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马斯克来说,韭菜可能越来越难割了。
为了拉升股价,特斯拉连续放出了两个重磅信息。一是特斯拉的入门版车型即将量产,也就是传说中的“Model 2”,新车的制造成本会降低50%,并且制造时间大幅缩短,定价会在2万美元级别(约14万人民币)。
再就是10月11日发布的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价格会在3万美元以内,平时接送用户,闲时还能自己跑出租给用户赚钱。
然后结果却是,被马斯克称为“载入史册”的发布会举办后,特斯拉的股价狂跌8.78%,市值已经掉到了7000亿美元以内。总市值单日蒸发近6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过4700亿元。
马斯克说要把特斯拉市值做到30万亿美元,现实却是啪啪打脸。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让功夫汽车带大家一起看一下。
越看越失望,Model 2干脆别出了!
特斯拉Model 2的最早曝光,还是在2021年。当时说特斯拉打算出一款2.5万美元的新车型,按照当时的汇率,折合人民币在16万元左右。
这款新车会是两厢车的设计,定位是入门代步。
仅就当时来说,这款车的期待值还是挺高的。毕竟Model 3的价格是20多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还是太贵了。如果15万左右的价格,有不错的驾驶表现,又能体验特斯拉的科技,很多人还是愿意的。
尽管那时候特斯拉就放出信息,新车会做一些简配。比如电机功率缩减到150kW,轴距相比Model 3缩短到2700mm左右,单车电量会减少到40-50KWh等等,大家的期待值依然居高不下。
没承想这一等就是三年多,特斯拉时不时把Model 2拿出来“炒冷饭”,但都没有实质性的行动。
本次曝光的信息倒是越来越具体了,包括新车用上全新平台和全新设计,制造成本会降低50%,特斯拉还会挑战每45秒就下线一台新车。
但老实说,对用户而言,这款车的期待值已经非常低了。如今10万出头的价格,就能买到小鹏MONA M03这样的车型了。空间不错,可以实现高速NOA和自动泊车,甚至还有品牌音响加持。
在这种情况下,Model 2的整车长度在3990mm左右,性能和智能化方面也没有特别之处。毕竟这个级别的用户,先不说FSD依然没有进来。哪怕是后续进来了,这个级别的用户也不大可能花6.4万去选装。
那Model 2还有什么必不可缺的竞争力呢?除了时隔四五年终于量产了之外,完全没有吸引人的地方。
缺乏实质内容,Cybercab落地难
如果说Model 2是几年的时间拖掉了新鲜感的话,无人驾驶出租车Cybercab最大的问题,恐怕还是“落地难”。
起码摩根士丹利知名汽车分析师Adam Jonas在看完发布会后的评价是,“就这?令人失望且缺乏细节。”
很多人可能被发布会炫酷的画面唬住了,毕竟一款形似CyberTruck,并且没有方向盘、踏板的车,看起来确实太酷了。
但仔细回想一下,萝卜快跑这样已经运营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真的有用到方向盘和踏板吗?它们只是看上去没那么酷,实现的功能跟Cybercab有什么本质区别吗?
最大的区别,估计是Cybercab至少要到2027年量产,而萝卜快跑已经运行一段时间了。
另一个重点就是细节,别说真正实现无人驾驶的“无监督版”FSD了,马斯克连现款FSD最新进展都没公布。
没有确切可达成的技术路径,没有实打实的测试视频,也就是说这个FSD连一点“可验证证据”都没有,这让投资人如何相信?
还有被很多人关注的Robovan,很好的概念,一款新型无人驾驶厢式货车,可容纳20人或者等量的货物。理论上等Cybercab量产了,Robovan量产也不会太难。
但实际情况是连家用车市场都没玩明白的特斯拉,要抢占网约车市场,还要抢占物流车市场,怎么看都有点太激进了。
特斯拉一直强调自己在AI、自动驾驶领域领先,并且有很好的增长前景,但提供的相应细节实在是太少了。
只有两种可能,一是特斯拉确实领先,但不便透露性格,二是特斯拉是不断炒作概念在维持热度和估值。
很难说哪个可能性更大,起码资本市场的反馈是持怀疑态度的人居多。
相比跳票,特斯拉该长大了?
当然了,特斯拉的股票暴跌,除了所展示的“大招”未达预期外。更大的制约,可能还是投资人对于特斯拉“跳票”的担心。
从CyberTruck电动皮卡,到4680电池,到FSD,确实马斯克承诺的是一回事,真正实现的又是另一回事。
说到演讲,马斯克绝对是高手中的高手,他的科技洞察力也确实无与伦比。
马斯克谈到纯视觉智能驾驶,他的话就一针见血,人类司机也没有雷达,光靠双眼就能完成识别,为什么汽车自动驾驶非要雷达?
关于无人驾驶,马斯克的评价是,电梯曾经也有专门的电梯员,但如今没人觉得电梯员必不可少。
不得不说,这些类比都是很贴切的。理论上技术足够先进,这些都不是问题。但问题是特斯拉毕竟是一家要产出产品的公司。而面向广大用户的产品,就有无限可能。
以CyberTruck为例,理论上它的技术难题应该不多,肯定不会比Cybercab更多。相比于传统皮卡,它只是换上了更加朋克的外观,而且三电系统和智驾系统都是成熟的。
但实际情况是,这款车的量产就是非常难。并且好不容易量产后,还遭遇了生锈,安全等诸多问题,多次被召回。
对于造车这个行当来说,有时候工程问题比科技想法更难,特斯拉欠缺的就是前者。
2020年,特斯拉的销量是499550辆,比亚迪的销量是426972辆。是的大家没看错,当年的特斯拉销量比比亚迪更高。但到了2024年,比亚迪的销量已经是特斯拉的近3倍。
特斯拉当然有很多理由,比如自己的主销车型只有两款,或者企业更关注利润而非产销量。但别忘了,特斯拉可是提过2030年要年销2000万辆的目标,就这样放弃了?
相比于追求各种概念,或许马斯克更应该关注产品的落地了。如今特斯拉最大的依仗,无非就是品牌优势,以及美欧的市场保护。如果这些优势被瓦解,特斯拉又将何去何从呢?
功夫拍案
2021年的时候,特斯拉曾经几度主动降价,理由是成本降低了,价格也要跟着降低。当时不少汽车从业者感到绝望,特斯拉已经有了品牌和技术优势,更高的销量还能摊低成本。如果它一直坚持贴成本定价,将会变得无可抵挡。
后面的故事发生了一个大的转折,所有人只是虚惊一场。相比硬桥硬马的控制成本,研究可落地的技术,特斯拉明显更喜欢炒作各种高大上的概念。这一招屡试不爽,甚至2021年的时候让特斯拉股价冲破1.2万亿美元,马斯克本人也通过这种方式成了世界首富,只是如今这些“绝招”开始不灵了。
从如今的状况看,一个创造伟大企业的机会,或许已经悄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