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南海潮 妈祖佑平安—南山隆重举行妈祖羽化升天祭祀活动

南都讯 四海仰德, 千秋敬拜,同谒妈祖,共祈洪福。10月11日,适逢农历九月九重阳,亦是妈祖羽化升天日,2024年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文化周的重点活动—“妈祖羽化升天祭祀仪式”在南山天后博物馆隆重举行。全国台湾研究会会长汪毅夫,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王卫星,海峡两岸交流协会副会长黄文涛,深圳市委常委王强,深圳市台办主任曾无非,南山区政协主席候选人郑崇阳等领导嘉宾以及来自海峡两岸暨港澳妈祖信众近千人齐聚依山傍海、风光旖旎的赤湾天后宫,共同纪念妈祖羽化升天1037周年。

图片

妈祖羽化升天祭祀仪式”在南山天后博物馆举行。

据悉,妈祖文化周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南山区人民政府主办,南山区台港澳事务局、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承办,旨在充分发挥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平台作用,以妈祖文化为纽带促进海峡两岸暨港澳同胞的交流合作、增进民间交流、深化融合发展。活动期间,还将邀请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前往深圳改革开放博物馆、南头古城、深圳人才公园等地参访,感受深圳新时代、新征程的文化传承发展成果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精彩成就。

弘扬妈祖文化 架起海丝连心桥

本次活动的举办地—南山天后博物馆,建于1997年,馆内的赤湾天后宫始建于宋代,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和重要一站,其以悠久的历史、盛大的规模在台湾、香港、澳门乃至东南亚久享盛誉,是岭南地区妈祖信仰的重要圣地。近年来已接待来自台港澳交流团体两百余批、上万人次。2023年2月,南山天后博物馆获批为国家级海峡两岸交流基地,为两岸民众提供更多的交流合作机会,促进两岸交流交融,增强两岸同胞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

图片

始建于宋代的天后宫,是岭南地区妈祖信仰的重要圣地。

千年文脉传承 升天祭祀仪典缅圣德

海无言兮,自扬波;赤湾潮音,颂千古。上午8时,场面恢宏大气,古风浓郁厚重的祭祀仪式正式开始。据了解,本次祭祀仪典包含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牌、天后宫石狮子“回归”揭幕、深台宫庙代表互换信物、祭前献舞、正祭五个环节。

图片

活动伊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黄文涛宣读了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关于在广东深圳南山天后博物馆设立海峡两岸交流基地的批复》,随后与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孙亚夫、深圳市委常委王强、深圳市委台办主任曾无非、深圳市委台办副主任王珏、南山区委常委莫士龙等共同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揭牌。

图片

镇宫吉兽石狮子“回归”天后宫。

随后,镇宫吉兽石狮子重新“回归”赤湾天后宫。据悉,公元1816年仲春,南海先贤谢天佑敬送给赤湾天后宫一对用料考究、做工精细的石狮子,让天后宫从此有了镇宫吉兽。后为保护该国家二级珍贵文物,石狮由深圳博物馆收藏保管。为最大限度地保留天后宫的遗址原真性和充分其历史底蕴,此次活动镇宫吉兽石狮子也重新“回归”,并面向包括港澳台在内的境内外游客展示,进一步增进港澳台同胞的历史文化认同。

图片

赤湾天后宫和台南祀典大天后宫代表互赠纪念品。

活动中,赤湾天后宫和台南祀典大天后宫代表互赠纪念品,不仅充分展示和传播两地的文化特色,更促进文化交流和理解,增进彼此情谊。

图片

八点三十分,礼乐奏响,向妈祖献舞开始。由近百名深圳大学学生组成的舞蹈团队,深情演绎妈祖文化主题舞蹈,带领现场嘉宾感受妈祖文化的不朽古韵和妈祖精神的千年传承,还充分体现南山人民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特质和敢闯敢试的创新精神。据了解,舞蹈分三个篇章,其中《海祭》将“祭祀妈祖”的表征性和意象性相融合,表现先民开辟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永不停息敢于探索的勇气;《海魄》则演绎大船入海后,先民们在广阔大海中与险滩暗礁展开斗智斗勇、波澜壮阔的奋进场景;《海韵》更是创新运用了40面大鼓和大云旗进行全环绕式的表演,演绎出国泰民安的盛世景象和同心圆、命运共同体的万众意志。

图片

母仪坤范,福庇无疆;后世子孙,永祀不忘。最后的环节,祭祀嘉宾们遵循古制、迎神颂文,沐手拈香、三行献礼,齐心祈愿国泰民安,数百名信众同拜妈祖,深情诠释海峡两岸暨港澳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种。

图片

“我们朝拜妈祖,除了祈求平安,还寄托了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祭祀嘉宾表示,随着时代的发展,妈祖文化成为了海峡两岸暨港澳同胞交流交融的精神纽带,也是促进同胞民族情感、增强民间交流和促进经贸往来的重要桥梁。

采写: 南都记者吴春熠 陈紫嫣 摄影霍健斌