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微风》是余华最新散文集。全书由29篇文章集锦而成,包括《童年情景》等12篇2024年新作,构成作者从事写作40年的散文精选。从文学史的先锋定位,到互联网的幽默人设,余华作为广受瞩目的小说家,他将笔触从虚构故事延伸至自传经验的散文写作,自是为文学天地再开新面的艺术尝试,然其记忆深处一再与生命、文学和时代展开的心灵对话,尤多一番抚今追昔的感慨、不落言筌的深情。
在书中,余华重整数十年来绵亘不绝的人生往事,以新作记叙童年时期的成长见闻、串联20世纪90年代旧作中的欢笑悲欣,一齐将己身亲历的奇妙故事和中国历史娓娓述来。从儿时医院宿舍中“世界上最为丰富的哭声”(《医院里的童年》),到少年随海流漂游十余里的惊心冒险(《一直游到海水变蓝》),再到青年牙医向往陌生天地的“十八岁的出门远行”(《到上海去》)。作者一边细摹中国南方小镇的童年即景,一边铭刻那些凡俗浪漫的时代光影。既有为人子时远眺未来的憧憬和渴望,也不乏为人父后怀想当年的感伤与怅惘。尽管余华散文不诉诸丰饶华艳的笔墨,但文段语句中相连相通的感情,总能在不经意间触动读者。
每逢光阴代谢之际,前尘往事俱往矣。可灵魂之壑的微风乍起时,一个人的所思所想怎会轻易随风而逝?如此情境下,余华缓笔急写的“山谷微风”貌似平白,却有坦然面对自我的诚恳、率直动人的力量。综观作者的人生之路,余华的步履正与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中国社会相伴而行,一路见证的历史风云可谓千变万化。然而,余华并非一味耽溺于时移事往的感伤,他更执着于叩问人生所来之路,力图重现笑中带泪的生活点滴、时代背后的深沉一面。这里有医生家庭的风雨、茫然四顾的青春、如影随形的恐惧、最初的文学梦、被写作改变的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山谷无异于寓示人的生活和生命情境,微风牵引的是心的情绪与情思流向。两者共同之于漫长岁月的回响及共鸣,最为引人深思。
余华言及创作《山谷微风》缘起于海南公寓坐落于山谷中的晨昏风向与风中遐想。如果说他畅想童年午睡时苦心寻觅穿堂风,翻动了记忆的扉页,那么来自四面八方的风声,恰如音乐中回旋不已的转调,吹响了岁月的乐章。当历史与回忆成为写之述之的对象,余华处理童年、青年和壮年时期不同记忆的叙事姿态,分别平添了舒曼《梦幻曲》的梦幻、李斯特《前奏曲》的庄严、巴赫《平均律》的沉静,为文字表达赋予了宛若音符的节奏美感和情感律动。
回首现代文学史,余华《山谷微风》俨然与鲁迅《朝花夕拾》发生有趣对话。这一不同世代作家重提旧事,意欲将“旧来的意味存留”的写作用心,颇为耐人寻味。这些回忆性散文虽不无青春已去、芳华不再的喟叹,但作家力求平淡中见真章的努力,似乎如出一辙。这是作家年纪日臻成熟的心态使然,也彰显了文学跨越时空情境的微妙相遇。相较于鲁迅反顾岁月轮回、感悟朝夕流转的怀旧姿态,余华笔下的“山谷微风”出落得同样生动委婉,无论是看露天电影、炒南瓜子的趣味,还是“生活能够在悲伤里剪辑出快乐”的沉思,皆为散文增添了忧乐与幽默相交织的抒情向度、平静却不失温情的诗性氛围。
在《活着》结尾,余华借由风来形容富贵老人的一生之路:“他的歌声在空旷的傍晚像风一样飘扬。”这飘扬不止的风声,从历史和时代深处吹来,呼啸过千百万众生。循此之风,《山谷微风》吹向生命的另一重幽谷:人之命运如风般升沉消长、行止来去。这可感不可知的风,一旦汇入翻涌的历史长河,它该何去何从?在微风轻拂、遐思无边的时分,纷纭往事一闪而过,唯有记忆朝暮纷飞。这场风中,可曾有你我未了的情怀或梦境?(施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