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新中国陶瓷艺术的先驱,曾九次与峰峰结缘

图片

9月20日,“磁·引力—2024中国(峰峰)磁州窑国际陶瓷艺术双年展”顺利举办,在明亮的展厅内,展示着多件磁州窑作品,这些充满了现代审美的作品无一不昭示着磁州窑文化的历久弥新。

图片
图片

磁州窑作为活态的千年窑口,犹如一处引力巨大的“磁场”和一座文化富矿,千百年来,磁州窑在民间广受欢迎,引发全国很多窑场争相模仿,使磁州窑由一个地方窑场发展为遍布多个省份的庞大磁州窑系。以古磁州彭城镇为中心辐射、影响全国各地,形成驰名中外、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吸引着一批又一批国内优秀的陶瓷专家、美术大家和文化学者群体聚焦。

“器成天下走,匠从八方来”。历史上从来没有过这么多的国内顶级学者、专家和教授等知识精英汇聚于彭城。这些精英群体的参与和指导,为古老而沉闷的窑口吹来一股清新的风。1957年,磁州窑仿宋瓷参加东德莱比锡国际博览会,由叶麟祥、吴兴让等人参与创烧的仿宋黑白刻花瓷受到好评,引起轰动。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磁州窑在国际舞台的首次惊艳亮相。正是这次展会上的出色表现,吸引了当时国内顶尖级专家、艺术家前来彭城访问和创作。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形成了上千人规模的回国潮和“海归”群体。这里不得不提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梅健鹰,这位新中国陶瓷艺术的先驱。

梅健鹰上世纪40年代就读于重庆中央大学艺术系,后赴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1951年经过层层曲折,返回祖国。1951年10月,应徐悲鸿邀请,受聘于中央美术学院,后参与筹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并任陶瓷美术教授,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陶瓷美术人才。

图片
梅健鹰   
图片
吴兴让

峰峰矿区彭城镇——中国磁州窑的故乡。滏阳河畔,柳丝轻扬,掩映在滏源里的高大牌坊下,笼盔筑成的街巷,瓷韵悠长。

大师风范跨越时空,梅健鹰曾先后九次与彭城磁州窑 “结缘”。一桩桩佳话逸事,见证着邯郸陶瓷业的时代变迁。

据原邯郸市陶瓷艺术研究所负责人段天纯讲述:1957年3、4月间,正是春寒料峭的时节,吴兴让和几位技工去彭城火车站,迎接从北京来的梅健鹰大师。吴兴让凭衣着和举止,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他。吴兴让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挥着手快步迎了上去,喊道:“久闻梅教授大名,旅途劳顿,辛苦了。”两双大手便紧紧握在一起。

第二天,吴兴让等人陪同梅健鹰先生,前往观台、青碗窑和水冶等古窑址,做实地田野调研并收集了大量瓷片,随后又到彭城碗市街等地的渣堆上寻转,在草市口碗市街发现满大街都码放着用草绳捆的粗瓷碗,他拿起一只仔细端详,碗面上涂抹有几笔青花,率真而随性,趣味横生。他触景生情地说:“美国大博物馆都收藏有磁州窑精品,磁州窑闻名世界!咱们要对得起先人,靠口授心传的磁州窑技艺不能断根啊,一定要把磁州窑艺术发扬广大。”

梅先生这次在彭城等地调研了一个月,对磁州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为下一步研究开发磁州窑产品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9年春季,梅健鹰第二次来彭城,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冯先铭等陶瓷专家,共同指导仿宋瓷新品研发,并为建国十周年人民大会堂河北厅陈设瓷的研制进行了具体的指导。经过吴兴让等技术人员共同努力,陶瓷一厂出品的绿釉刻花特大花瓶、白地刻花水注大瓶和刻花茶具等作品成为了人民大会堂的国礼瓷器。

图片

△右为段天纯

段天纯从尘封已久的记忆里,依稀记起梅健鹰教授待人接物的几件小事,感受颇深值得回味。他曾亲眼看见,梅先生当众以写意笔法在瓷胚体上蘸着颜料,挥毫泼墨,然后用竹篦刻划几下,荷叶上筋脉突现,一只《墨荷图》梅瓶,顿时气韵生动,“笔落惊四座”。如今梅健鹰手绘的一对白地黑花磁州窑梅瓶,在市场上被炒到50多万元。

图片
图片

△梅健鹰六十年代作品

喜欢音乐的梅教授,从北京带来一台老式电转子唱片机。休闲时他放《命运交响曲》等世界名曲,悲壮的节奏与旋律从他的住宿传出,虽然那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都很艰苦,但丝毫不影响他对音乐的爱好和享受音乐的快乐。

梅教授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谦和朴实,与这里的许多匠人、窑工结下深厚的友谊。吴兴让说他是“喝过洋墨水的”专家,他谦虚地说:“姜还是老的辣,大师来源于民间。”

有一次,梅教授从北京带来了一个电动陶瓷轮盘,在当时那可是个稀罕物。这也是磁州窑历史上第一个电动轮盘,他把这件轮盘留在了研究所,成为了磁州窑发展的历史见证。

在彭城时,梅教授一有时间,就从渣堆信手拈来瓷片,和吴兴让一起探讨瓷片上的“款识题记”,如“磁州临水焦家造”“焦三造”“临水镇安家记”“高家”“申家”“李家造”等具有烧造年号和广告语,瓷土产地、釉料配方、烧制技法和窑火温度等,他都仔细写进自己的工作日记。

图片

△第一排左三为波兰留学生傅铎

△梅健鹰日记本

休闲时,梅教授会和吴兴让等窑工、老艺人一起到碗市街、草市口、窑神庙、火神庙和半壁街逛逛,漫步彭城古镇的胡同街巷。还走进一条条作坊,与这些老画工、烧工和模型工唠嗑,了解彭城陶工生活的点点滴滴,感受“烧陶瓷是火中求财”的艰辛与不易。

1966年7月,梅教授带着几名留学生来彭城窑口实习,有越南留学生邓庭叶、东欧社会主义大家庭波兰留学生傅铎、还有伊拉克留学生艾博拉,都来到向往已久的东方陶瓷圣地——彭城磁州窑。在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缠枝牡丹纹梅瓶前,他们惊叹不已。在吴兴让等匠人手把手的教学中,他们学习化妆土装饰、釉料的配制等,一步步学会拉抷、盘条等制作工艺,感受其独特魅力,学到了技艺,收获了友谊。

图片

△第二排右三为梅健鹰,第一排左二为吴兴让,第一排左四为越南留学生邓庭叶

1973年秋天,梅健鹰教授等人又一次来到彭城,在陶瓷研究所工作了一段时间,这是吴兴让最后一次与他交往、共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兴让曾先后与中央工艺美院师生在一起工作九次,与他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甲辰龙年的彭城古镇,萌动着初春的气息。近年来,伴随磁州窑热在世界范围内的兴起,峰峰政府一直在深度挖掘磁州窑文脉,着力打造这张世界级的文化名片,在恢复滏源里历史风貌持续发力。磁州窑的众多工匠坊里,充满着创新的味道。随着磁州窑亮相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在全世界继续呈现非遗技艺传承的匠心与坚守。他们积极培养传承人,年轻一代接过非遗技艺的接力棒,磨炼着“匠人精神”。

跳出磁州看磁州窑系,更多能工巧匠的创作理念迎来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博采众长的热潮。瓷韵继续萦绕古镇,文旅融合发力,滏源里、盐店和富田等遗址,弥漫着厚重的烟火气,涌来越来越多慕名而来的外地游客。

图片
图片

如今的千年陶瓷古镇,一批陶瓷工艺大师与时俱进,一股新锐力量正在崛起,拥抱“年轻态”和“国际化”,多种理念交织在一起时,仿佛产生了某种神奇的“化学”反应。

来自世界各地的陶艺家们将传统陶土融入当代艺术理念,用丰富的造型、手法给予更多样的自由表达。它们不再拘泥于传统的白地黑绘,而是用充满张力和视觉冲击力的作品,展示着磁州窑千年窑火生生不息的新活力。


■文字:吉卫东

■校对:马鸿轩

■编审:李妮妮

■监制:曹彦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