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全天候激光通信长时建链,极光星通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图片
来源:猎云网
近日,空间激光通信领域科创企业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极光星通)宣布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
本轮融资由复容资本、长江资本、雅榕资本、创业黑马、光谷产投、普华资本、融道资本、华真资本、雅瑞资本联合投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设备采购和运营成本等。
截至2024年9月30日,极光星通旗下激光通信试验星座“极光星座01星(复旦信息星)、02 星(上海电机学院一号)”已完成全天候>24小时激光通信稳定建链通信,在轨累计通信时长超过200小时。
2023年12月至今,极光星通厚积薄发,已完成八台产品在轨飞行。产品覆盖相干制式、非相干制式,1.25Gbps、2.5Gbps、5Gbps、10Gbps、100Gbps,通信距离覆盖350km至5500km。另有部分特种装备完成测试及初样阶段。
极光星通积极推进批量化制造,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建成年产500台套半自动化特种装备专用生产线,年内已实现数十套产品的批量化制造。预计2025年内,极光星通公司将可实现数十套产品在轨飞行。
全建制顶配团队,自研产品供应多个巨型星座
极光星通成立于2020年,团队聚焦于空间激光通信技术研发及落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空间激光通信产品及解决方案,是国内多个巨型星座的重要供应商,公司拥有完整的产品矩阵,涵盖星间同轨、星间异轨、星地和临近空间等应用领域。公司自主研发能力突出,已申请和授权核心技术知识产权超过50项。曾获中科创星、方正和生、顺为资本、上海国际创投、成都科创投等知名创投机构投资。
极光星通汇集了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业内知名航天院所技术人才,并吸引了华为、中兴通信等国内头部光通信企业的技术专家,组成了一支集荷载研制、组织管理和市场运营为核心的成熟队伍。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吴少俊博士,深耕空间信息网络领域15年,曾担任中科院空间应用中心研究室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应用信息系统主任设计师等,主持过多项国家重大航天型号任务。团队研发负责人则拥有超过10年的航天产品研制经验,曾牵头负责多项载人航天项目。
在轨8台整机,其中极光双星实现30小时长时稳定建链
2024年5月31日,星河动力谷神星一号遥十二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将“极光星座01星(复旦信息星)、02 星(上海电机学院一号)”激光通信试验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两颗卫星搭载了由极光星通自主研制的卫星激光通信终端,用以构建“激光通信在轨试验平台”,加速我国巨型星座建设。
极光星座01/02星由极光星通团队联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埃依斯航天、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九研究所、复旦大学、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电机学院、星河动力航天公司、北京天链测控、馥昶空间、久之洋、巡天航宇、湖南正道建设集团等单位共同研制。双星运行在535km的太阳同步轨道上,用以验证从300公里至4000公里不同星间距下宽带星间激光通信,测试星间业务数据的高速稳定传输等。所搭载的终端产品,在无信标高精度动态捕获跟瞄技术、在轨高精度光轴自主标校技术、光机电一体化轻小型高集成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上均实现了突破,可有效满足星座规模化组网星间通信需求。
截至今年9月底,极光星座01/02星激光通信建链持续时长30小时,实现了全天候长时激光通信,有力验证了极光星通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极光星座03/04星目前已经在建设期间,预计在2025年二季度发射入轨。
低轨星座建设加速,空间激光通信需求爆发
空间激光通信是一种利用激光束作为信息载体的无线通信方式,具有速率高、通信容量大、天线尺寸小、功耗低、体积小等优点,是提升未来通信网络服务能力的关键技术。近年以来,在我国航天技术的快速带动下,尤其是低轨卫星和星座组网对信息通信需求量的持续攀升,空间激光通信以其带宽大、传输快和成本低等优势,被称为是解决信息传输“最后一公里”和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最佳解决方案,备受行业上下游和投资机构关注。
空间激光通信在近轨卫星、民用航空、远洋舰船和陆基车载等领域前景广阔,市场规模非常可期。根据行业第三方机构预测,到2025年,中国光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1750亿元,对应2022—2025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2%。
在行业需求快速增长的同时,激光通信产品终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是行业上下游最关切的核心要素,同时也是整个全球竞争最为激烈的赛道。空间激光通信产品的核心技术壁垒,是对目标的捕获、跟踪、瞄准及建链等。在轨跟踪并持续稳定建链的时长,是厂商综合技术水平的主要体现,也是产品评价的关键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