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记忆】海上钢琴声,从这里传出

图片

在杨浦区江浦公园南侧、区政府北侧,江浦路627号,有一块名为“E朋汇”的创业园区。咖啡店、特色餐馆、酒店和科技园交织在一起,楼宇中有一幢坐北朝南的四层楼,红白相间的现代派建筑,看起来是老厂房翻新。在上海城市的各个角落,都有不少旧厂房翻新为创意园的案例,因此此楼乍一看并无特别之处,直到看到门口的标志:上海钢琴厂旧址。

图片

图片

 昔日,这幢楼只有三层(1976年加建一层)。在“上海杨浦”公众号里,可以看到它当时的模样:沿路立面有装饰简洁的水泥雨棚,虽为办公楼,同样采用水泥粉刷与红砖相间的外墙,为英国式花园住宅,带有哥特式建筑风格。或许是为了突出“钢琴”主题,原三层西式檐部出挑宽大,造型上有琴键样装饰板。这幢楼见证了自谋得利钢琴厂起,中国钢琴事业百年来的成长。

 88个黑白键的钢琴,向来被誉为“乐器之王”。1709年,当意大利人巴托罗密欧·克里斯多佛利在他完工的第一台现代意义上的钢琴上奏响第一个音符时,中国还处在康熙四十八年。钢琴,这个不折不扣的舶来品,究竟是何时与上海这座城市发生联系的?

 1 

在钢琴诞生约150年之后,中西文化逐渐在上海交汇。随着越来越多冒险家涉足上海,各色舶来品也随之而来。其中,就包括西洋乐器。 

起初,钢琴只是在售卖其他货品时搭售的“花边”。

 1870年左右,当一位英国商人谋得利在上海开了一家针对外侨的名为“老公茂”的洋行时,他对钢琴并无过多留意,只是在店里放着几台钢琴兼售,并不看好它们的销售前景。但渐渐地,他发现钢琴的买卖很不错。原来,来沪闯荡的外侨在陌生的环境中初步落脚,对心灵的慰藉、对故土的怀念立刻占了上风。谋得利随机应变,自称“在伦敦百老坞洋行有长时期经验”,专攻钢琴销售。 

商人逐利的本性,成了让钢琴这个百分百舶来品逐步“本地化”的契机:

 1895年,谋得利出售英国造钢琴,最低价为40英镑,即使以9折计算,折成白银也需260两。为了压缩成本,谋得利从日本、东南亚购进制钢琴的木材,从欧美进口钢琴的零部件,将来自英国和加拿大的进口击弦机、琴键在上海进行组装,这样售价可降至180两。考虑到相比租界,当时华界的地价更便宜,谋得利在闸北太阳庙路宝山路兴建了谋得利钢琴厂,这是中国第一家钢琴厂。

 1903年8月23日的《申报》曾刊登谋得利公司的一则广告:

“本行开设上海三十余年,专办英美德法各国名厂大小各样八音洋琴以及各国军营中所用之战鼓号筒、喇叭,笙箫乐器一应俱全。” 

1904年,公司将股本从12万元扩至25万元,用此资本在北河南路右侧造了一座占地5亩的厂房。很快谋得利就大获其利,除每年给股东10%的红息外,还按期给股民“企业荣誉收益”。1906年,公司财务报告又提出将股本扩至50万元的计划。

 公司董事会主席呼吁:“我们握有音乐企业的黄金时代……我们千万抓住这个机会吧。”(《西洋风——西洋发明在中国》,刘善龄著,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图片

图片

 2

 而上海人也在此期间慢慢接触并喜欢上这种西洋乐器。

 同治五年(1866年),同文馆毕业生、一生八次出国、写下过《航海述奇》《再述奇》《三述奇》直至《八述奇》的张德彝途经上海,去永伯里英华书屋拜访印刷家、传教士姜辟理,曾听姜氏的妹妹“播弄”洋琴。

 张德彝描写道:“琴大如箱,音忽洪亮,忽细小,参差错落,颇觉可听。”姜氏的妹妹“播弄”的洋琴,就是一架钢琴。(《张德彝:向西方文化学习的先行者》,唐诗明) 

其时,外国侨民在上海圆明园路建造了一座西商戏院,海外艺术家经常来此演出。同治十三年(1874年)二月,《申报》云:“英国当今弹琴上最著名妇女为亚拉伯拉可大者,来沪演出,即日在西商戏院开张演技数日。”这也许是1843年以来海外著名钢琴家第一次在沪献艺。

 善于接纳新事物的上海人很快从开始倾听钢琴到开始尝试自己弹奏钢琴,部分风气开明、经济宽裕的家庭在家里添置钢琴,聘请老师,教授家中子侄女眷练习。由此,钢琴演奏和钢琴教学,渐渐在上海的城市生活中流行起来。

 谋得利就势在倍开尔路,即今天的惠民路近江浦路新建了3700平方米的厂房,也就是位于今天“E朋汇”创业园区的谋得利钢琴厂。 值得一提的是,倍开尔路的路名,即以贝加尔湖的旧译命名。在二战期间,倍开尔路是流亡上海的犹太难民主要居住的道路之一。

图片

 3 

将钢琴的各种零部件在上海进行组装,有赖于当时上海相对低廉的人力成本。可是,最初的本地钢琴工人从何而来?

 19世纪末的上海,五方杂处,混乱中孕育各种机遇,也吸引整个江南地区的有志者前来一试身手。一次,谋得利老板在港口的外轮上留意到一个正娴熟地干着木工活的宁波青年,他叫毛文正。英国商人认为,钢琴组装的基本功和木工有相同之处,何不让眼前的青年试试?一番交谈后,毛文正进入谋得利,此后又由毛文正负责,回老家北仑大碶招聘20个技术精湛的木工和油漆工人到钢琴厂就职。他们被后代钢琴制造人尊称为中国钢琴制造行业的祖师爷。根据《宁波钢琴百年》记载,此时为1886年。此后,在江浦路的新厂,先后进入谋得利琴行的宁波工匠有将近200人。

 秉承宁波商帮的传统,他们在后续的岁月里,一方面在上海努力扎根,一方面不断往返北仑大碶和上海,几乎每次回乡,都为谋得利钢琴厂带来新的同乡学徒。子承父业的传统乡间习俗和血浓于水的同乡互助情谊,以及同业相帮的职业精神,一来二去,将这个行业紧紧凝固在国人手里。 

当时,装配钢琴或风琴关键性的技术工种由外商直接掌握,不让中国工人插手。但部分工人在长期实践中,刻苦钻研,日积月累,终于较全面地掌握了关键技术。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黄定海等几个工人脱离谋得利琴厂,在三马路石路口(现汉口路福建中路口)创办中国第一家琴行——祥兴琴行,以销售和承接修理业务为主。清光绪二十六年,永兴琴行开设。清光绪三十四年,律成风琴厂开设。1914年,又有鸣凤风琴厂、共和风琴厂、赓和风琴厂等3家开设。1922年,谋得利琴厂职工顾之荣等3人在闸北开设精艺琴行,起初从事修理业务,后转入仿制,并获得成功。到1923年,上海已有8家风琴制造厂和3家钢琴制造厂,改变了外商独占中国风琴、钢琴市场的局面。由于当时中国中小学普设音乐课程,风琴、钢琴的需求量日增。至20世纪20年代末,上海的制琴厂商有20家,其中风琴厂13家,钢琴厂7家(包括修理)。到20世纪30年代,不仅谋得利钢琴厂规模扩大,上海也成为亚洲最大的钢琴生产基地,东南亚地区亦从中国进口钢琴。1935年,上海约有钢琴制造工人500余人,一年可以生产钢琴2400架。 

然而,在抗日战争中,许多钢琴厂被毁,制琴业濒临绝境。1937年,谋得利钢琴厂及其员工迁往南京,继续制造钢琴。日军占领期间,江浦路627号的工厂被充作军械库。(《上海二轻工业志》)

图片

 1956年公私合营后,上海制琴业进行调整、归并,成立3家风琴中心厂和1家钢琴中心厂。1958年4月,上述4家中心厂及所属29家琴行和零部件小厂合并,于江浦路的谋得利琴厂旧址建立上海乐器厂(1967年改名为上海钢琴厂),生产钢琴和风琴,共有职工407人,其中139人生产风琴。 

百年琴声如诉,昔日“说英国话的钢琴”和“说宁波话的钢琴”都成为了历史的注音。 如今,上海钢琴厂已经搬迁至宝山,但谋得利为上海乃至全国留下的琴声,依旧将记忆留在这幢小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