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中国以20亿美元的高价同俄罗斯达成协议,购买24架俄制苏-35战斗机。当时这项军购协议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讨论,很多人觉得价格太高,苏-35不值这么多钱,还有人说中国已经有了歼-20战机,似乎没必要采购苏-35。因此直到现在,依然还有人讨论此事,那么当初为何要买这些飞机呢?
苏-35性能不俗,发动机更有价值
回过头看此事,事情已经过去了9年,现在中国空军已经装备了歼10C、歼16、歼20等国产新式战机,歼-35也在路上,看起来苏-35战斗机似乎已经没什么存在感了。但其实在歼-16未服役前,苏35这款战机可以说是中国空军四代机的主力装备。它的续航能力强于国产歼-11战斗机和歼-10C战斗机,如果要执行远距离作战任务,还是要靠它。
而且苏35当时之所以吸引我国,和该机搭载的两台117S发动机有很大关系。在该发动机的助力下,苏-35战斗机的最大速度能达到2.25马赫。我国在航电系统和武器系统方面虽然取得很大进步,甚至反超了俄罗斯,但在发动机领域存在短板。因此提出想要单独购买一批117S发动机,但是却被俄罗斯拒绝,俄方要求只有在买飞机的前提下才能出售发动机,所以就有了这一桩交易。
购买苏-35有三个原因,交易不亏
第一个是满足当时的需求。在武器交易中,有的交易是为了应对未来的潜在风险,而有的交易则是为了应对当下的作战和训练需求。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致力于新装备的研发和生产,从歼-10A到歼-20,走过了40多年的光阴,到2015年的时候,第四代战斗机歼-20已经实现小批量生产和装备,歼-10A战斗机也通过新技术改进和升级,推出了歼-10B和歼-10C两款新型改进型战斗机,达到了三代半战斗机标准,歼-11B战机的性能也稳定下来,但看来看去,就是没有一款特别靠谱且作战半径特别大的战机。
于是从当时的需求角度出发,苏-35可以填补中国空军在这方面的不足,购买该机是合适的。而且20亿美元采购24架飞机,价格也是正常价格,不能说昂贵。同样是三代半的飞机,法国卖给印度的阵风单价就达到了2.45亿美元,是苏-35的三倍。后来,中国在歼-11B的基础上推出了采用有源相控阵雷达的三代半多用途战斗机歼-16。该机出现后,这才彻底取代了苏-35的地位,中国未来将不需要再进口苏-35这类飞机了。
第二个原因是苏-35本身是一款优秀战机。苏-35战斗机作为“侧卫”苏-27家族战机的最终改进型,在技术上已经把苏-27的潜力挖掘到了极致。它的飞行控制系统已经不是苏-27SK采用的模拟式电传飞控系统,而是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该系统可以适应现代空战环境。而且该机采用了全新的矢量推力技术,机动性更强,在飞行性能方面,比起老型号苏-27和苏-30,可以说是巨大提升,能够完成很多高难度飞行动作。而且俄罗斯在研制苏-35的时候,考虑到了飞机的寿命问题,为了让飞机更耐用,他们采用了全新的材料,使得飞机结构强度有了提升和加强,苏-27上的大量结构连接件替换成了整体件,重量减轻了,维护难度降低了,最终飞机的寿命也延长了。如果非要找一个缺点,那就是苏-35的航电系统一般,不如中国的歼-10B和歼-16。
第三个原因是为了吸收俄罗斯的发动机技术。这在前面简单提了一下,是为了购买117S发动机,但俄罗斯方面拒绝单独出售,要求飞机和发动机打包出售。当时中国确实需要一批高质量的发动机临时应急,但更重要的是中国也在自研涡扇-15和涡扇-10B,其中涡扇-15也要使用矢量推力技术,而117S就是一个很好的参考,通过研究这款发动机,可以学习俄罗斯的经验。
因此总体来看,购买苏-35是一笔成功的交易,不仅加深了俄罗斯和中国在航空工业技术领域的合作,也为中国解决了一些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