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杰耶夫归来带来独家“硬货” | 一场票价,两场曲目量

图片  


2024年是中俄建交75以音乐为纽带的文化交流跨越山海,情谊绵长。继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于本月初亮相马林斯基剧院过后,17日至18日,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将在指挥巨匠捷杰耶夫的带领下登台国家大剧院,与北京乐迷亲切重逢。同时,作为今年秋季首家到访的国际名团,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音乐会将为2024“醇·萃古典”拉开帷幕。


图片

瓦莱里·捷杰耶夫



捷杰耶夫是圣彼得堡指挥流派的杰出代表,师出传奇指挥大师伊利亚·穆辛。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是俄罗斯最古老的乐团之一,历史上众多音乐巨匠如柏辽兹、瓦格纳、冯·彪罗、柴科夫斯基、马勒以及拉赫马尼诺夫等都曾执棒该团。捷杰耶夫执掌马林斯基交响乐团36年,更是带领乐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高度。

  

图片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与此次中国巡演其他站的曲目不同,捷杰耶夫为国家大剧院“独家定制”节目单——尽管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已十余次登台国家大剧院,此次前来,捷杰耶夫排除了其历年在此演出过的所有作品,拿出两套全新的曲目17日、18日两天的曲目皆精心策划,饱满的曲目量,观众花一场票价,即可享受到近两场的观演时长可谓诚意十足、“硬货”满满。


 快来了解一下1017日的精彩曲目吧!(18日曲目将在后续推文中介绍)



10月17日

演出曲目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拉威尔

大海——德彪西

彼得鲁什卡——斯特拉文斯基
C小调第4号交响曲——肖斯塔科维奇




《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     拉威尔


“帕凡舞”是16世纪欧洲地区流行的一种行进式舞蹈,虽然在意大利、西班牙等地曾出现过三拍子、快速的帕凡舞,但其流传至今的主要形式依然是二拍子的慢速舞。同时,帕凡舞曲的特征还包括两个规模一致的旋律片段,和通常位于第三拍的重音。《悼念公主的帕凡舞曲》作于1899年,起初为钢琴而作,后于1910年改编为管弦乐曲。创作初期,拉威尔正于巴黎国立高等音乐舞蹈学院随加布里埃尔·福莱学习,作品一经上演便获得成功。

该作采用五部性回旋曲式的结构写成,内部各乐句的规模相仿。音乐推进的过程十分平缓,没有通常意义上的高潮点,情绪张力不明显。虽然拉威尔曾将这部作品描述为对“逝去时光中舞蹈着的公主”的重现,但作品实际上并非致敬某一位公主,而是表达一种对西班牙风俗和情怀的追忆。



《波莱罗舞曲》    拉威尔
《波莱罗舞曲》创作于1928年,是拉威尔最著名的大型管弦乐作品之一。与“帕凡舞”一样,“波莱罗”主要也是一种舞蹈形式(也有波莱罗歌曲),流传于西班牙等地,通常由双数舞者进行表演。典型的波莱罗舞蹈速度适中,三拍子,特性节奏由稳健的八分音符,和间插出现的十六分、三十二分音符共同构成,与凡丹戈、塞吉迪亚舞相似。

《波莱罗舞曲》包含两个主要的旋律片段,前者由全音阶构成,后者则受到爵士乐元素的影响。两条旋律建立在小军鼓通奏的波莱罗节奏之上,不断交错重复,其中的节奏、和声十分稳定,音乐则以由弱到强的响度变化来推进。此外,拉威尔还通过高超的配器手段,营造出绚烂的音响效果,使重复性旋律富于微妙变化。在观众的听觉期待几乎定型时,高潮处的转调令人眼前一亮,作品一经上演便收获大量好评。



《大海》    德彪西
第一乐章:在海上——从黎明到中午

第二乐章:海浪的游戏

第三乐章:风与海的对话

《大海》创作于1903-1905年,是德彪西最著名的管弦乐曲之一。两个强有力的外部乐章,加上中间灵动、精致的、实际上相当于谐谑曲的“浪花游戏”,似乎共同组成了一部三乐章交响曲。然其总谱上注明的“为管弦乐队创作的三首交响素描”,或许能反映出德彪西对交响乐体裁的态度:有意识避免将作品视为一部传统的交响曲或交响诗,同时也不否认作品实实在在的交响性。

作品的整体表达十分广阔,使人联想到深远浩瀚、又清新活泼的场景。其内部的旋律、节奏、和声各臻其妙,却也融为一体。德彪西放弃了那些描绘大海、风暴的常规手法,转而使用高度个性化的语汇,如大量的拟声音型和材料反复,以及五声音阶式的短句。音乐受到的不仅是象征主义或印象主义美学,还包括葛饰北斋、歌川广重等人绘画的影响。



《彼得鲁什卡》     斯特拉文斯基
《彼得鲁什卡》原是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于1910-1911年创作的一部芭蕾舞剧,故事脚本参考了俄国民间传说,讲述了木偶彼得鲁什卡因爱而不得而心生嫉妒,在与摩尔人决斗失败后化身灵魂复仇的故事。斯特拉文斯基与伯努瓦共同创作了《彼得鲁什卡》的脚本,将音乐、舞蹈和舞台设计完美地融为一体,使其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芭蕾舞剧之一。

1946年10月在美国期间,斯特拉文斯基对《彼得鲁什卡》进行了修改,形成了今天音乐会上常见的版本:他大幅改动了配器,缩减了乐队编制,并对音乐进行重新编排,使之更接近一部音乐会作品,而非芭蕾舞配乐;原作中部分和声式音型,被改为对位形式;第三和第四场景中的钢琴部分也得到了扩大。作品中机警的节奏、明亮的乐队色彩以及繁复的对位,都是斯特拉文斯基对后来进一步探索的道路之试验。



C小调第四号交响曲,作品43     肖斯塔科维奇
第一乐章:中等的小快板-急板

第二乐章:活跃的中板

第三乐章:广板-快板

《C小调第四号交响曲》创作于1935-1936年,是肖斯塔科维奇最被人熟知的交响曲之一。然与“第五”“第七”等作相较而言,人们关注该作的原因可能首先在于它的创作背景:写作《第四交响曲》的过程中,一纸社论严厉地批评了他的歌剧《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因而该作在已被完成的情况下依然撤回了首演,直到1961年12月30日才在康德拉申的指挥下得以上演。

作品虽为三个乐章,但无论演出时长还是乐队编制,都非常庞大:演出时间长达一个多小时,演出人数超百人。这是肖斯塔科维奇创造的巨大聚合体,大量荒诞的、高度悲剧性的表达,以一浪接一浪的方式言说。其中最为直白的表达在于作品的双重尾声:前者在C大调上陈述,似乎给音乐过程中的矛盾予以和解,后者却用C小调的悲剧性收束来否定这种和解。也许,这就是作曲家心境的一种外化。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