被市场视作不及预期。

10月12日,刘煜辉在微博上说:外资机构早就知道短期财政上不可能有”大招”,因为大规模财政计划要走预算程序,有的甚至涉及到要改体质,所以不是短时间能够宣布的。这个连我都知道。但是外资机构有市场统治性的信息话语权。前面在市场宣传“大规模计划”的是他们,现在出来讲短期内没有,不及预期的也是他们。这就是“话语权“收割方式 能够统治情绪。

为何国内机构不在政策或者会议出来之后,第一时间采用市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解读?

问题是,外资拥有较大的话语权,因为他们此前预言的准确概率,也因为他们的解读方式并非人云亦云,不是单纯的传声筒,更是因为他们在国际金融市场长期的话语权优势。

外资的表达方式明显是大家爱听的,这样的叙事能力,类似中国电影和外国的差距。

图片(图源:pixabay)

图片

刺激2万亿?新博弈在继续

10月8日的发布会不如预期,人们开始博弈10月12日财政部的发布会。在发布会之前,影响力大的内容还是基本来自外资。

野村在研报中说,周六的发布会上,财政部可能会动用历史结存的2.26万亿元国债额度,其中一些资金如果用于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则不应被视为增量财政刺激。

针对地方政府如何使用专项债资金,从陷入困境的开发商手中购买闲置土地,财政部可能会公布更多信息,刺激计划的实际规模可能会更大。

BP社也公开披露经济学者们对于财政部发布会的财政预期,多数在2万亿。

图片

某种意义上,总是遥遥领先的预测会先于财政部的发布会走入人们的心理,成为一种锚。如果最终公布的结果不如预期,那就是一场“空”,只有超过预期,市场才有可能转化为积极的行动。但超过预期太远,也有可能乐观到不可收拾。

图片(图源:pixabay)

在外资忙着给预期的时候,国内一些机构在干吗?传话,互怼,创造挺“牛”的新词汇。争夺话语权,需要长期的能力和信用的一步步积累。

好在10月12日,财政部的发布会还算给力,内容基本满足预期,只是缺少一些细节。有个别表述充满想象空间,比如,有句话是,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这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措施。

高盛在财政部发布会后第一时间解读:财政部会议基本符合预期,积极因素在于明确了更大规模的化债,中央更多债务融资,消极面在于,没有太多具体的刺激措施,尤其支持消费的1万亿刺激政策没出现。

内资也在第一时间给出自己的分析,多数给出的是乐观、超预期表述。

图片

这场财政部发布会之后,预期博弈还在继续。10月底人大会议非常重要,因为是预算调整,增发国债的必经之路,能否满足市场预期,要看会议之前各方的预期博弈。希望,这次清醒而理性的声音更多一点。

写到这里,想起一件长期困惑我的事情,为何外资总能在中国跑赢市场。

中银证券统计,从2021年1月8到2024年4月3日,中国经历熊市的几年,北向资金相对于沪深 300 指数的超额收益率为 24.4%,相对于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885000.WI)的超额收益率为 17.1 %。

图片

这超额收益是怎么来的?也许除了研究能力、信息搜集能力,更有叙事能力的差距。

尼采说,这个世上没有真理,只有视角,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这句疯狂的话应该更加理性的表达,这个世界有真理有人性,无论是谁,对市场的认知是沧海一粟,我们的解读要接近于真理和人性,并且保持谦卑。

图片(图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