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补千年” 修复“旧时光”

图片

    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成员修复拓片。 

    薛继民/摄

图片

图片

    古籍修复师赴西安辅伦中学进行古籍保护宣传。

图片

图片

图片

   修复后的书影。(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古籍作为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古籍保护是当代图书馆人的责任担当和历史使命。

    在陕西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有5名女党员,她们因热爱而相聚于此,因责任而坚守于此,从早到晚埋首故纸堆中的她们,安静地与古书为伴,被光阴侵蚀的古籍,经过她们的妙手续命,焕发出了新的生命,这背后是古籍修复师的默默付出和坚守,她们与时光对抗,才能使我们在纸上阅尽千年。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王慧莹

    淡淡的糨糊味、清脆的锤击声、细微的翻纸声……走进陕西省图书馆(以下简称“陕图”)古籍保护中心,修复师们正伏案于桌,全神贯注且谨慎小心地对一叶古籍进行修复。这里有吴菲菲、魏瑜、陈茜、陈彦婷、王小芳5名女性修复人员。在这里,她们日复一日地用匠心妙手,让一部部破损濒危的珍贵古籍得以“重见天日”,使千百年积淀的历史和文化得以传承。

    热爱化作责任使命

    每天一早,修复师们便陆续走进陕西省图书馆四楼的古籍保护中心,冲好糨糊,打开一叶古籍,开启一天的工作。

    吴菲菲是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组长,性格安静内敛,从小就喜欢看书。2009年,她加入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迄今将近16年。当时适逢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扩建,内部张贴启事,招募感兴趣的职工到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一直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吴菲菲便报了名,“从此我就开始了平凡又妙趣横生的古籍修复工作。”吴菲菲说。

    在普通人眼里,古籍修复师的工作日复一日,并没有太大变化,但吴菲菲却认为这是个有趣的工作。“在古籍修复过程中,需要和制面团洗涤淀粉、购买中药调制染料、上锅蒸书防止脱墨,需要手工制作纸盒函套。许许多多有趣的步骤穿插在日常修复工作中。”谈起古籍修复,吴菲菲滔滔不绝,眼中闪烁着对这份工作的敬畏与热爱。

    2005年,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正式建组,隶属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2008年10月,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挂牌成立,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人才梯队。

    古籍修复师是触摸历史、连接古今的桥梁,那些在细致操作下渐渐清晰浮现出的古老文字,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初入门时还以为这项工作就是简单的手工操作,深入了解后才发现需要掌握的技术和知识非常广泛和全面。”陈茜告诉记者,修复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修修补补,而且还需要专业的修复技术、深厚的工作经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广博的古籍专业知识等。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似乎很孤独,陈茜却乐在其中,每当完成对一册古籍的修复,她总感觉自己也参与到宏大的历史叙述中,完成了一次与古人的“对话”。

    谈起成为古籍修复师的初衷,魏瑜告诉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起初是出于好奇,如今已化作一份深深的使命和责任。魏瑜与古籍的缘分源于一次偶然,她看见馆里一位老师将一本皱皱巴巴纸上满是洞洞的书籍修复得平整如初,文字与图案重新展现出历史的韵味,便被古籍修复这种神奇的技艺所震撼。2009年馆内扩招古籍修复人员时,她和吴菲菲同时报名。

    修复古籍的过程,也是与历史对话的过程。“我经常边修复边仔细研读古籍上的内容,看着那些历经岁月磨洗的文字和图画,感觉很奇妙。”陈彦婷说,“古籍修复不仅是技术工作,更是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保护。”陈彦婷参与过陕西省图书馆馆藏《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与保护、西安碑林博物馆馆藏纸质文物保护、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保护等项目的修复工作。

    王小芳是馆内最年轻的古籍修复师。她与古籍的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是在10多年前上大学时,“那天,老师为给我们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借来了一部古籍。远远看着讲台上的古籍,特别喜欢和高兴,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实物。”王小芳说。

    2011年,王小芳来到陕西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工作。起初,王小芳是在古籍整理岗位工作,每当看到有老学者专家来借阅古籍查找资料时,她总是很感动,“看见一部部修复好的古籍至今还在发挥着作用,让我对这份工作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王小芳说。

    “文以载道,源远流长,古籍于人类文明而言,是一个国家千百年文化的脉络,它承载着民族悠久历史的记忆,是博大精深文化的重要载体。”谈起这份工作的意义,已经在修复岗位坚守16年的魏瑜说,古籍修复不仅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更可以让后人通过这些书籍了解历史,感受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我要担当好这份责任,让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古籍的价值与魅力,让中华文明继续传承下去。

    匠心修补历史伤痕

    古籍,是指书写或印刷于1912年以前的具有中国古典装帧形式的书籍。古籍修复师,也被称作为古籍续命的“书医”。

    修复古籍要经过十几道工序:建立修复档案、制定修复方案、拆叶、编号、配纸、调糨、修复、平整、折叶、修剪、整理、压平、装订。从建立修复档案到最终装订成书,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修复师的心血与智慧。面对浩瀚如烟的古籍,以及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几位女“书医”坦言:责任重大。

    如何修复古籍?“如同人类看病,古籍‘诊疗’也要按流程走。”魏瑜说,首先,我们要为其建立病历(修复档案),通过详细检查(眼观手摸与仪器检测)来记录“病人”的基本情况;其次,要依据诊疗经验结合检测结果,制定治疗方案(修复方案)。

    魏瑜举例说,当一册古籍虫蛀严重,书内污浊,同时还有霉斑时,必须细心地用软刷、镊子清除脏物。当书叶霉斑累累影响书品时,必须小心又熟练地进行技术处理。有些容易脱色的栏线及字迹,需要特殊处理。当一册古籍由于潮湿或水浸等原因,而形成了严重粘连或书砖而无法揭开时,必须根据古籍的纸质不同灵活处理。“修复环节每一步都很重要,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步,这样才能修复好一本古籍,不留遗憾。”

    吴菲菲说到与同事一起对馆藏《古今图书集成》的修复与保护项目时既骄傲又难忘。她介绍,这部清朝雍正年间编撰印刷的巨著,共分5020册,陕图珍藏其中的4652册。然而,由于年代久远,普遍出现了老化、破损、霉污等问题,亟待修复。“这是我上手的第一部一级古籍,同时也是遇到问题最多的古籍。”

    《古今图书集成》全书分六大汇编三十二典六千一百九部共万卷,其内容兼收并蓄,贯通古今,集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之大成,是现存规模最大、资料最丰富的大型类书。因为各种原因,目前全国仅存十一部,其中就包括陕西省图书馆收藏的这一部。2015年,陕西省图书馆启动对这部《古今图书集成》的修复保护工作,累计对1000余册、4万余叶的《古今图书集成》进行修复保护。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中心的5名女“书医”均参与了对其的保护修复工作。2020年,项目抢救性修复保护阶段任务完成。“运用精湛技艺与严谨论证,终令古籍重现光彩,那份成就感难以言表。”陈彦婷说。

    “古籍修复是一项必须充分发挥修复工作者主观能动性的工作。”在吴菲菲看来,古籍修复工作中最困难的部分莫过于在坚持古籍修复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寻找最优解。比如,在《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与保护项目中,我们就摒弃了传统的整册拆书修补,而使用了掏补技法。通过这一技法的使用,我们的修复速度有了显著提高,且对古籍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这对大部头古籍的修复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参考。

    修复工作虽然复杂烦琐,但魏瑜从未有过丝毫怨言。她知道,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每一步都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对于魏瑜来说,古籍修复配纸是最难的环节。她介绍,配纸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每部书所用的纸张都有它自己的特点,材质各异、或薄或厚,颜色或白或黄、或深或浅,所以在配纸时先找出制作材料和原书叶相同的纸张。再挑选颜色与原书叶近似的补纸,最后选用薄厚及纸纹与原书叶尽量相同的补纸用作“补丁”,如果纸张材质不同,遇水之后的收缩不同,会使补处褶皱不平。“修复时必须按照修复对象的材质特性来选配相应材料,并选用能体现艺术美感的材料进行修复装饰,如此方能达到满意的修复效果。”

    魏瑜印象最深的一次修复经历是关于古籍的染纸。她说,当时经手的那本古籍,纸张颜色较深,需要将修复的纸张染到同样的颜色。按照平时的步骤染色完后,发现纸张一补到古籍上就掉色,于是一步一步复盘染纸流程,思考可能导致褪色的每一个环节,经过数十次实验后,终于找到了最为合适的染料配比。

    “古籍修复最大的挑战在于保持文物原状与文化价值。”陈彦婷举例说,在修复一部清代的诗集中发现了作者的手迹与批注,而这些宝贵信息须在修复中完整保留,这就要求修复者具备深厚文化素养与敏锐洞察力,有时还需高科技辅助,以确保信息识别与保存。

    每一册古籍都是历史的见证者,文化的传承者。在年复一年的无数次挥动毛刷中,这5名修复师也在每个细节中追求着匠心。“我们要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这份使命的执着与坚守。”吴菲菲说。

    传承与创新相互激荡

    工作十多年来,让陈彦婷最高兴的是,公众对古籍保护认知的增强,年轻一代也在积极参与,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古籍修复师这一行业。她说:“这背后是来自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2008年,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在此之前,业内估计全国古籍修复师的数量都不到100人。到了2021年,全国古籍保护工作座谈会披露,我国古籍修复专业人员已经从不足百人增至超过千人,最高学历也从大专提升到半数以上是硕士研究生的水平。“虽然古籍修复的队伍日益壮大,但是修复人员与待修复古籍的数量仍不成比例。以我馆为例,现在馆藏古籍32.8万册。按破损数十分之三计算,大约有十万册古籍需要修复,而我馆目前的修复人员仅有5人。”吴菲菲说。

    为传承古籍修复技艺,自2013年起,国家在全国陆续设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通过聘请老专家,以“师带徒”的模式,培养古籍修复骨干。2015年10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批准在陕西省图书馆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陕西传习所”,聘请天津图书馆修复专家万群作为陕西传习所传习导师,吴菲菲、魏瑜、陈茜、陈彦婷均拜师万群。今年5月27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陕西传习所第一批学徒举行了出师仪式。吴菲菲、魏瑜、陈茜、陈彦婷均符合出师要求结业出师。

    “与其他专业相比,修复人员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吴菲菲告诉记者,古籍修复人员需要掌握基本的修复技法、托裱技法、揭裱技法、染纸技法等传统技艺。入行多年,吴菲菲、魏瑜、陈彦婷、陈茜、王小芳多次参与各类古籍修复培训班,向国内知名的古籍修复大师虚心请教,提升自己的修复技艺水平。

    “古籍修复不仅需要技术,还需要丰富的经验,大家都是在工作与研修中不断学习与进步。”魏瑜说。陕西传习所成立的9年间,陆续开展了馆藏普通古籍修复与保护、馆藏一、二级古籍修复与保护、馆藏拓片修复与保护,馆藏一级善本《古今图书集成》修复与保护项目等工作。这些项目,古籍修复中心的5位“娘子军”都参与其中。

    近年来,古籍修复逐渐受到公众关注,古籍修复师也走出图书馆,向公众介绍这门技艺的魅力。近年来,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师们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授古籍版本、装帧等古籍基础理论,演示传统印刷技艺。她们手把手教学生们体验传统雕版印刷,学生们通过古籍了解历史文化,感受传统技艺,耳濡目染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吴菲菲说,不仅进校园活动受到了热烈追捧,每次馆内举办古籍保护读者推广活动都有很多读者参加。

    随着国家对古籍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了解这个行业并愿意加入,也让那些从过去走来的书籍,拥有了无尽的未来。如今,这5位“娘子军”的古籍修复故事还在继续,越来越多千百年破损的纸张经过她们的手,再现昔日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