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朋友圈为何成为“毛坯人生”的新社交策略?


从“精装朋友圈”到“预制朋友圈”,年轻人究竟还能把朋友圈玩成什么样?国庆假期,一种和预制菜同理的朋友圈模式突然风靡网络,前有一天拍完七条朋友圈,后有出去玩一次发五年,这不禁让人思考,发朋友圈是否已经被赋予了新的社交意义


除了外卖,朋友圈也开始“预制化”了。随着国庆的到来,不少自媒体平台开始出现了提前编辑朋友圈的风潮,视频中的博主们事先策划好朋友圈的图文素材,然后在假期的不同时间段分别发布,给人一种一直都在精致旅游的状态。甚至还有网友“预制5年的朋友圈”,这一做法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图片
图片


号称“精装自由”“丰富人设”“精心表演”的年轻人,在预制朋友圈中再次感受到了展演的快乐。由于是预制,每一条图文都能够有足够时间被精心编著,从拍照、选图、p图、文案都能够顺应自我的意愿一一调整,无论是担心一天发太多还是无图可发的人,都能够通过这道“预制”程序实现发圈自由。“反复分享过去的美好,是不想浪费当时的素材,也期待着朋友能够记住自己真实的一面。”


图片


而在这样精致的表演行为中,也有人提出了质疑:“朋友圈不就是为了记录当下瞬间吗?”在预制的过程中,发布者会更加按照个人意愿进行现实的再构建,人们看到的是大家更想展现出的那一面。在“为他人而活”和“跟随自我”的拉扯中,也让我们察觉到预制朋友圈背后的社交深思:发预制朋友圈,到底是在发什么?本期小强传播招募了10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及研究生进行访谈,调查了他们对于预制朋友圈的看法和思考,旨在从传播学的视角多角度去理解预制朋友圈和自我、社会、人生的关联。


预制动机:

以“完美展演”赢得社交认可

Tom Standage在《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中提醒人们,社交媒体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物,人类天生就喜欢分享。作为一种社会化动物,没有人会不对他人的想法感兴趣,正所谓“人之生而不能无群”。因此在社交中得到幸福感和安全感是刻进我们基因的属性,而朋友圈更是完全迎合了这一动机的展演平台。


微信朋友圈不仅仅激活了多层级的关系,还具备集中展示和收获群体认同及社会资本的属性。预制朋友圈不仅仅满足了“前台完美角色”的自我修饰需求,还实现了将“客我”无限趋近于“主我”的认知塑造。在问到有预制意愿的访谈人员为什么想要发朋友圈时,尽管大部分人看似都把目光聚焦到了自己,但依然透露着对他人评价的在意和对收获认同的渴望。


图片

(图中文本来自访谈人员回复)


“刚开始延迟发朋友圈只是因为来不及整理图,后面发现这么做和实时发的效果区别不大,同时重要节日发还能收获更多互动。”(男,20岁,测控专业)

“我喜欢慢慢攒着发朋友圈,一是不会更新太频繁打扰到其他人,二是再发的时候我还能体会一下当时的快乐,三是这样也比较能够保护我的隐私,不喜欢不太熟的人知道我的实时状态。”(女,23岁,社会学专业)

“旅游每天都现拍现发太累了,我提前发就是为了又能发出好看的照片又不会影响我的体验,一天弄完后面都不用再化妆p图了,简直太省事了。”(女,23岁,新闻传播专业)


对于预制朋友圈,年轻人拥有不一样的想法,但总的目的几乎都指向“完美展演”。戈夫曼曾说过,当我们与人相处时,会尽可能弱化自己的不足,避免别人消极地看待自己,而尽量表现出好的那一面。预制朋友圈也是这一观点的集中体现,也许是害怕频繁发图给人带来不好的观感,也许是想要被看到精致的一面,也许是想在不出门的情况下也能收到点赞互动,总之,其隐藏着人们对社交认可和自我呈现的向往。


再往深层追溯,其实预制朋友圈也早有萌芽的苗头。因为微信朋友圈本身就存在着记录时间轴与社交时间轴分离的情况,早期人们就已经通过“仅自己可见”和“分组管理”等功能实现了面向自我和面向他人展演的时间区分。预制朋友圈则进一步打乱时间线,让发布者得以真正成为个人状态的运营者,内容也更贴近自我构建的真实


预制策略:

作为抵抗社交焦虑的新型手段

除了普适意义上的价值需求外,预制朋友圈也能说得上是对当下愈演愈烈的社交焦虑的一种抵抗。无论是分组还是限时可见,这些社交策略都需要花费时间进行复杂的操作,多重因素的影响下,用户的社交倦怠被持续加重。现实中的各样关系网络在朋友圈这一界面被格外放大,人们不仅会产生人设维持的压力,还会不自觉地进行社交对比,主动或被动地从发布者转变为观看者,有表达需求的会去选择弱连接的社交平台进行替代。


“确实会减少发朋友圈的频率了,主要是发一条要想很久了,尤其是旅游之后回归日常生活,感觉没有什么值得发的。而且发普通的照片感觉和置顶精致的内容格格不入,所以我只发觉得特别完美的。”(女,24岁,金融专业)

“相比于发朋友圈,我更喜欢看别人的朋友圈,感觉看别人出去旅游、看音乐节或者度假就像看电影,看到特别好看的风景自己也会产生这方面的计划,但是我自己不太喜欢发,可能是觉得太麻烦了。”(男,23岁,国际贸易专业)

“朋友圈熟人太多了,而且大家都只发自己特别好的一面,看了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焦虑,所以我现在更喜欢用微博或小红书记录,这样我压力会更小一点,发的内容也更随意了。”(女,22岁,新闻传播专业)


尽管刚开始微信是作为一种分享实时近况的平台发布的,现在却慢慢地被环境所影响而产生了转变。每天有近7.5亿人次登录使用朋友圈,但最近调查显示,朋友圈的活跃度已大不如前,只有6%用户每天更新动态的,不分享或偶尔分享的高达38%。人们不仅越来越担心错失重要社交信息,且更恐惧会在社交舞台中失去话语权和存在感,于是精装朋友圈似乎变成了不可免除的步骤,预制则是更进一步的装点,用户以此为喇叭,一遍又一遍地强调自己的在场


图片


朋友圈越来越“难发”,预制朋友圈似乎正中下怀,不仅能够解决图文装修的时间问题,还满足了数字化下的社交规则。和过去的朋友圈相比,预制朋友圈就多了一些从容,面对这些社交焦虑,人们能够更加未雨绸缪,对自己的形象展演掌控更加自如。


也许看到这会觉得,有必要吗?直接关闭朋友圈进行“数字断连”岂不是更加一劳永逸?但人的社交需求一直存在,焦虑也不会凭空消失,也许在别的社交场景中又会产生新的负担。但至少通过预制的方式,想要继续在这一舞台收获价值的用户能够对社交的意义重新把控,不管是“人设”还是“回忆”,都是对数字化影响下的网络社交空间的一种主动出击策略。在这个世界中,年轻人可以收获自己的模拟人生,在平淡的生活中放大自己的闪光瞬间,构建出想要的生活态度。


预制朋友圈≠预制人生

尽管看到了预制朋友圈一定的好处,但对其的质疑声也从未消失,相当一部分观点认为这种看似完美无瑕的记录方式,就像活在一个“拟像世界”中,人们像AI一样按程序只展现好的一面,但是人生应该是多面的。那么记录和体验究竟该如何平衡呢?朋友圈之后,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人生问题。


图片

(图中文本来自访谈人员回复)


其实,朋友圈的英文翻译为“moments”,也就是希望用户能够随时随地去分享自己的当下状态。也许预制朋友圈能够赢来掌声和称赞,但却会让我们失去当时分享的心情,时间间隔越长,和照片中的场景连接就越远。纵观对预制朋友圈的争议,其实不过是“自我”和“大众”的拉扯困境,一方面,我们想要忠于自我,另一方面我们又渴望迎合大众以换来认同,但这其实并非一个非黑即白的选择题,无论是否“预制”,朋友圈的最终访客都是未来的自己


图片


“无论预制与否,都是一种生活态度的表达吧。也许有的人喜欢即时的快乐,有的人喜欢延时的快乐,但至少都是生活的真实和质感的体现。”(24岁,女,外国语专业)

“我觉得预制朋友圈背后其实是一种自己的人生选择吧,既然这么做能够让自己开心,何乐而不为呢?有时候觉得人生其实没有那么多的观众,想发就发,不想发就自己留着看。”(23岁,男,土木专业)


在媒介的变迁过程中,每一种媒介都会为当时的人们带来一种符合自身隐喻的世界观。无论是依赖社交媒体,还是厌烦社交媒体,都是技术和社会、和人的相互形塑。预制朋友圈不代表着“什么都预制”的人生态度,如果把朋友圈比喻为一座房子,那么每一条内容都是其中的装点家具,无论是预制还是现产,最后住进去的都是自己,不需要每个人都来参观,只要自己喜欢就好


科技为人们制造其渴望的幻象,诱导人们依赖它甚至对它产生情感,而忽视了对现实世界的关系有所渴求,每个人都变成了“连接但孤独的自我”。若执着于在熟人社交中得到关注和认同,现实我们对情感的感知本能就会越来越淡漠。所以不论是哪种表达展演,都要是我们自己内心想法的反射,预制朋友圈也可以是体验和享受人生的代表行为,前提是这样的方式不会让发布者不适或成为感受的负担。


图片


结语

朋友圈不该被桎梏在“精致”的牢笼里,说到底,它只是我们表达人生的工具之一。就像《白日梦想家》中的25号底片,被称为“生活的真谛”的这张底片不是高耸山峦,不是碧澄湖面,不是自然奇观,不是万物生灵,只是一个努力生活的身影,透过阳光,从生活的阴影中,拼凑生活的珍贵碎片。


我们总是忽略了自己,忽略了一个热爱生活并努力生活的人,但其实他美得无与伦比,美得可以不加妆点,作为25号底片存在。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中的25号底片,是最美好的一角,所以,请大胆地爱生活,爱自己,勇敢迈开人生的步履吧


图片


参考文献

[1]李洁,郑玉馨.场景斥力:朋友圈用户从活跃转向潜水的机理研究[J].新闻与传播评论,2024,77(01):24-39.

[2]郭淼,王立昊.从分场到离场:微信朋友圈的社交演变[J].青年记者,2021,(12):28-30.

[3]薛静,洪杰文.负累下的隐退性“自救”:基于扎根理论的青年用户社交媒体倦怠行为分析[J].新闻与写作,2022,(08):70-83.

[4] 洪杰文,段梦蓉.朋友圈泛化下的社交媒体倦怠和网络社交自我[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2):76-81+85.


编辑/排版:杨寒露

审核:谢玲怡

指导老师:张小强

图片源自网络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