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在武汉投产 2030年前,东风本田推出10款以上电动车型

图片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谢慧敏 左晨 通讯员 周密 孙亚云
10月11日,随着东风本田两款全新新能源汽车——灵悉L、烨S7缓缓驶出,位于武汉经开区的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正式投产。
这是本田全球首个新能源工厂,也是东风本田在武汉建成投产的第4个工厂,具备年产12万辆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能力,将推动东风本田加速电动化转型,进一步助力湖北汽车产业“换道超车”。
100秒下线一台新能源车
当天,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步入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总装车间,只见白黄颜色的大型钢结构纵横交错,一辆辆等待组装的汽车在空中“高架”缓缓前行,依次进入底盘、电池包、轮胎等装配线流程。每100秒,就有一台新能源车在此下线。
焊装车间内,点焊机器人、弧焊机器人、抓取机器人……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挥舞“手臂”,不知疲倦地运转,让人仿佛置身于科幻大片。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建设项目负责人廖敏介绍,新工厂配备400多台机器人设备,260多台AGV智能物流小车,通过专门布设的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从物流运输到生产的全过程可追溯的数字化管理,是东风本田有史以来数智化程度最高的工厂。
“我们将在新工厂实现东风本田向电动化转型的承诺。”东风本田总经理渡边丈洋表示,新工厂将以自主品牌新车型灵悉L为开端,于今年年内投产烨S7,不断扩充新能源产品矩阵,并助力相关新车型的产能爬坡。
近年来,中国车市电动化的加速、市场与用户需求的快速变化,让以燃油车为产品主力的合资品牌普遍承压。面对时代之变,东风本田着力推动品牌全新变革,不断探索合资品牌转型新模式。
东风本田是武汉首家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工厂。武汉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投产,标志着“新合资时代”的开启,也将进一步扩大经开区新能源汽车产能,丰富汽车产品矩阵。同时,新能源工厂导入的先进技术和工艺流程,将大幅提升武汉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整体技术水平,助力汽车产业向“新”而行。
2030年前投放10款电动车型
图片
图片
2023年,东风汽车谋定实施“转型升级三年行动”,明确“十四五”后三年,更加注重转型发展,推动经营从主要依赖合资业务,转向合资与自主并重;推动产品从主要以燃油车为主,转向燃油与新能源并重。
2022年3月18日,本田在华首款纯电动车e:NS1正式下线;2023年7月16日,东风本田发布“创未来2030”战略宣言,全力向“价值创造型企业”转型。
“作为股东之一,本田将继续与东风汽车合作,大力支持东风本田电动车事业的发展。”投产仪式上,首次到访武汉的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社长三部敏宏表示,本田设定到2040年,将四轮汽车电动化比例提升至100%。其中,在中国这样一个电动化和智能化技术领先的市场,计划提前5年实现四轮汽车的电动化比例达到100%。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基础好、群众接受度高,抢抓汽车产业变革机遇,合资品牌车企加速转型。”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教授胡杰建议,在加速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合资品牌除了要将生产放到国内,还要加大国内供应链布局,尽量将研发和技术放在国内,以保证产品更新迭代速度。
今年4月,本田在中国市场发布全新电动化品牌“烨”,“烨”系列所有产品均是基于国内用户需求,全新车型均在国内开发。
根据东风本田战略规划,2030年前,东风本田将累计推出10款以上电动化产品矩阵,进一步丰富电动车产品线阵容。
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表示,新能源工厂的建成投产,将推动东风本田向新能源事业提速迈进、焕新发展。东风本田新的发展,必将有力助推东风汽车深化“4+2”业务布局调整,打造有竞争力的事业格局。
新能源汽车产能迈上150万辆量级
图片
本田全球首个纯电智能工厂,路特斯全球首家全工序3D数字孪生工厂……数据显示,湖北已建成新能源汽车产能迈上150万辆量级。
目前,湖北已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与智能网联产业基地。被称为“中国车谷”的武汉经开区,构建起国家队、合资品牌、新势力“三足鼎立”的格局,岚图猛士、奕派、路特斯、东风本田新能源等车企齐头并进、竞相发展,新能源车型实现了从高端豪华到大众亲民的全覆盖。
借助整车厂云集的优势,产业链企业不断壮大。中创新航、宁德时代、亿纬锂能、比亚迪等动力电池巨头纷纷落户扎根,湖北已初步形成涵盖上游原材料、中游电芯和PACK企业、下游回收利用较为完整的动力电池产业链,正全力打造链条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动力电池产业基地。
今年以来,全省新能源汽车产量保持高速增长,1月至8月,新能源汽车产量29.7万辆,同比增长42.1%,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1个百分点,占全省汽车产量比重由2022年的15.4%上升至31.4%。
据悉,2023年,全省以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为主的汽车制造与服务业营收达到8520亿元,今年全年汽车产业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