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2024届双非学子们——在被质疑被嘲讽中守正出奇

文 / 杨靖

图片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高考放榜之日就是大学生毕业之时。一面是各大中学报喜自己的考生多少985多少屏蔽生,一面是无数本科生研究生几乎不分专业不分学校的毕业即失业。以往说,毕业先要接受社会的毒打,现在太多人连挨打的机会都没有,只能在家啃老,双非院校毕业生更是如此。

八十年代的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这是有理由的。当时的本科院校现在大多是重点大学了。而当年的中考升学率约10%,高考本科录取率也是约10%。也就是说,能考上本科的孩子就是百里挑一,这难度高于如今考上985和双一流。又加上当时人才匮乏百废待兴,考取大学(也就是今日之重本名校)就自觉高人一等,前途无量逐步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

图片

时过境迁。

是时代让读书成为普通人翻身的主要渠道和高概率手段。而做题圣手们更是在12年的无数次考场pk中不断收获自信,感受各种优越感,甚至体验何为“一览众山小”。但,人类历史的盛世没有持续百年以上者。所以,当人才饱和、优质岗位缩减时,就会有无数毕业生包括名校毕业生都会哀叹时运不济,自嘲自哀。

图片

然而,时至今日我国其实是有超过九成的大学生是就读或者毕业于双非院校的。人们似乎把考大学约等于考入重本,否则都是不值得被肯定的考试loser,都是匮乏竞争力前途渺茫的社会边角料。

图片

但是,请记住,他们是同龄人中的大多数,而高考也绝非决定能力与成就的唯一场景。

人生如战场,为了生存发展和繁衍。《孙子兵法》有云: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成语守正出奇就源于此。

从来就不会有一场考试就彻底决定人的一生。考入名校不等于永远处于优势。刘强东俞敏洪毕业于人大北大,马云马化腾毕业于杭州师范和深圳大学。中国古代1300年的科举历史出了800多位状元出了韩愈郭子仪文天祥等少数名臣文豪,落榜生中却出了欧阳修张居正王阳明左宗棠杜甫李时珍蒲松龄吴承恩等不计其数的重臣人杰,更无需说近百年来改变中国命运第一人——我们的伟大教员论学历只是个国产师范学校毕业生。

图片

人生是场持久战。无论中考高考,不过是我们人生的几个重要的瞬间而已。所有的成功,都是用持续地热爱做自己擅长的事,无穷不竭地认真积累,等待命运的奇点。斗志无穷不绝,勤思精进不止,剩下的就是命运的安排。

大部分人都是在35—50岁这十五年步入自己事业的巅峰。能受天磨真铁汉。作为双非院校的毕业生,首先要接受世界是看学历的,是关注名校光环的,所以你的起点很低,在专业技术领域特别容易受质疑。不要抗拒这个普遍的眼光,因为这是既定的现实。要学会在无礼质疑甚至嘲讽干扰中成长。没有经受过长时间挖坑拉踩和冷面蔑视的人生不完整。但绝对不要就这样被打败,双非学历加玻璃心等于死路一条!想要翻身,比拼到最后的就是意志力!要做打不死的小强!

图片

所有的技术与能力都与直接经验与知识储备紧密相关,二者缺一不可。这些经验更多的是在毕业后才能收获,所以,沉下心,用十年乃至更长的工作时间去获取经验,在实践中专注于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小心处理人际关系,成长中的你肯定会体验到什么叫做“不招人妒是庸才”。这感受,我甚希望你们都有机会细嚼慢咽!

又到了凤凰花开的路口,收件地址要变了,难吃又贵的饭堂终于不用再去了,帮你带饭回宿舍的人也要换了。而我不会祝你一帆风顺前程似锦。只想说,先卑微的苟活,没有工作就去读书和运动,有工作就伏低,卧薪尝胆饱尝冷暖,有一丝机会都要呈现尽善尽美。不要在意工资奖金荣誉晋升,最重要的事只有两件:活着、我才是那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图片

任何时候都要坚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岩万转,前路漫漫不定,山不见我,我自去见山!

再会,2024届毕业生。

—— 今日作者 ——

杨靖

图片

-配图-  来源于网络

-编辑-  林嘉茵

欢迎留言区评论互动a

“你的看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