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研究员赵子健“火”了。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官方简历中,注明其拥有四个博士以及两个博士后头衔。
该研究院官微显示,赵子健1995年出生,安徽淮南人。艺术学博士、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博士、圣经研究博士,技术管理(艺术科技)博士后、心理学博士后,亚洲人文与社会研究所所长、教授。此外,上述简历还披露了赵子健的22项社会兼职,包括中国抗癌协会会员、北大博雅民营企业家智库特聘专家、中国航空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会员等。
这一串长长的头衔开列出来令人叹为观止,妥妥的一个“学术超男”啊。不过,中国抗癌协会办公室工作人员10月10日告诉媒体,协会会员名单中没有查到赵子健的名字。北京大学党委宣传部也表示,北大博雅民营企业家智库、元培专家人才库高级智库均不是北京大学的官方智库。实际上,赵子健简历所涉众多学会,尽管名头很大,但普通会员的入会门槛并不高。现代快报记者仅用3分钟就注册成为中国化工学会的普通会员。要成为中国电子学会个人会员,同样只需要关注公众号后按要求填写信息并缴纳200元费用,即可注册成为该学会1年期会员。
博士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最高学位,一个人能获得一个博士学位,足以让人羡慕。何况,生为95后竟然拥有四个博士学位、两个博士后经历,二十多个社会头衔,而且很多还是“中字头”组织,就问你服不服?然而,媒体一番调查,不由让人心生疑问。赵子健博士学位和社会头衔,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又是如何获得的?
10日深夜,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发布说明,因“关注到媒体对赵子健学历信息存疑的报道后,决定暂停与赵子健的聘任关系,对其学历学位开展核查”。暂停聘任,展开调查,非常必要。期待能尽快给我们一个答案。
同时,我们还需要反思一个问题,年纪轻轻头顶这么多学位和头衔,到底为何,是痴迷于学术研究还是迎合社会某种心理?
说起博士学位,很多人会想到胡适。胡适一生曾获得36个博士学位。不过这位学术巨匠却很清醒,他曾说:“我那么多博士学位,但抵不过陈寅恪一篇500字的文章。”这句话既有自谦,也有对陈寅恪的推崇,成为文坛一段佳话。不过,这对今天我们讨论文凭和学术头衔,仍有意义。
社会需要高端人才,但比起学位和头衔,更需要真才实学,真正能创造社会价值的人才。一个人如果有时间有能力,多学些知识多拿个学位,是好事;但是如果为了学位而拿学位,追逐虚名而加入各种社会组织,就有点本末倒置了,甚至会被鄙视为“文凭混子”。
现代快报/现代+评论员 曹玉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