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崖鹰,“鹰”雄争霸

图片

又是一年重阳至

那渐次放飞的风筝最是吸睛

无论是单鹰翱翔的孤傲

双鹰比翼的默契,还是群鹰串飞的壮观

阳江崖鹰风筝霸气侧漏的姿态

是多少孩童眼中的“明星”


图片


阳江崖鹰风筝,放飞时非常生动。


 75岁的徐瑞珍是阳江为数不多的
民间风筝手艺人之一
自上世纪90年代便跟随已退休的父亲
学习扎制风筝
耳濡目染,一学一扎
就是30余年的光阴


走进徐瑞珍老人的小屋
仿佛踏入了一个色彩斑斓的风筝世界
上百架形态各异、颜色鲜艳的
风筝错落有致地摆放着
其中,以棕或绿为主色调的
崖鹰风筝尤为耀眼
它们眼睛炯炯有神,羽翼丰满
仿佛下一秒就能挣脱束缚,直冲云霄


据了解
崖鹰风筝灵感源自于飞鹰
分软翅与仿生动态两类
放飞时,可以是单鹰翱翔
也可以是双鹰比翼,还可以是群鹰串飞



串飞又分为“单线串”和“树枝串”两种玩法:前者一条长线串联超过五架崖鹰风筝;后者则如大树分杈,主线延展,细线挂鹰,逐一升空,可数十乃至上百只鹰(崖鹰个数以单数为主)列队翱翔,蔚为壮观。阳江崖鹰风筝形象逼真,据说曾有人在重阳节放飞近百只崖鹰风筝时,惊得地上一群母鸡护着小鸡落荒而逃。


图片


提起来平衡,放飞才更容易。


徐瑞珍介绍道
制作一只完美的崖鹰风筝
需要精确的尺寸把控与精细的工艺处理


图片


桌面上,一册图文并茂的手写笔记本
格外引人注目
这里记录了徐瑞珍父亲徐万里
多年来的风筝制作要点

笔记本内许多纸张已经泛黄
有的纸张已破损被胶布仔细黏贴着
从风筝制作的尺寸标准,到竹篾比例
扎架定型的每一道工序
笔记本内都做了详细记录
凝聚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


图片


直1.6尺、下围2.1尺、横2.4尺
笔记本并非一成不变
它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在那些泛黄的旧纸页之后
夹着几张洁白的新纸张
其中有对崖鹰尺寸做了重新调整
这是徐瑞珍对技艺的摸索与创新的见证


图片


由于崖鹰风筝面积小,不易受风
因此在制作的时候
风筝的平衡性至关重要


徐瑞珍削好竹篾
用笔在竹篾上标记相应位置
随后熟练地把竹篾按照标记位置扎架
掰出翅膀的弧度与形状
不一会,一只崖鹰风筝便已“现型”


图片


每一步都要用心做好,不合适就要重新扎制。


完成骨架后
徐瑞珍习惯性地将风筝架放置地面
校验风筝的平衡性
这一幕,仿佛是在进行一场
高科技的精密测量
而实际上,却是老一辈匠人智慧的结晶


图片


扎制好骨架后
紧接着就是裱纸添彩
徐瑞珍执笔轻绘
鹰的雄姿跃然其上


“阳江的风筝,各有千秋。”
看着点缀着靓丽色彩的崖鹰风筝
徐瑞珍的思绪飘回了
风筝市场繁荣的90年代



那时候的河堤老街,自中秋后就热闹非凡,风筝摊位比肩,人声交织,空气中弥漫着竹篾与纸糊交织的独特香气。每只风筝独一无二,崖鹰风筝虽多,却无雷同。只因为匠人之间不仅仅是竞争对手,更是志同道合的伙伴。


手艺人间从不藏私,他们乐于分享经验,这种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氛围,也让阳江风筝的技艺日益精进,名声也越传越远。岁月如梭,转眼间,那些热闹的场景已成了记忆中的片段。唯一未变的是,手艺人那份对风筝技艺的热爱与坚持。


图片


阳江风筝要有阳江特色,我会坚持做下去。



徐瑞珍深信
唯有守护好阳江风筝的“根”与“魂”
方能不让这份传统艺术流失
以行动书写文化传承的故事
如今,有学者、爱好者前来学艺求道
阳江风筝技艺在民间生生不息


泛黄的笔记本、艺人间无私的经验分享
一代又一代人的默默坚守
他们用行动编织着
未来阳江风筝的宏伟蓝图
如展翅高飞的崖鹰,不惧风雨和挑战
风不停,梦不止


记者、编辑|陈敏燕
视频 | 宋福亮
图片、动图 | 宋福亮 陈敏燕

校对 | 孙星准
审核 | 张健青
终审 | 黄   庆

日报精选 

快看,“阳江活龙”御风起飞!


栏目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