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块一天,求一位同学监督我女儿不化妆:大学生的家长群,究竟能有多离谱

全文2720字,阅读约需8分钟,帮我划重点

划重点

01一位父亲在家长群里发布需求,5块一天监督女儿在学校的生活,发现化妆一次断供一个月。

02有家长认为此需求离谱,质疑为何家长如此关注孩子的生活。

03然而,这位父亲坚持认为只要自己愿意,就没有问题。

04帖子引发讨论,大学生普遍认为家长群没有必要,甚至有些抗拒。

05专家建议,父母应站在孩子的立场,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实现真正的教育互动。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文 | 米粒妈

你知道吗?现在大学生都有家长群了。

米粒妈刷到一个帖子,简直震惊到下巴都合不上。

一位父亲在家长群里直接发布需求:

“哪个学生接活,5块一天,监督我女儿在学校的生活,发现化妆一次断供一个月。”

图片

有的家长觉得这需求实在离谱,也忍不住问一句“为什么”。

可是这位父亲仍然我行我素:“没有为什么,只有我愿意不愿意。”

米粒妈真的无语了,孩子都上大学了,父母竟然还要管这么宽吗?

图片

“我只要我觉得”

米粒妈对大学生虽然也有所了解,但关于大学生的“家校关系”,还停留在自己上大学那会儿呢。

那就是——基本没关系。

学校放假、调休、选课等一系列通知,都要学生自己操心,同学之间也会互相提醒。

但现在,有了家长群,辅导员会把各种通知都同步发布到群里,孩子忘了,也有家长提醒。

如果说是让家长了解孩子在校动向,倒也说得过去。

但是,有些家长,明知孩子已经成年,可以独立生活,却仍然像小学生家长一样,根本放不下心。

大学生入学前,会有新生交流群,里面有对大学生活好奇的新生,当然也有解答问题的学长学姐。

可任谁也不会想到,现在新生群里都能混入家长了。

家长会提前为自家孩子做好攻略,什么拼单群、快递群了解得比自家孩子都清楚。

简直就是拼尽全力,让孩子跳过探索,保证能舒舒服服地学习生活。

图片

掌握学校生活信息还不算完,更离谱的还在后面,有的家长甚至强行把辅导员老师当作幼师,群里各种问题不断。

如果学校没有家长群,也会主动询问,如果辅导员回复没有,家长也会略有不满:

大学家长不用和导员交流吗?

辅导员一句话真是问出了米粒妈的疑惑:有啥好交流的?

不过没关系,没家长群是吧,咱们家长自己建一个。

费这么大劲,就是为了能掌控远在千里之外的孩子动向,恨不得学校内的一举一动比孩子还要了解。

图片

米粒妈看评论,大学生基本都很抗拒家长群,认为就算高中有必要,大学也没必要了。

可是父母完全乐在其中,甚至认为这才是真正对孩子的关心和爱。

他们用自己想要的方式对孩子好,却忽略了孩子想不想要。

图片

教育不是单方面输出

曾看过一个女孩的帖子。

有人送给妈妈一瓶草本洗发水,妈妈觉得是好东西,就拿给女儿用。

可是女儿用了一次,觉得洗完不舒服,加上味道不喜欢就不想再用了。

妈妈却跟她说,不能不用,因为这洗发水是好东西。

女儿不想争执,第二次直接换掉了洗发水,可妈妈闻到味道后又开始不停唠叨,一再强调那瓶洗发水有多么好。

无奈之下,女儿又用了一次,但感觉还是不好,这次说什么也不想用了。

图片

一再被拒绝,妈妈总该放弃了吧,没有,而是联合女孩的外婆、爸爸一起劝说。

这回女儿再也不忍了,直接把一整瓶洗发水全倒了,妈妈却反问女儿:

你不愿意用和妈妈说呀,为什么要倒掉呢?你做事怎么这么极端呢?

图片

米粒妈很难形容当时看到这句话的感受,只觉得母亲一直自说自话,好像只把女儿当作一个NPC。

无视孩子的反馈,只顾输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最后哪怕孩子不喜欢不愿意,也可以说一句:

我这都是为你好啊。

可是,要通过强迫的方式给予对方的好意,真的算是好吗?

米粒妈想起前阵子逛街遇见的一对母子。

男孩大概和米粒差不多大,妈妈带他排队买冰淇淋,一边等待一边告诉他:

“你待会可以选一个口味。”

男孩兴奋地点头,到了柜台前,他大声地对店员说:“姐姐我想要一个巧克力味的。”

妈妈一听立刻就伸手拽了一下男孩:“巧克力味的多甜啊,对牙齿不好。”

男孩肉眼可见地一下子就蔫了,但是又有点不服气,顶了妈妈一句:“你不是说让我选吗?我喜欢巧克力味的。”

妈妈这时候还能保持情绪稳定,对孩子说:“草莓味的吧,你不是喜欢吃草莓吗,巧克力味的真不好。”

男孩眼看反抗无效,小嘴立刻撅了起来,妈妈也没了耐心,来了一句“那我不都是为你好嘛!”

于是,直接付款买了一个草莓味的冰淇淋,然后就带走了还在闹别扭的男孩。

虽然这个对话不到1分钟,但米粒妈感受到的是窒息和痛苦。

明明给予了孩子选择权,但只有孩子选择了父母心目中早已预设好的答案,才能算作是听话的乖孩子。

孩子可以生气,可只要父母一句“为你好”就能让他哑口无言。

有的家长认为这是“立规矩”,可米粒妈只觉得这是欺负小孩。

不说无法达到教育的目的,也只会让孩子感到痛苦。

教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要知道,教育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可是,很多父母只按照自己的心意,却没有看到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把双方交流,变成了单方面输出。

可这,不是教育,而是控制。

图片

爱的第一步是看见

不知道你有没有刷到过宝宝视角的视频。

妈妈给一岁多的宝宝胸前挂上迷你摄像机,记录孩子视角下的世界。

宝宝有了新的玩具,但是包装没有拆开,向妈妈寻求帮助,可是忙碌的妈妈直接忽略了宝宝的求助。

图片

感到失落的宝宝,急得转圈圈,委屈之下哭了起来,妈妈还以为是有什么东西硌到脚了。

图片

当妈妈走近之后,宝宝再次拿起玩具,妈妈才懂了宝宝的意思,拆开包装,宝宝终于开心地笑了。

图片

有很多人评论,自己看到宝宝得不到回应的时候,真的很心急。

对孩子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回想养育孩子的过程,在他小小的时候,因为无法表达自己,经常会哭、会闹,但我们身为父母很可能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多数时候,我们只是觉得孩子饿了、困了、想吸引关注,却根本没有看见孩子真正的需求。

更令人难过的是,孩子长大后,也可能会遇见相同的困境。

米粒妈曾看过一位儿童心理专家的一个咨询案例。

上小学的男孩,特别喜欢捡树叶和小草回家,经常放在房间里的各个地方,家里难免会有土和枯叶。

光是不卫生就让妈妈很头疼,关键是她还担心孩子染上细菌,导致生病。

可无论妈妈怎么说,怎么管,小男孩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偷着往家里捡树叶。

因为这件事,母子俩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家里鸡飞狗跳。

当妈妈实在受不了,向专家寻求建议的时候,专家却先问妈妈:“你知道他为什么非得要捡树叶吗?”

妈妈愣了一下,仔细回想,自己也只是三令五申不许捡,但好像真的没有问过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专家建议她,别再和孩子较劲,先试着站在孩子的立场,然后再去引导他。

咨询后,这位妈妈和孩子进行了一场认真的对话,她才了解到,原来在孩子的眼中,这些不一样的树叶,有不一样的美,他想把这些好看的树叶留在身边。

知道了孩子的想法,妈妈也不再竖起全身的刺,而是和儿子做了一个约定:

每周六一起捡树叶,然后洗干净制作标本,但平常不能再捡树叶。

男孩的愿望被看到,需求被满足,对妈妈的要求也一万个配合,问题不仅圆满解决,亲子关系也更进一步。

妈妈后来还特地表示感谢,但专家只说了一句话:不用感谢我,主要是因为你愿意去看见。

米粒妈突然想到,在哈萨克语中,“我爱你”的表达是“我清楚地看见你”。

对孩子的爱,同样如此。

因为从婴幼儿时期开始了解了孩子的习惯,咱们有时候也难免会不自觉地靠经验办事,忽略了孩子的内心感受。

可是,爱的第一步,就是要“看见”。

看见孩子不能或不敢说出口的需求,理解孩子那些在大人眼中微不足道的顾虑。

小时候没带红领巾,站在校门前可能觉得天都塌了。

可现在想想,这哪能挑起咱们半点情绪波动呢?

视角不同,感受不同,但我们不能无视了孩子的另一种表达。

毕竟,只有看见,才能懂得,才有信任和交流。

教育的过程中,也只有父母先看见孩子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在引导和交流下与孩子达成共识。

只有经过了这样的流程,才算是完成了教育的互动,否则就是单方面的自嗨,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

最好的爱,不是为你做我想做的,而是给你你想要的。

毕竟,只有当爱意流动起来,情感才会有温度,心与心才能更贴近。

图片

个人简介:@米粒妈爱分享 米粒妈,美国海归,海淀家长。专注学习干货、教育经验和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